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
三日后,九殺大陣停止運轉(zhuǎn),寧都城方圓數(shù)里內(nèi)皆可聞見濃厚的血腥氣直逼云霄,一夕之間,大寧開國元后墨寧淵留下護城殺陣,于五百年后開啟將十萬北汗大軍斬殺的消息傳遍了天佑大陸,各國百姓嘩然萬千。隱山余威之下,三國皇室紛紛禁口,而南疆在兩國交界處駐扎的數(shù)萬大軍也不動聲色的退回了國內(nèi),唯有北汗在云州邊境上的二十萬大軍卻依然未動分毫。
與北汗國中的怨聲載道不同,云州和嶺南皆是一片寧靜,但躁動不安的氛圍還遠遠未從這兩方天地的上空消散開來。
大戰(zhàn)之后,一片狼藉。五百年未起兵戈的寧都城外血染遍野,伏尸千里,京城之中更是白幡盡掛,家家鳴喪。這座繁榮奢靡了五百年的都城迎來了大寧建國以來最慘烈的戰(zhàn)事,雖然洛家軍在最后關(guān)頭回京馳援,但依然無法抹殺這一戰(zhàn)后五萬禁衛(wèi)軍幾近全部犧牲的事實。
但無論如何,總歸是過去了,是以在大戰(zhàn)余韻未消的境況下,大寧又進入了硝煙彌漫的新帝之爭。皇長子封辛叛國弒父的罪行昭然現(xiàn)世,被壓入天牢后引來一片嘩然,從前平王一派的追隨者愕然之下紛紛改易旗幟投入宣王府第,但也有些和封顯過節(jié)頗深、為求自保的官員只得投入幾個勢力不大的皇子底下和封顯抗衡,如此一來雙方倒也在朝堂上一時不分伯仲。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這種形勢下,朝中大臣的注意力俱都放在了百里世家和洛府以及宰輔趙家身上。宣和帝突然過世,沒有留下遺旨立下儲君,但百里世家自來便和宗室關(guān)系深厚,一家之言便可左右皇家宗室的意見,趙家門生滿天下,頗享儒生之尊,以往若是同時得這兩家之擁便足以問鼎皇位,但如今的局勢卻因著這場戰(zhàn)爭生出了變數(shù)。
各地援軍在北汗大軍盡亡的境況下紛紛抵達寧都,但大多都是沖著從龍之功而來,雖聲勢浩大卻不足為慮,唯有洛家陳兵寧都城外的十萬大軍才是朝野上下不敢妄動的緣由。
十萬大軍的震懾,足以讓所有人謀定而后動。再加上大寧傳國玉璽在宣和帝亡故后無故消失于禁宮之中,聯(lián)想到宣和帝最后召見的人是洛寧淵,朝臣紛紛猜想洛寧淵便是宣和帝臨死交托之人,只是無論是朝中上下為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也好,還是百姓對那殺陣的猜想眾口鑠金也罷,甚至就連京中的前太子紛紛雜亂的流言之下,城郊的洛府仍是府門緊閉,一片安寧。
司宣陽輕手輕腳的走進房間,先朝躺在床上纏滿繃帶的男子瞥了一眼,再轉(zhuǎn)頭看向躺在軟榻上打盹的寧淵,眼瞇了瞇,這才緊繃著臉極不樂意的朝葉韓走去。
那日馱著葉韓回來的大黑馬竟然跟著寧淵直入府門,一直行到臥房外也不離去,最后無法只得將葉韓安置在了寧淵的房內(nèi),這幾日寧淵都是休息在書房里,無事的時候才會在臥房的軟榻上休憩。
按照慣例,他在葉韓手腕處懶洋洋的探了探,只是這次的時間卻長了不少,半響后他才皺著眉抬頭凝神思考,無果后哼了兩聲干脆轉(zhuǎn)身朝軟榻上的寧淵走去。
榻上的女子著著略厚的錦衣,神情困倦,緊閉的眉峰多了一抹平日未見的清寒之意,司宣陽瞧著有些發(fā)愣,想到寧都城外殘骨而埋的十萬性命,嘆了口氣拿起一旁擱置的毛毯小心的披在寧淵身上,剛一抬頭,便見到一雙清越的眼睛定定的看著他,手一頓,不自在的咳嗽了一聲才道:“您醒了?”
寧淵點點頭,坐直了身子,把毛毯順勢放在膝蓋上,問道:“我聽你剛才探脈的時間比往常多了不少,怎么回事?”
司宣陽見到寧淵的舉動,眼神一黯,若是以往的寧淵,這等天氣里,別說以物御寒了,就算是單衣于身也不會有半分冷意,當即便朝床上躺著的葉韓斜了斜眼,甕聲甕氣的答道:“沒什么,估計也是個富貴命,他腹上的傷雖重,卻在慢慢好轉(zhuǎn),按理說不應該到現(xiàn)在都昏迷的……”他彈了彈額角,轉(zhuǎn)身坐在榻旁的椅子上,盯著寧淵神情有些凝重:“倒是您,山主,真的不需要我為您看看嗎?”
