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娘,你看我和姐挑了這些,你的這點錢還不夠用那。”連蔓兒就說道。
“那個,蔓兒……”張氏一不該說好。方才連蔓兒問大家想要,她就自然而然地認(rèn)為,連蔓兒挑的,連蔓兒會付錢。現(xiàn)在連蔓兒這樣說,她做母親的,想一想,也覺得有些虧待孩子。
“要不,我換兩塊便宜布買給你奶,剩下的錢,給你們買。”張氏道。
“不行,”連蔓兒一張小臉板的緊緊的,“娘這錢你不能花,要花也是花在我們身上。隨便找個人問問,有沒有這樣的道理,孫女病了買藥,不給錢,兒當(dāng)了的簪子去買,她還要抽個大頭,買養(yǎng)榮丸吃。”第三十三章 茶攤
“小點聲,小點聲。”張氏忙讓連蔓兒低聲些。
“怕啥,咱又沒做事。”連蔓兒道。“娘,你也奶這么做不對是吧,那你只顧孝順,要讓別人奶這么辦事,該咋議論她。”
連蔓兒就是攥緊了手里的錢,張氏說,她都不把錢拿出來。
“蔓兒,我出門前,都答應(yīng)你奶了。”張氏無奈地道。
“答應(yīng)了又怎樣,那時候奶難為娘,娘為了來鎮(zhèn)上,暫時答應(yīng)了也不算。她不講理,咱也不用講信用。”連蔓兒道,“本來就是沒道理的事情。這件事,拿到哪里去說,咱也不怕。”
“蔓兒,你說的沒。可是,我手里還剩下這幾個錢,你奶她、她是的。這錢,我要是不花在她身上,就沒有個消停。”張氏最后也說了實話。
連家沒有分家,她和連守信即使賺一文錢,也要交到周氏的手上。但是她的嫁妝,周氏卻是不能動的。這是鄉(xiāng)里面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要是誰違反了,那是要被指脊梁骨的。
周氏當(dāng)然不會直接尋趁兒們的嫁妝,但是每個兒進(jìn)門后,總有些日常用度,這些第三十三章 茶攤,周氏從來不肯給,也不會給錢讓她們買。兒們沒辦法,只能花從家里帶來的錢。然后,比如兒房里急著用錢,周氏就說沒錢,或是暗示兒們要孝敬,如此種種,就是變著法從兒手里往外擠錢。
這些年來,張氏就將從娘家?guī)淼氖罪椂籍?dāng)了個精光,其他幾個房里,古氏因為在鎮(zhèn)上,又善于逢迎周氏,周氏看她是秀才娘子份上,還略好些,何氏那邊,周氏并沒有討到好處,趙氏那里,卻比張氏還早就被搜尋光了的。
現(xiàn)在周氏她手里還有幾個當(dāng)簪子剩下的錢,不把這些錢搜刮完,周氏是不會罷休的。當(dāng)然,周氏不會直接就這件事說,畢竟沒這個道理,但是周氏肯定沒有好臉色,在別的事情上找茬。
“財去人安樂。”張氏自嘲地道。那兩根簪子,若不是為了小女兒,她還真舍不得當(dāng)?shù)簟?br/>
“娘,你這樣慣下去,可沒有頭。”連蔓兒道。在前世她也聽說過一些婆媳之間的事情,婆婆千方百計搜刮兒的錢財這樣的事也不少見。
“不為別的,就為過兩天太平日子,不然你奶整天陰著天,咱們一家的日子也不是好過的。”張氏道。
“娘,就是你買了這些給她,也不過安樂兩天。”連蔓兒道,這樣妥協(xié)退讓,如同飲鴆止渴,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周氏變本加厲。
“蔓兒,娘有難處,咱們家一直就是這樣的。”張氏道。
一個家庭中,凡是成了定例,人們就會無意識地遵守下去,而根本就忘了去考慮,這個定例是否合理。有很多的情況下,當(dāng)事人并不覺得怎樣,但在局外人眼中,很可能是匪夷所思,無法忍受的事情。
張氏就在局中,如果沒人喊醒她,她會一直這樣下去。
家,并不是個能全部講理的地方。對于張氏,太過強(qiáng)勢的做法,也許還不能完全將她拉。連蔓兒的身份,讓她能夠使用另一種武器。
連蔓兒努力回想前世今生所有的委屈,吧嗒吧嗒開始掉眼淚。
“蔓兒,你咋哭了,別哭啊,有事和娘好好商量。”張氏頓時慌了。
“二姐,別哭。”小七看見連蔓兒哭了,趕忙湊了。
連蔓兒就拉了小七,“小七,咱們好可憐,嗚嗚嗚……”
小七年紀(jì)小,情緒很快就被連蔓兒傳染了,也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
張氏的心就被哭軟了。蔓兒說的對啊,就是因為她太過軟弱了,太想討好周氏了,一直委屈了的孩子。她這個做娘的,不稱職啊。
“二姐,別哭了,要不然該哭病了。”小七抽搭著道。
