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私塾的學生都是不敢小瞧這個小書房。
若是誰不好生讀書, 就會被請到這里來私下說教。
許多學生讀書遇到不解或疑惑之處,也大多是到這里找梁成業解惑。
私塾的時間安排跟青坪族學差不多。
每天早上辰初一刻便要吃了早飯,到講堂開始早學, 到辰正時分, 也就是前世的八點左右, 梁成業會先到外舍講學, 過一個時辰后, 再到內舍講學。
午間學生們能休息一個時辰, 下午梁成業分別再給兩舍講學半個時辰, 酉正時分也就算散學了,其余時間,學子們都能自由安排。
晚上講堂會掌燈,大多學生晚上都會去溫書或是練字。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老百姓對讀書科考有著一種近乎著魔的推崇,耳濡目染之下, 學童們對讀書一事, 也是極為認真。
不過也難怪,士農工商,對于尋常百姓和寒門子弟而言, 只有讀書是進入更高階層, 改變命運的機會。
顧云浩不由暗暗感嘆。
人也只有在無路可走的時候, 才會激發最大的潛力。
就拿他自己來說, 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后, 就想盡辦法的找機會念書,開蒙之后這么些年,也是絲毫不敢放松。
若是在前世有這樣用功,高考時又何愁考不上首府的名校?
“云浩,走啊,飯堂吃飯去。”
肩膀被人一拍,轉眼看去,就是楚毅的一張笑臉。
在塾里讀書的這一段時間,幾個同窗慢慢也熟絡了不少。
內舍之中,學問最好的當屬楚毅,其次就是李文旭,而顧云浩進學最晚,四書也可算是從頭開始學,自然是比不上他們的。
不過好在他記憶力不錯,又肯刻苦,經過這段時間,也跟上了大家的進度。
一起到飯堂吃過了晚飯,顧云浩想著自己紙張不多,就出了私塾,準備去文房鋪子買上一些。
出了街,往左側一拐,再前行數步,就是臨川縣城的主街了。
因著附近住的讀書人多,街上很是有些文房鋪子。
顧云浩抬步走到尋常去的那家文房鋪子,一進店門,就見伙計熱情的招呼道:“顧公子來了,今天又是買紙么?”
雖然他這“顧公子”的稱呼聽得有些讓人不自在,顧云浩先前也提過,但那伙計仍是堅持,說店里掌柜的吩咐,不可不敬讀書人。
想了想也算正常,畢竟這類文房鋪子,做得就是讀書人的生意。
因而顧云浩也就不刻意去糾結這個稱呼的問題。
見著伙計相問,顧云浩微微頷首,隨即就在伙計的指引下進了店內。
“顧公子,還是竹紙兩刀么?”掌柜客氣地問道。
“正是,有勞了。”
“顧公子客氣。”掌柜笑著應承下來,就吩咐伙計前去取紙,又整理好了之后,才雙手遞了過來。
接過后見沒有什么問題,付了錢,顧云浩便拿著新買的紙往一面往回走,一面感嘆。
還是用紙太費了……
他用得是最便宜的紙,每刀也要一百文,因著經常來,好容易磨著掌柜給便宜了點,算他兩刀一百九十文,但這個花銷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誰讓他用紙費呢?
