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卷之四
程元玉店肆代償錢 十一娘云岡縱譚俠
贊曰:
紅線下世,毒哉仙仙。隱娘出沒,跨黑白衛。香丸裊裊,游刃香煙。崔妾白練,夜半忽失。俠嫗條裂,宅眾神耳。賈妻斷嬰,離恨以豁。解洵娶婦,川陸畢具。三鬟攜珠,塔戶嚴扃。車中飛度,尺馀一孔。
這一篇贊,都是序前面這贊上說的,都是女子。那紅線就是潞州薛嵩節度家小青衣
那隱娘
那香丸女子
那崔妾
那俠嫗
那賈人妻
那解洵
那三鬟女子
那車中女子
而今再說一個有俠術的女子,救著一個落難之人,說出許多劍俠的議論,從古未經人道的,真是精絕。有詩為證:
念珠取卻猶為戲,若似車中便累人。
試聽韋娘一席話,須知正直乃為真。
話說徽州府有一商人,姓程,名德瑜,表字元玉。稟性簡默端重,不妄言笑,忠厚老成,專一走川、陜,做客販貨,大得利息。一日,收了貨錢,待要歸家,與帶去仆人收拾停當,行囊豐滿,自不必說。自騎一匹馬,仆人騎了牲口,起身行路。來過文、階道中正吃之間,只見一個婦人騎了驢兒,也到店前下了,走將進來。程元玉抬頭看時,卻是三十來歲的模樣,面顏也盡標致,只是裝束氣質帶些武氣,卻是雄赳赳的。飯店中客人個個顛頭聳腦,看他說他,胡猜亂語,只有程元玉端坐不瞧。那婦人都看在眼里。吃罷了飯,忽然舉起兩袖,抖一抖道:“適才忘帶了錢來,今飯多吃過了主人的,卻是怎好?”那店中先前看他這些人都笑將起來,有的道:“元來是個騙飯吃的!”有的道:“敢是
程元玉同仆人出了店門,騎了牲口,一頭走,一頭疑心。細思適間之話,好不蹊蹺。隨又忖道:“婦人之言,何足憑準?況且他一頓飯錢尚不能預備,就有驚恐,他何如出力相報得?”以口問心,行了幾里。只見途間一人,頭帶氈笠,身背皮袋,滿身灰塵,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或在前,或在后,參差不一,時常撞見。程元玉在馬上問他道:“前面到何處可以宿歇?”那人道:“此去六十里,有楊松鎮,是個安歇客商的所在。近處卻無宿頭。”程元玉也曉得有個楊松鎮,就問道:“今日晏了些,還可到得那里么?”那人抬頭,把日影看了一看道:“我到得,你到不得。”程元玉道:“又來好笑了。我每是騎馬的,反到不得,你是步行的,反說到得,是怎的說?”那人笑道:“此間有一條小路,斜抄去二十里,直到河水灣;再二十里,就是鎮上。若你等在官路上走,迂迂曲曲,差了二十多里,故此到不及。”程元玉道:“果有小路快便,相煩指示同行。到了鎮上,買酒相謝。”那人欣然前行,道:“這等,都跟我來。”
那程元玉只貪路近,又見這廝是個長路人,信著不疑,把適間婦人所言驚恐都忘了。與仆人策馬,跟了那人,前進那一條路來。初時平坦好走,走得一里多路,地上漸漸多是山根頑石,驢馬走甚不便。再行過去,有陡峻高山,遮在面前。繞山走去,多是深密林子,仰不見天。程元玉主仆俱慌,埋怨那人道:“如何走此等路?”那人笑道:“前邊就平了。”程元玉不得已,又隨他走,再度過一個崗子,一發比前崎嶇了。程元玉心知中計,叫聲“不好,不好!”急掣轉馬頭回路。忽然那人唿哨一聲,山前涌出一干人來:
猙獰相貌,劣撅程元玉見不是頭,自道必不可脫,慌慌忙忙下了馬,躬身作揖道:“所有財物,但憑太保
