,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都是些散錢, 大多是十幾文錢就用一根短繩串著系在一起。
顧云浩一看就心下明了。
這些錢都是顧長光進城做短工, 以及衛氏跟家里的姐姐們織布、打絡子、編草鞋一點一點攢下來的。
衛氏拿了幾串錢, 大略數了下, 大概有將近九十文的樣子,就直接用剪子把繩子剪斷。
“這些錢你都拿去, 多了的就留著。”
衛氏一面說,一面摸了摸顧云浩的頭,就去找了個稍長些的粗麻線來,要把錢一文一文的給顧云浩串好。
“娘,只要八十文就好了, 多了我就是留著, 也沒處用啊, 還是你收著才是。”
顧云浩不由有點哭笑不得。
衛氏跟顧長光一向節省, 想來也是攢了好久才有這么點私房, 現在一聽說他要用錢,兩人二話不說就直接給, 甚至還要多給幾文。
可憐父母心……
顧云浩心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但也堅定了要好生念書的決心。
一定要走出一條出路來, 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才不枉父母這樣疼他。
衛氏見顧云浩堅持只要八十文,就也不再堅持,反正他們兩口子攢的錢也都是給兒子花, 就麻利地數了八十文錢, 再用麻繩串好系緊了交給他。
拿著沉甸甸的銅錢, 回到自己的屋子,將銅錢放到書袋里裝好,顧云浩又把油燈撥亮了一點,然后開始溫習今天下午新認的字。
加深了一遍記憶之后,顧云浩就出了屋子,洗臉洗腳,然后回屋熄燈睡覺。
******
第二天,到了學堂,顧云浩因著書袋里面裝著巨款,所以也格外注意。
隨著顧明琮的一聲“休息”令下,孩子們都忙著兩下收撿了東西,像放了的兔子一樣,沒多久就跑的沒影了。
顧云浩也是收撿了東西,卻不著急到后院吃午飯,反而是往前院顧明琮的休息室去了。
到了屋外,果然見顧明琮還沒離開,正坐在一個案桌前收拾書本和紙張。
“先生。”
想了想,顧云浩站在門口喊了一聲。
“怎么你沒去吃飯?”
因著顧云浩平時在講堂上十分認真,練字也比旁的學童進步快,顧明琮對他還是很有些好感。
見狀,顧云浩走近了屋子,到案桌前站定,神情很是認真地說:“先生,我想要從學里買一本千字文。”
聽了這話,顧明琮不免有些詫異。
“怎么,你現在才在學三字經,要千字文有何用?”
顧明琮到沒有惱怒也并沒表現的很詫異,他只當是旁人走了顧云浩的門路,想要到學里來買書。
畢竟學里的書都是他抄寫的,只收了紙張筆墨的成本價,要比外面的書便宜許多,有人想來這里買書撿便宜也是說的過去的。
“我在講堂上聽著先生講千字文,也想多學一些。”顧云浩老實地回答道。
“胡言亂語!”
顧明琮卻是生氣了,面上也帶著幾分怒氣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治學一道,要耐得住心性,腳踏實地的埋頭苦學方能有所獲,你居然這樣好高騖遠!”
“先生……”
顧云浩話還沒出口,就被顧明琮打斷道:“講堂之上,不好生用功溫書,做這些三心二意之事!”
見他教訓的差不多了,顧云浩方才小聲說道:“學生并不敢,只是三字經跟已經背完了,字也全都識得,因聽著先生講千字文,心里著急,就想多學一些。”
“狂言!”
