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穿越之水滸風(fēng)流 !
趙構(gòu)掃視了眾人一眼,道:“好了,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張浚出列道:“陛下,微臣最近發(fā)現(xiàn),市面上有人有計劃地大規(guī)模套購糧食,并且這些糧食都運往了北方!微臣懷疑,這些套購糧食的人是燕王的部署!”張浚,原本因為讒言被罷官賦閑在家,不過不久前又重新被啟用了,如今是樞密院副使,地位還在不學(xué)無術(shù)毫無作為的孫近之下。以張浚的能力和威望來說,就是做丞相也綽綽有余,然而正是由于他的能力和威望,所以趙構(gòu)既要用他,又要防他,便只給了他一個樞密院副使的職位。張浚一心為國,倒也不在乎職位高低,眼見皇帝重新啟用自己,感激不已,只想鞠躬盡瘁報效皇恩。
趙構(gòu)聽了張浚的話,流露出不解之色,問道:“愛卿的意思是,燕王派人在我們這里買糧?”“正是!”
沈與求連忙道:“陛下,那燕云雖然最終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然而許多地方破壞嚴(yán)重,百姓流離失所,因此需要大批糧食賑濟(jì)災(zāi)民,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趙構(gòu)點了點頭,覺得這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張浚見趙構(gòu)居然完全不把這件事當(dāng)回事,急聲道:“陛下,這件事絕不簡單!”趙構(gòu)道:“愛卿有些過慮了吧!其實這件事對于我們也是有好處的,燕云又不是來搶糧,而是花錢買糧,糧食去了他們那里,而白銀卻留在了咱們這里,反正咱們糧食十分富余,把多余的糧食賣給他們賺取錢財,又有何妨?”
沈與求連忙拜道:“陛下英明,這確實是對咱們有利的事情!”
張浚見他君臣兩個一唱一和,心中郁悶。想到秦檜一直以來是主張北伐的,靈機一動,便扭頭對秦檜道:“秦大人,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眾人的目光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秦檜的身上。秦檜看了一眼滿臉期待之色的張浚,朝趙構(gòu)拜道:“陛下,張大人的顧慮雖然沒有什么道理,不過卻也是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啊!”沈與求松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了笑容,皇帝微笑著點了點頭;而張浚卻十分的驚訝,他完全沒想到秦檜竟然會如此說話,在他想來,秦檜一來一直主張北伐中原,二來與沈與求不睦,按理說他應(yīng)該在此事上反駁沈與求才對,卻沒想到他居然會附和對方的觀點,這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皇帝看了一眼緊皺著眉頭面色陰晴不定的張浚,說道:“張愛卿雖然是為國家著想,不過此事卻是想錯了!”張浚回過神來,急忙道:“陛下,據(jù)微臣調(diào)查所知,燕云方面套購糧草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所套購的具體數(shù)目雖然暫時還無法統(tǒng)計出來,不過可以肯定,那絕對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shù)字!燕云方面本來缺乏糧草,無法調(diào)動大軍,然而事實卻是,燕云竟然調(diào)動了大軍參戰(zhàn)!兩件事情和在一起,說明燕云方面就是利用了從我們這里套購的糧草,才能調(diào)動大軍的!”
趙構(gòu)聽到這話,不由的皺起眉頭,暗想:若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我們幫助燕云軍打敗了金人和倭人?
沈與求急聲道:“陛下,張大人純屬瞎猜!”隨即沒好氣地問張浚道:“張大人,燕云方面缺糧,究竟是你親眼看見的呢,還是陳梟告訴你的?居然如此言之鑿鑿!”張浚氣惱地道:“各方細(xì)作密探探查到的消息,都說明燕云極度缺糧,根本無法調(diào)動大軍,這難道還有假的不成?丞相大人東拉西扯,究竟有何居心?”
沈與求大怒,喝道:“張浚,我身為丞相,你只是樞密院副使,怎敢如此對我說話?今天不把本丞相放在眼里,只怕明天就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張浚大為惱火,一股沖動涌了上來,便想喝罵沈與求,然而恰在這時,卻看見了趙構(gòu)不愉的神情,不由的心頭一驚,到嘴邊的話好像遇到了什么阻礙似的,說不出來了。
秦檜道:“那陳梟狡猾如狐,各方面探查到的消息,只怕并不確切!……”張浚大為驚訝,暗自奇怪道:今天是怎么回事,秦檜和沈與求這兩個冤家,居然穿起了同一條褲子?
只聽秦檜繼續(xù)道:“陳梟并非是讀圣賢書的君子,向來喜歡使用詐術(shù)……”這話令禮部尚書王孝直大感認(rèn)同,情不自禁地附和道:“秦大人所言極是!”隨即咬牙切齒地道:“那陳梟就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破壞禮儀的惡棍,什么事做不出來!”