正急得沒出豁,只聽得林間樹葉窣窣價
過了兩個崗子,前見一山陡絕,四周并無聯屬,高峰插于云外。韋十一娘以手指道:“此是云岡,小庵在其上。”引了程元玉,攀蘿附木,一路走上。到了陡絕處,韋與青霞共來扶掖,數步一歇。程元玉氣喘當不得,他兩個就如平地一般。程元玉抬頭看高處,恰似在云霧里;及到得高處,云霧又在下面了。約莫有十數里,方得石磴。磴有百來級,級盡方是平地,有茅堂一所,甚是清雅。請程元玉坐了,十一娘又另喚一女童出來,叫做縹云,整備茶果、山蔌
程元玉方才性定,欠身道:“程某自不小心,落了小人圈套,若非夫人相救,那討性命?只是夫人有何法術制得他,討得程某貨物轉來?”十一娘道:“吾是劍俠,非凡人也。適間在飯店中,見公修雅,不像他人輕薄,故此相敬。及看公面上,氣色有滯
乃呼青霞、縹云二女童至,分付道:“程公欲觀劍,可試為之,就此懸崖旋製
,神魂飛蕩,毛發森豎,滿身生起寒粟子
時已夜深,乃就竹榻上施衾褥,命程在此宿臥,仍加以鹿裘覆之。十一娘與二女童作禮而退,自到石室中去宿了。時方八月天氣,程元玉擁裘覆衾,還覺寒涼,蓋緣居處高了。
天未明,十一娘已起身梳洗畢。程元玉也梳洗了,出來與他相見了,謝他不盡。十一娘道:“山居簡慢,恕罪則個。”又供了早膳,復叫青霞操弓矢,下山尋野味作晝饌。青霞去了一會,無一件將來日已將午,辭了十一娘要行,因問起昨日行裝仆馬。十一娘道:“前途自有人送還,放心前去。”出藥一囊送他,道:“每歲服一丸,可保一年無病。”送程下山,直至大路方別。才別去,行不數步,昨日群盜將行李仆馬,已在路傍等候奉還。程元玉將銀錢分一半與他,死不敢受;減至一金做酒錢,也必不肯。問是何故,群盜道:“韋家娘子有命,雖千里之外,不敢有違。違了他的,他就知道。我等性命要緊,不敢換貨用。”程元玉再三嘆息,仍舊裝束好了,主仆取路前進。
此后不聞十一娘音耗,已是十馀年。一日,程元玉復到四川,正在棧道中行,有一少年婦人,從了一個秀士行走,只管把眼來瞧他。程元玉仔細看來,也像個素相識的,卻是再想不起,不知在那里會過。只見那婦人忽然叫道:“程丈別來無恙乎?還記得青霞否?”程元玉方悟是韋十一娘的女童,乃與青霞及秀士相見。青霞對秀士道:“此間便是吾師所重程丈,我也多曾與你說過的。”秀士再與程敘過禮。程問青霞道:“尊師今在何處?此位又是何人?”青霞道:“吾師如舊。吾丈別后數年,妾奉師命,嫁此士人。”程問道:“還有一位縹云何在?”青霞道:“縹云也嫁人了。吾師又另有兩個弟子了,我與縹云但逢著時節,才去問省一番。”程又問道:“娘子今將何往?”青霞道:“有些公事在此要做,不得停留。”說罷作別。看他意態,甚是匆匆,一竟去了。
過得數日,忽傳蜀中某官暴卒。某官性詭激好名,專一暗地坑人、奪人。那年進場做房考,又暗通關節,賣了舉人,屈了真才,有像十一娘所說必誅之數。程元玉心疑道:“分明是青霞所說做的公事了。”卻不敢說破。此后再也無從相聞。
此是吾朝成化年間事。秣陵胡太史汝嘉俠客從來久,韋娘論獨奇。
雙丸雖有術,一劍本無私。
賢佞能精別,恩仇不浪施。
何當時假腕,刬盡負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