因為習的是歐體字,后面又知曉了歐體字易形似,難得神韻,顧云浩更是每日苦練不敢懈怠。
盡管每次練字時候都是正面寫了又寫背面,絲毫不浪費,但一個月也要用掉一刀紙。
看來還是得想個什么法子才行。
思忖一番,也沒什么頭緒,顧云浩無奈地搖搖頭。
這條街上還有兩家書肆,每次出來,顧云浩都會到書肆看看有什么新書,雖然沒錢買下來,但好在他記憶不錯,看幾遍也能記著許多。
顧云浩走進書肆,便向掌柜問及抄書的事。
那掌柜到也客氣,看過了顧云浩的字后,便說道:“顧公子若是有空,且可以抄一些《三字經》或是《千字文》,這類書我們店里倒是一直需要的。”
顧云浩點了點頭。
這都是學童開蒙時候要學的書,自然買的人多些。
“至于抄書費嘛,《三字經》每本一百文,《千字文》則是一百二十文,只是顧公子得記住了,書頁里可是不能有墨點,筆跡得工整,字體大小也得一致才行。”掌柜笑呵呵地說道。
“成,沒問題。”
見顧云浩答應下來,掌柜又是取出了一刀紙交予他,客氣地道:“這紙乃是我們書肆專門買來制書的,還煩請顧公子留下兩百文押金才好。”
看了看紙頁,確實是不錯的好紙,顧云浩點頭道:“應當的。”
言罷,掏了兩百文錢交予掌柜,便拿著紙張回了私塾。
此時天色已經漸晚,塾里講堂也開始掌燈。
顧云浩回了趟寢舍,便也拿著書籍紙墨去了講堂溫書。
先是低聲通讀幾遍梁成業白日所教的內容,再對著文章的意思開始默背,因著他記憶力不錯,一般也能背下來。
待能通篇背誦之后,顧云浩就拿出《四書章句集注》,開始對著文章自己琢磨理解,遇到不太明了的地方,就先且標注一下,等到隔日再去向梁成業請教。
最后,則又是看書籍上原有的一些注解,當然這些注解都是先前不同的學兄留下的,因著水平有高有低,因此看起來的話,有時只覺豁然開朗,有時又是讓人不明就里。
不過顧云浩也不在意,反正全部看完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待溫習了當天的功課之后,顧云浩就拿出自己買來那竹紙,開始練字。
練字寫的自然就是明日即將要學的內容,這樣不僅練了字,也算提前預習了。
練字過后,顧云浩從自己的竹筒里倒了杯水。
略微喝了點水,稍事休整一下,活動活動脖頸和手腕,復又坐下。
自書頁里取出抄書用的紙,小心翼翼地鋪成好,用鎮石壓住紙邊,顧云浩就抄書。
因為《千字文》的抄書費要多二十文,故而他自然是寫的《千字文》。
這紙果然要比尋常用的強上不少!
剛一鋪開紙面,顧云浩就覺著這紙不錯,現在一運筆,更是覺得甚為流暢,墨跡凝而不散,完全不似尋常便宜紙那樣澀筆暈墨。
越是覺得紙張難得,顧云浩就越發珍視不已,神情也更為專注。
因著《千字文》他已經倒背如流,故也不用翻書,直接運筆默寫就是。
寫著寫著,更是將練字的筆法融入其中,到也起了練字的作用。
直到快熄燈了,顧云浩方才收拾東西回寢舍。
因著寫字快,又很少出現錯漏,顧云浩抄書的速度也是比旁人快上不少,不過三五日的功夫,就抄好了一本《千字文》,因為錯漏少,還余下不少紙張。
待到休息時分,顧云浩便抽空拿去交給書肆,得了一百二十文的抄書費后,也不著急取回押金,只又拿了一刀紙回來準備繼續抄書。
畢竟這也不是很費事。
顧云浩都是晚上溫書之后再抄書的,二則也是在抄書時候,也索性就當是在練字,因而很注意運筆的筆法和字體的氣韻,到也不耽誤讀書和練字的時間。
有了抄書這一收入,顧云浩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氣。
先前因為念書買紙墨花銷大,他終歸是有些心疼家人辛苦。
但現在每隔幾天就有一百來文的收入,雖然不算很多,但是也足夠買紙墨文房等物,加上每次抄書剩下的紙張,他自然就不必再為練字費紙而煩心。
雖然在前世看電視劇和小說里面,一些穿越者寫話本,研制香皂、化妝品、玻璃等物,顧云浩也只能表示羨慕。
他前世雖然是個理科生不假,但除了專業課外,也很少關注這些玻璃、口紅什么的到底是該怎么做,在現在這個時代,那就更是沒有那個心思和條件去做那些了。
至于寫話本嘛,其實顧云浩先前也有想到過。
畢竟前世看了那么多網絡小說,若是按著寫個一兩本,不說大紅大紫,但也多少能有些收入。
但后面知道了這對聲名有損,也就不敢再想,畢竟他還要參加科考,萬一因著寫話本,影響了大事,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你們可不曉得,當時有多熱鬧……”
顧明良經常給家里的小輩說起當年的事情。
其實顧舉人中舉時,顧明良才幾歲,未必記得清楚什么,大多也是在跟他人閑聊時候聽來的,但顧明良很樂意說起當年的盛況,說完了還不忘激勵顧云濤好生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