半生修為盡散,內(nèi)傷定然極重,三個月內(nèi)都不能跟人動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寧淵搖搖頭,捧起一旁的茶盅,隔著繚繞的霧氣,眼神有些明滅,緩緩道:“不動擔心,我無事,外面怎么樣了?”
司宣陽知道再勸也是無果,聽見寧淵問挑挑眉道:“百里家依然保持中立,趙家倒是明晃晃的支持封顯,只是……山主,現(xiàn)在關(guān)于葉韓乃前太子遺脈的傳聞到處皆是,他現(xiàn)在民心厚重,您又將他留在洛府,是不是準備相幫……?”
若論正統(tǒng)性,葉韓的繼承權(quán)的確在封顯之上,但宣和帝畢竟已經(jīng)即位二十余載,世事無定,本就不能以此為據(jù),葉韓最多也只是和封顯聲勢相當罷了。但是屬于他的帝星突然升位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除了寧淵的相助,司宣陽實在想不到還會有什么原因能導致天象突然大變。
“大寧的帝位能者居之,誰有能耐誰就去奪。”寧淵眼一閃,淡淡道:“若是奪不了大位,便守不了天下,占位何用?”
司宣陽心一凜,朝床上躺著的葉韓看了一眼,有些明了的道:“那山主將傳國玉璽收下也是這個原因?”是等著葉韓醒來再觀天下吧……
宣和帝在臨死之前將玉璽交給山主本是權(quán)宜之計,他知道隱山中人并不留戀皇權(quán),所以拱手相讓,原本是打著大戰(zhàn)之后山主將玉璽交給封顯的主意,卻完全忽略了葉韓的存在和山主入淵閣后的心性改變,墨寧淵想要的是能將大寧守住的帝王,至于那個人是誰……其實并不重要。
洛府閉門數(shù)日,也只是在等昏迷的人醒來罷了。或者說,是在等和封凌寒相似的人醒來罷了。司宣陽朝神色淡淡,掩眉不語的寧淵看了一眼,默然無語。隱山中人皆有禁忌,觸之必亡,封凌寒對墨寧淵而言便是這樣的存在。
只是,若非北汗興兵大寧都城,她恐是一世都會悠閑自得,永遠不會得知當初的事,未嘗不是大幸,如今山主卷入天佑之爭,也只是延續(xù)了當初百里瑞鴻和封凌寒的執(zhí)念罷了。
“山主,明日封祿帝棺下葬帝陵,最遲后日他們定會上門追問傳國玉璽的下落,周將軍率領的大軍在城外守著,您是否要讓洛家的軍隊進城?”雖然大戰(zhàn)之下洛家余威尚存,但立君一事洛家卻無可推脫,若是那些朝臣入府施壓……
“不用。”寧淵朝床上瞥了一眼,抱著茶盅的手有些散漫:“若是后日他還醒不來,那也就不必爭奪帝位了。宣陽,封顯和你有些交情,你想幫他嗎?還有……墨玄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是我的繼任者?”
隱山既然五百年無主,又怎么會突然蹦出來一個墨氏族人?
“山主,雖然我與封顯有私交,但隱山之事一切由山主您定奪。至于墨玄玉……”司宣陽微微斂神,有些悵然的道:“山主的靈玉供于祠堂中,近百年來都是五年才進去一次,十年前入祠堂,山主的靈玉依然沒有任何變化。我下山游歷,第三年于街頭偶然救下北汗丞相家的棄女簡華裳,見她根骨清奇,于陣法一途上天資卓越,便帶回了隱山教養(yǎng)。”
寧淵挑眉,托著下巴有些恍然:“原來你是想讓她接任隱山,不過也是,隱山五百年無主,我又生死未知,這么做倒也實在,只是……”她突然斂神,眼底微微有些不悅:“你怎的教養(yǎng)了如此心性的繼承人出來?你不是不知道隱山的力量,若是她掌控了隱山你待如何?”
司宣陽面色有些發(fā)苦,想到寧淵如今的狀況,隱山護山大陣即將崩潰的話怎么都說不出口,眼底眸色微微一變道:“玄玉當初并非如此,只是兩年后我入宗祠見山主的靈玉生變,所以……就直接剝奪了她的繼任權(quán),那之后她雖然一直呆在隱山潛心修習陣法,卻心性大變,三年前更是執(zhí)意下山復仇,我便徹底將她逐出了隱山。”
應該是為了迎她回來,才會將隱山的一切都處理干凈吧,如果不是她的靈玉未滅,否則由當代司執(zhí)者選擇的墨玄玉絕對擁有繼承隱山的權(quán)利。如此這般,或多或少倒是因為她的緣故才會讓墨玄玉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但個人際遇本就憑因緣而定,她自是不會為了墨玄玉的心性大變而負擔過多,當即便點點頭不再說話。不是沒察覺到司宣陽話語中的隱瞞,只是他既然不愿說,她自然不會過問太多。
“山主,那墨玄玉……?”無論如何總是他養(yǎng)大的孩子,到底不希望她走上絕路,可是這次大寧的禍患皆由她一人而起……想到大寧戰(zhàn)亡的數(shù)萬將士、墨寧淵失掉的半生修為,開口求情的話便說不出口。
“只要她不再犯入大寧……”
寧淵的話還未說完,臥房外已經(jīng)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一身青衣的洛凡出現(xiàn)在門口,眼眶隱隱發(fā)紅,嘴唇微動:“小姐……”
司宣陽覺得有些不妙,轉(zhuǎn)過頭看到寧淵有些錯愕的表情,神情陡然有些無措起來,看洛凡的樣子,定是洛家有人出事了才對……
“凡叔,何事?”
