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也不管林玉竹愛不愛聽,繼續(xù)跟她咬耳朵:“其實主要是李向晚,她沒搬出去的時候,趙香蘭多少跟著沾點光,她哪次燉肉趙香蘭不都跟著混上兩三塊的,不說肉吧,就是早上偶爾也還能跟著混個雞蛋或者咸菜什么的。
現(xiàn)在你們一搬出去可好了,什么都混不上了,這心里能好受么?”
雖然之前說是分開吃,可但凡做點好吃的,李向晚都象征的給那邊盛一碗,所以也不是特意就只給趙香蘭,王小梅幾個也沒少吃。
這段日子里因為蓋房子,知青們的伙食也算改善了許多,李向晚前世過的什么日子,這點吃食她自然沒放在眼里,這其中就容易出現(xiàn)誤差。
知青點里的這些知青們,難免會有人生出什么心思。
畢竟有的人伸手習(xí)慣了就習(xí)以為常了,你冷不丁斷了給她的好處,她反倒想咬你一口嫉恨起來,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shù)。
按理說原著里李向晚跟趙香蘭關(guān)系是極好的,而且趙香蘭也不像是個眼皮子淺的。
林玉竹側(cè)目的看著王小梅,對她嘴里的話不免有些猜測,這話不管真假,跟她說都沒什么作用,她可不是個愛傳閑話的人,嗯,雖然有點八卦。
如今幾個女知青里看似李向晚跟她和趙香蘭關(guān)系最好,其實林玉竹知道,她和李向晚也就是個面子情分,小事互相幫幫,大事別開口,她們倆連塑料姐妹花的情義都沒有。
之所以看上去好,那可能是因為李向晚有意疏離張艷秋和王小梅的結(jié)果,這么一對比,可不就是她們關(guān)系要好的多。
林玉竹可沒打算跟李向晚深交,這年代的土著居民不知道什么是重生、穿越、金手指,可李向晚作為一個身有外掛的穿越人士能不知道么,她的思維必然是很跳躍的,林玉竹生怕二人接觸深了被對方看出來。
不管原著里怎么夸女主善良大方,林玉竹都不愿賭她人的人性,更不想置自己于危險之境。
再者說,林玉竹越來越不覺得她現(xiàn)在的生活只是一本書,她是有血有肉的,她身邊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在這里生活的越久,林玉竹對原著的劇情就越發(fā)的淡忘起來,偶爾都是靈光乍現(xiàn)般的想到一兩個劇情點來,隱隱之中,總有一種直覺在告訴她不能過于信賴劇情。
這么說來,也不能依著劇情去看趙香蘭了,原著里趙香蘭倒是個不錯的妹子來著。
王小梅看林玉竹沒好眼神的看著她,不服的說道:“唉?你這是什么眼神看我。”
林玉竹咧嘴笑了笑,“我怎么聽著都覺得你嘴里說的人更像是你呢?”
“......你怎么會這么看我?我可沒臉大的去吃人家的雞蛋。”雖然沒少人家燉的肉,可她幫忙干活的時候也賣力呀,王小梅有些受傷的看著林玉竹。
這話問的林玉竹一噎,吸了一口氣,心想,妹子打我踏進知青點來,你可一直是個刺頭來著,你這心里沒有點數(shù)?
不過說來......王小梅固然有些小毛病,可對其印象極差本不該的,這半個月里說起幫忙來,就屬她最給力了。
可王小梅在知青點里名聲是真的不好,林玉竹來回琢磨下,眼睛一暗,趙香蘭!
越想林玉竹越發(fā)現(xiàn)王小梅每每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來,趙香蘭都會出現(xiàn)在一旁小聲的嘀咕,無形中的擴大了王小梅的惡劣行徑,一來二去的,王小梅在新來的知青眼里真就不怎么樣了。
不過話說回來,王小梅也是靠自己本事讓人家抹黑的。
林玉竹摸摸下巴,這就有意思了,她倒是要留個心眼,多觀察下趙香蘭了,如果這妹子真是個心黑的,那就要重新審視原著劇情里的人物了。
王小梅極其傷心委屈的離開了林玉竹身邊。
“我就說這丫頭不是個善茬,你看連王小梅都被她欺負成這樣。”那王小梅是誰啊,那可是個出了名炮仗,一點就著。
王嬸對李嬸說的話就這么輕飄飄的飄了過來。
林玉竹:“......”
你問林玉竹這半個月有沒有適應(yīng)勞作生活,那她的回答一定是,并沒有!
她依舊是村民嘴里肩不能扛,水不能提啥也不是的廢物,她這半個月來最高的工分可能也就是第一天下工的那天了,此后基本每天保持在六個工分,有時候就只有五個工分,記分員當(dāng)時看她的眼神很是耐人尋味。
林玉竹臉皮厚,一點也不慌。
這會兒八九歲大的孩子打豬草一天都能弄三四個工分,小記分員真怕這個看上去蠻好看的小知青干到后面連個小孩子都比不過。
林玉竹是懶得細想了,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她的腰就快折在這片黑土地上了,這副身子是真的干不慣農(nóng)活,每天下工后,她就跟散了架似的,想想還要干三四年的農(nóng)活,林玉竹就滿眼發(fā)黑。
如果不是有土豪夢支撐著她,她可能就要像張艷秋一樣累倒在炕上了。
這半月來張艷秋身心俱疲,就在前兩天終于撐不住病倒了,大隊長給了她幾天的假。
好在不是農(nóng)忙的時候,農(nóng)忙請假是要扣工分的。
李向晚這邊也沒好到哪去,或者說她比林玉竹還要崩潰,只不過憑借著強韌不拔的性格硬撐著,她其實也干不了多少活,若不是有李向北幫忙,她估摸也只是每天六個工分。
平日都是李向北干完自己的任務(wù)在過來幫她一把,這一來二去的惹來不少閑話,李向晚看林玉竹這邊,雖然每天六個工分讓村民們沒少笑話,可人家一臉的風(fēng)輕云淡毫不在意的樣子很是灑脫,想著果然臉皮厚則無敵。
有林玉竹這個例子在,李向晚也看開了,她又不缺口糧,何必累死累活的干。
于是便不再讓李向北幫忙,李向北以為她是因為周圍的閑言碎語而避諱他,對那幾個多舌的村婦更厭惡幾分。
雖然不幫忙了,可卻心疼李向晚日漸消瘦的(可能是錯覺)身體,于是早早干完農(nóng)活便上山轉(zhuǎn)悠,行伍世家出身,手上怎么沒點小技能,基本三回上山兩回能打點小獵物回來給李向晚補身體。
這深深的刺激到了張艷秋,這次病倒說不好還有幾分他的功勞。
說來也挺有意思的,有李向晚陪著拿低工分,反而沒人怎么說了,可能是嫌一起說兩個人太累?
大家的目光徹底從林玉竹身上移到病倒的張艷秋身上,可是說再多的閑言碎語躺在炕上的張艷秋都不知。
林玉竹都怕她好了后再又被村民們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