好小七。連蔓兒捏了捏小七的小手,也抽搭著道,“咱賺的錢都拿出來吧,給奶和老姑買,娘的日子就好過了……,小七,姐頭上的傷口疼……”
“蔓兒,蔓兒,咋又頭疼了?”張氏著急地拉住連蔓兒要看她頭上的傷。
連蔓兒閃身躲開,和小七抱頭哭做一團(tuán)。
張氏終于跺了跺腳。
“那幾塊布,不買了。這錢要花,也是給我蔓兒和小七花。”張氏豁出去了,挨罵就挨罵吧。
連蔓兒這才慢慢地不哭了。她的眼淚,還有她頭上的傷,果然是終極武器,以后還要繼續(xù)善加利用。
將張氏挑的幾塊布都還,連蔓兒就拿了她和連枝兒挑好的布問掌柜的要多少錢。
“……一共是二百一十三文錢,只收你二百一十文好了。”掌柜的道。
“咱們買太多了,”連枝兒就想把她挑的那塊大紅的細(xì)紗絹子還,被連蔓兒攔了下來。“多啥,我還怕不夠用那。”后來她又多要了幾尺白細(xì)布,打算多做一套小衣留著換洗。
“掌柜的我們買這么多,是不是該多給些折扣啊……”連蔓兒擦干了眼淚,精神抖擻地跟那掌柜的砍價,最后將價格砍到了二百文錢。
連蔓兒痛快地付了錢,本來她不打算用張氏的那塊銀子,后來想了想,就讓張氏財去人安樂好了,也省得她心思再活動了,還想去討好周氏。
周氏的銀子稱了,是一錢二分,連蔓兒又添了八十文錢,跟掌柜會了賬。
張氏看見連蔓兒這樣,有些哭笑不得,說了一句咱家以后要蔓兒當(dāng)家那。”
“二姐當(dāng)家好。”連枝兒和五郎還沒說,小七搶著說道。
連蔓兒沒,心里卻認(rèn)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從綢緞莊出來,一家人又到旁邊的雜貨鋪,買了一套針,又買了許多的各色絲線,總共花了三十文錢。然后,又一起去了陳記包子店,連蔓兒幾個依舊是一人兩個肉丸餡的包子,一碗面湯,給張氏要了三個肉丸餡的包子,也是一碗面湯,又要了一碗醬肉,一疊醬菜。等她們吃完了,又要了四個肉丸餡的包子,一塊醬肉,讓店里的伙計用油紙包起來,帶給連守信吃。
連蔓兒數(shù)了六十文錢給那伙計,一家人從陳記出來,這才往鐵匠鋪走。
鐵匠鋪在青陽鎮(zhèn)西頭,連蔓兒她們趕到的時候,連守信正蹲在店里看著馮鐵匠干活。鐮刀都已經(jīng)修好了,還有兩把鐵鎬要修。
“爹,餓了沒,先吃包子吧。”連蔓兒把包子遞給連守信。
“爹,這還有肉。”小七將油紙包的肉舉到連守信面前。
連守信在鐵匠鋪里,熱的汗流浹背的,看見閨女這么懂事孝順,感覺就像吹了涼風(fēng)一樣,從里到外都舒暢起來。
“大,你先吃飯去吧,我的手藝你還不放心,肯定給你修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shù)摹!瘪T鐵匠道。
鐵匠鋪對過,正好有一個茶攤,一文錢一大壺的高沫,還可以續(xù)水。一家人就走到茶攤上來,要了一壺茶,撿了一張桌子坐下。
“……那般有錢,也抵不住閻王叫。他家小死了兩天,那新娶進(jìn)門的小也吊死了,正好放一個棺材里面,等做完了全套的法事,就要埋到祖墳里去那。你沒看見,那喪事辦的體面極了,流水席……”
旁邊桌上,兩個行腳商人正說的熱鬧。
“不是早就傳開了,孫小活不過一個月的,竟真的有人肯把閨女嫁?”
“怎地不肯,就是離這十里地,劉家莊劉來福家的三閨女,今年整十歲。孫家給了整整三百兩銀子。”
“這也還罷了,只可憐那小閨女,就是不尋死,這么小就要守寡,也可憐。”
“你老兄這就呆了。孫家要她,可不是為的這個,哪個要她守寡?”
“這……這話是意思?”
“你還不,這事就是這鎮(zhèn)上的楊成峰中間牽線,那孫家小活不成,要給他尋個,就是要她殉夫的,要小地底下有個伴。多花幾兩銀子,比死后結(jié)陰親體面那。”
“那、那小不是死的,這事劉家也?”
“咋不,畢竟一條人命,總要她家里人愿意,以后才沒妨礙,聽說還是劉來福他,親自幫的手。……人家孫家是花了大價錢的。……楊成峰專門從他妹夫家趕辦這件事,那時就沒瞞著劉家。我還聽說,本來另有一家愿意的,后來不知出了事,不成了,這好事才落到劉家……”
那兩個行腳商人說到隱秘處,稍稍壓低了聲音,但是連蔓兒這一桌還是聽到了。
連守信咬著包子,面色紫漲,張氏放在桌子上的手也抖了起來。
連蔓兒攥緊了拳頭,扭過頭去。
“你們說的,可是清豐縣的孫家?”
是 由】.!!![筆趣看 ]百度搜索“筆趣看小說網(wǎng)”手機(jī)閱讀:m.biqu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