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錢莊
誰家開錢莊不是為了賺銀子,除非那是傻子。
連韻公主啊,那是東周朝的公主,腦子不比你我笨的。
連韻錢莊在曲化成立,貼出布告說可以借錢給缺錢的人,三兩銀子以下一年前提前歸還者免除息;若無銀子歸還可以折算成米糧家畜甚至連蛋都可以。
“三兩銀子,得多少蛋才能還得清?”布告一發出眾多人圍著看,在識字人大聲念出來并告之內容后,有人就開始哄笑。
“咱們這窮人家沒事干借錢莊的錢干嘛,豈不是自己找不自在?”有人搖頭表示不與錢莊打交道,誰都知道借了錢莊的錢還不上最后會傾家蕩產賣兒賣女。
“這布告上不是說了嗎?借給咱尋常平姓養雞養畜牲。”旁邊的人琢磨著這事兒的可能性:“你說這錢莊不要息不賺銀子,她開著好玩嗎?”
“你們也不想想,這錢莊是誰開的,那可是連韻公主,東周朝的公主,我蠻夷國五王妃,她哪會缺這點銀子,我想啊,多半是想做點好事。”
“對,我看五王妃是個好人。”
“我家倒養有兩頭豬不必養了,可是卻急需要用錢,不知道可不可以借點來用。”有一個中年婦人看著布告生了點心思。
能養豬的都是有點小本事的人了,還養了兩頭,怎么會缺銀子。
“我那大兒子要成親了,這娶媳婦少不得要花掉一些銀子,豬還小不能賣了變現,借吧,誰家舍得借這么多銀子、”其實不是誰家舍得,而是誰家有那么大的家當任你借幾兩銀子。
“這上面可是說好了,三兩銀子以下一年期提前歸還不計息呢,用不了一年你兩頭豬就長肥了可以賣錢了,賣了再還不就得了,不計息,比找人借還好呢,還免得欠人情。”旁邊有人慫恿那婦人道。
“這樣成嗎?”婦人正是這個心思卻不想早已被人看出了端倪,她裝著不知所措的問道。
“行不行的,問過不就知道了?”看熱鬧的人正好也要看一個究竟,這錢莊的錢當真這么好借。
三三兩兩的,一行人將婦人推搡到了錢莊門口。
“快進去吧,問一問又不少一兩肉。”
“對,大不了就是事情不成,費點口舌而已。”
成啊,怎么不成?
錢莊的第一個客人上門,管事按照規矩辦事。
詢問了家住哪里,家有幾個人,家里都養了什么種了什么。
“問這些有什么用?”借個錢就像查戶籍一般。
“正是呢,詢問了我們估算一下你家里人有沒有歸還錢莊這錢的能力。”管事笑著一一填寫了:“萬一你男人回頭將這錢拿去賭錢了怎么辦?”
“我沒有男人了,所以日子才過得艱難才來借錢的。”婦人錯愕回過神:“那我能借錢了嗎?”
管事問了是怎么她男人怎么沒的。
還能怎么樣,別說曲化了,蠻夷大多數地方沒有男人的家庭不都是因為戰爭嗎?
“你說的都是真實的?”管事拿起自己記下的那張紙仔細看過了后:“你要記得,你要保證你說的話真實有效,若不然他日你還不起這錢就得吃官司了。”
吃官司?
借個錢怎么還有官司了,不借了,小老百姓不懂,不借了成不成。婦人嚇得連忙起身往外跑。
“唉,我說你別跑啊?”管事的在后面追了出來:“我的意思是,只要你說的話都是真實的,你畫個押就可以取錢走了,這事兒都辦到最后一步了,你咋就跑了呢?”
“你不是說要吃官司嗎?我不借了。”婦人看著四周圍上來的人連連搖頭:“我不借我不借了。”借錢也是她一時貪便宜有心算計:“我借錢是為了娶媳婦抱孫子,別回頭我媳婦還沒娶回來我自己先吃了牢飯那就不劃算了。”
啊?
原來借個錢還是吃官事,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吧,這錢可不能借。
見四周的人議論紛紛,管事知道這事兒影響太大,他必須得解釋清楚。
“大嫂,你怎么就沒聽清楚呢?”管事苦笑著大聲解釋:“大嫂,父老鄉親,你們聽我說一句:我們錢莊規矩是借錢的人要問清家里的清楚,住哪兒,家有幾口人,家里都種養了些什么,根據這些情況估算出借錢的人能不能有本事還清。我說的吃官司,是說如果我問的話借錢人胡亂說的導致我們估算錯誤而還不上錢,那借錢人就要吃官司。”
“若不是因為胡說還不上錢呢?”旁邊有腦子拎清的問道:“是不是也要吃官司?”
“不會的。”管事見大家伙兒的恐慌程度比剛才小了些許心里總算得到了安慰,錢莊開門第一天,他差點將事情辦砸了:“我們會根據你的情況定期跟蹤回訪。如果是種植養殖的,我們會派人上門幫忙,等到收獲能賣時,我們更會協助你們去賣掉。這樣以來就能保障有錢歸還了。”
“那這位大嬸兒說是借了錢娶媳婦,你怎么知道她能還錢呢?”還有這等好事,借了錢出來的錢莊還能幫忙養東西。
“因為這位大嬸說了她家有四口人,家里還喂養有兩頭豬,四口人倘且有本事養兩頭豬;添一個新媳婦更當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了,沒有理由添了人不興旺的家,只要不懶惰好好干,哪有一年還不上這三兩銀子的道理?”管事見人們都在聽他說話又加了一句:“我們連韻公主說了,她相信人人都想過上好日子,缺錢也只是暫時的。找親戚朋友還拉不下面子,能幫時就幫一把,她也不缺這點銀子,鄉親們有需要都可以來借一點。”
“連韻公主真是菩薩心腸啊”
“是啊是啊,心系我們窮苦百姓。”
“五王子也是好人,我那天還看他帶著人下田幫牛二插秧”
“是啊,他們夫妻天下難尋的好人!”
一時之間,熱鬧紛紛。
婦人見明明是自己借錢,怎么就扯上那對夫妻,哪自己這錢錯還是不借啊。想了想,算了,不借了吧,抬腳又要走。
“唉,大嫂,白借你一年不要息的三兩銀子你當真不要了嗎?”管事見第一個生意就要黃了連忙喊住了她。
“我……”這便宜占還是不占:“我怕吃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