顧明琮只當他為了逃脫責罰說大話,更是不悅。
“學生所言乃是實話,懇請先生考校。”
“好,那你現在就背給我聽,假使你背對了,那么就是先生誤會了你,假如背錯了,不僅要挨戒尺,以后還要踏實地做學問。”
聞言,顧云浩忙點了點頭,開始背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他一面開始背著,顧明琮手里的戒尺也跟著舉起來,很顯然是想趁著這個機會給他點教訓。
“……戒之哉,宜勉力。”
直到背完,居然果真沒有一個錯處。
舉著戒尺的手臂也有點微微發酸,顧明琮放下手里的戒尺,面色稍緩。
“千字文是要學過了三字經跟百家姓之后,才能開始學,而且進學并非那么簡單,現在你三字經雖然能背了,但里面意思能弄懂么,何況學完了三字經,還有百家姓呢。”
想了想,顧云浩也覺得他的話很有幾分道理,但是因在前世也念過《三字經》,加上他本來就是成年人的“芯子”,《三字經》的內容又比較淺顯,理解起來還是沒有什么問題。
“意思我大概是懂一些,請先生聽一聽我理解的對不對。”
言罷,顧云浩就開始對照著《三字經》的內容,開始一句一句的解釋。
因為早早的就背了下來,又沒有旁的東西可以學,他也還是很下了一番功夫去理解里面的意思。
待顧云浩說完,顧明琮也忍不住點頭稱贊。
“看來你果然是很有讀書的天份。也罷,你理解的沒有錯,但也不可因此自滿,須知學海無涯這個道理。”
聽到說自己有天份,顧云浩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除了記憶力要比尋常人稍微強一些,實在也稱不上有什么過人的天份。
認真地點了點頭,顧云浩道:“我知道了,先生。”
他自然不會自滿,而且顧云浩心里清楚,自己現在還只在蒙學階段,后面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難度也會隨之增加。
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后,他從來不小瞧這個時代的任何人,更不敢小瞧科考。
“既然你想學千字文,那么我問你,你百家姓可學了?”見他聽進去自己的話,顧明琮的聲音也柔和了一些,說道:“做學問須得循序漸進,不可心急貪快,否則容易移了性情。”
“因著家里有我大哥的舊書,百家姓我也自己讀了一些,只是還有些字不認識。”
顧云浩老老實實地道。
聽了這話,顧明琮臉上也帶著幾分驚喜地笑意。
他是真的把顧云浩當天資不凡的學童來看了。
“既然你有這等天資,也就不必一定要按照旁人的進度走。”
顧明琮摸了摸自己的長須,開始思忖著怎么教導這個學生,才能不使明珠蒙塵。
“這樣,今后每天中午,你還是先把百家姓上的字認全,若是有不認得的,中午的時候就來問我。”顧明琮想了想,就有了決斷,“等百家姓學好了,我就許你學千字文。”
聞言,顧云浩不由大喜,連忙道謝。
“至于你說買書的話,那就算了,待到時候先去我家里借了書學就是。”顧明琮又繼續說道。
萬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的結果,顧云浩心下感動不已。
說實在的,雖然買書花錢是不可避免的,但現在對于他們家里來說,能省一些自然是更好。
“謝謝先生。”
真心地向顧明琮一拜,顧云浩道謝道。
“行了,快去吃午飯吧,只是千萬記著,不可自滿。”顧明琮又吩咐了兩句。
連聲答應下來,顧云浩就辭了顧明琮,往后院去吃午飯休息去了。
晚上到家后,顧云浩又私下把錢交還給了衛氏。
“怎么又拿回來了?是不夠么……”顧長光有些不解地道。
顧云浩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不是的,本來是想在學里買一本書,結果先生說了暫不用買,可以直接到他家里借書用。”
“琮大伯真是……”
顧明琮是顧氏一族的族長,也是族里唯一的童生,平時行事又非常公正,誰家有個事情,他總能組織族里的人去幫忙。
因而,不僅在顧氏一族里,就是在整個青坪村,都很有威望。
聽聞了顧云浩的話,顧長光跟衛氏更是覺得感恩不已。
“要不哪天你從城里做工回來,帶上一壇子酒,琮大伯這樣教導幺娃子,咱們還是應該去拜謝一趟才是道理。”
想了想,衛氏建議道。
“成,你說的不錯,做人不可以忘恩。”
顧長光也點點頭答應。
這邊衛氏從顧云浩手里接過銅錢,又放到柜子后面藏好,對著顧云浩囑咐道:“不可告訴旁人,說娘在柜子后面藏錢了啊,就是大妞二妞她們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