“小姐,剛才有人來報……說是年俊在雪山遇到北汗人突襲,為了保護一同前去的顧易,已經(jīng)…已經(jīng)……”老管家的聲音有些嘶啞,自從十幾年前洛家一戰(zhàn)后,他已經(jīng)太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如今噩耗突至,竟不知如何開口,自家小姐從小清冷,一直只有清河和年俊二人常伴左右,情分更是不比常人。
死于雪山!司宣陽眼底不期然劃過素衣青年身背鐵劍的模樣,臉色有些發(fā)白,若說封凌寒是墨寧淵的逆鱗,那洛家人便是洛寧淵不可觸犯的存在,當即便轉(zhuǎn)身朝寧淵看去,神情陡然愣住,眼前坐著的女子很寧靜,神情淡漠,只有額邊散下的碎發(fā)微微挑動,但房內(nèi)的溫度卻陡然降了下來,冰冷刺骨。
“山主,不要催動內(nèi)力……”
司宣陽的聲音有些急切,寧淵眼底的眸色慢慢變得正常,見到面前一老一少擔憂的神情,嘴唇微抿道:“報信的人是誰?”
“是趙家的二公子,剛?cè)氤情T時便差人來報了,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到府門外了。他們還說……”洛凡的話還未說完,榻上的女子就已經(jīng)走了出去,司宣陽拿起椅上的大裘,跟在身后眼神微暗,微微嘆了口氣。
尸骨無存……洛凡想到還未來得及說出口的話,眼眶發(fā)澀,默默跟著走了出去。
誰都沒有注意到,床上躺著的人挪動的手指和輕輕顫動的眼瞼。
緊閉的洛府大門外,黑色的棺木靜靜停著,圍著的百姓面帶悲憫,但或多或少都帶了些麻木,這些日子來,寧都城外像這樣的事太常見了,只是這一小隊人明顯風塵仆仆,自外地而歸,因此甫一進城便吸引了各種注意。
洛府大門被陡然打開,率先走出來的女子黑發(fā)及肩,錦衣華服,雪白的大裘披在肩上,一派高雅,完全不是外間傳聞的那般魔神模樣。那些聽到傳聞的百姓陡然一見洛家小姐的姿容,當即便對京城的流言消了幾分,但洛家小姐善戰(zhàn)英勇的傳言倒是無人不信,畢竟于萬千軍馬中將敵國帥將斬殺的事實是不容抹殺的,如今見到真人都微微有些激動,只是看到洛府門前的黑棺,議論的聲音便小了幾分。
趙南見寧淵從府門里走出,心下微凜,果然,她對年俊很看重。隨即上前兩步將身后背著的布包解下走上府前道:“洛小姐,年將軍喪生雪山,這是他的遺物。”
布包解開,猶帶血痕的鐵劍引入眼簾,寧淵卻并未伸手去接,只是淡淡的瞥了趙南一眼,道:“因何而亡?”
“雪山隧道里,北汗人太多,為了保護顧先生,年將軍被壓在倒塌的雪山下……”他話還未說完,寧淵已經(jīng)抬步朝門口停著的黑棺走去,一副完全不信、懶得再聽的模樣。
“洛小姐!那不是年將軍的……”見寧淵已走到棺木前,趙南一急便喊道:“那是家兄的棺木!”抬頭見寧淵有些暗沉的神情,急忙道:“我剛?cè)氤情T,還來不及回趙家,只是此劍乃顧先生所托,所以……”青年的聲音微抖,臉上也現(xiàn)出了慘白的神色來。
圍著的群眾一聽皆是嘩然,宰輔趙家只有一個獨子,如今而亡,豈不是無子承家!
“那年俊呢?”
清冷的聲音入耳,凜冽肅殺,趙南察覺到周身一陣冰寒,頂著壓力艱難的道:“年將軍當時隔爆炸的地方極近,我們只找到了這把劍,想來應該是……”尸骨無存。
無論趙南如何努力,都無法在面前女子幽深的眸色下將這句話說完整。
洛府門外一片安靜,眾人皆是閉氣凝息,只有府門邊上的司宣陽覺察到寧淵微微變白的面色,心一凜正準備上前卻陡然愣住。
玄白的身影自他身旁而過,雖步履虛弱看來卻極是鄭重,那人一步一步走下臺階,停到神情幽深的寧淵面前,接過趙南手中的鐵劍,輕輕道:“寧淵。”
一聲低喚,明明極輕極淺,但寧淵卻陡然清醒,抬眼望向面前之人,神情慢慢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