秦檜看了一眼王孝直,朝趙構(gòu)抱拳道:“陛下,那陳梟就是個曹操似的人物,用詐術(shù)欺騙所有人,所有人以為他糧草不足,其實他糧草充足得很!因此燕云從我們這購糧,一定與他們的軍糧無關(guān),就像沈大人所說,肯定就是為了賑濟(jì)災(zāi)民!”滿朝文武,除了張浚之外,都附和秦檜的話。
趙構(gòu)本就是一個沒什么主見的主子,見大家都如此說,心里也就相信了,點頭道:“應(yīng)該就是如此!”
張浚大急,連忙道:“陛下,就算如此,也應(yīng)該禁止糧草北運,畢竟燕云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糧草運給敵人,豈不是資敵!”
沈與求沒好氣地道:“張大人真是危言聳聽!燕云不過是陛下的臣子,怎么說得上資敵?”秦檜接著道:“燕云做為臣子,并未有對陛下表現(xiàn)出絲毫不恭敬的地方,若我們卻禁止糧草北運,這會讓對方如何想?”秦檜這話說的很隱晦,話里的意思其實就是,如果禁止糧草北運,那一定會大大得罪燕王的,那可就不好了。
趙構(gòu)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皺眉沖還想說話的張浚道:“張愛卿也算得上是肱骨之臣,今日卻為何如此糊涂?這件事就這樣吧,你不要再說了!”張浚急聲道:“陛下……”然而趙構(gòu)卻起身轉(zhuǎn)過了龍椅后的屏風(fēng)走了,張浚傻在當(dāng)場,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滿朝文武一起拜道:“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便魚貫離開了大殿。
片刻之后,大殿之上就只剩下了張浚一個人。張浚長嘆一聲,面上流露出無比憂慮和惆悵之色。他一個人站在那里,顯得那樣的形單影只。慢慢轉(zhuǎn)身,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大殿。
張浚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坐在大廳的三個人一起迎了上來。其中一個是老婦人,那是張浚的夫人,另外兩個,年長的身穿綾羅綢緞,滿臉富態(tài),是他的弟弟,張德芳,年輕的身材頎長,衣著樸素,神情正直,是他唯一的兒子,張全忠。
“老爺,你回來了?”張夫人道。
張浚停下腳步,抬起頭來,這時才發(fā)現(xiàn)三人。張全忠抱拳拜道:“父親!”張浚點了點頭,看向張德芳,皺眉道:“你怎么來了?”語氣神態(tài)顯得有些不悅的模樣。張夫人連忙道:“德芳心里掛念老爺,因此來看看老爺!”張浚哼了一聲,走進(jìn)了大廳。三個人趕緊跟了進(jìn)去。
張浚走到上首坐下,其他三人這才坐了下來。有婢女奉上茶水,退了下去。
張??戳艘谎蹚埖路?,沒好氣地道:“你的名字叫德芳,可是你的行為與這兩個字卻一點不相符!我不是叫你不要來嗎,你是不是把我的話當(dāng)做耳邊風(fēng)?”
張德芳嘆了口氣,郁悶地道:“大哥,為什么你就這么仇視商人?”
張浚哼了一聲,鄙視地道:“商人唯利是圖,不顧國家安危社稷福祉,不顧百姓安危民生疾苦,囤積居奇,唯利是圖,更有甚者,還與外敵勾勾搭搭!你說我為什么仇視商人?”隨即眼中流露出憤怒之色,聲音情不自禁地提高了幾分,道:“我們張家,世代書香,先輩們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潔身自好的君子?”抬手指向張德芳,滿臉怒容地道:“可是你,可是你,居然去做商人,簡直把我們張家的臉面都丟盡了!”
張德芳道:“大哥這話就以偏概全了!商人中也有不少忠君愛國的好人啊,比如馬邑之謀的那個商人聶壹,為了誘使匈奴單于進(jìn)入包圍圈,最終殺身成仁!這難道不是英雄嗎?”張浚緊皺眉頭,沒有說話。
張德芳繼續(xù)道:“其實哪個行當(dāng)沒有惡人,或者說,哪個行當(dāng)不是好人少呢?若說大部分商人都是奸商,難道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好的了?歷朝歷代的官員不都是讀書人嗎,可是歷朝歷代的官員,又有幾個是清官了?大宋開國將近兩百年,可是卻只出了一個包青天!”張浚忍不住氣惱地喝道:“你這是狡辯!”
張德芳笑道:“是不是狡辯,其實大哥心里最清楚,只是大哥不愿意承認(rèn)罷了!”
張浚哼了一聲,沒好氣地道:“廢話少說,你今天過來,有什么事嗎?”
張德芳道:“沒什么,也就是多日不見大哥了,過來看看?!?br/>
張浚依舊面色嚴(yán)厲,不過眼神卻不由的流露出了溫和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