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勛的想法很簡單,這足以動彈太子冊封的錯誤,只有兩條,一條孝期享樂,一條就是太子圖謀不軌,想要提前上位。
董文勛想先從孝期享樂下手,圖謀不軌是圖窮匕見的做法,如果那個還扳不倒太子,他就要搏一把大的,來個清君側,再拱立晉王上位。
王行風為董文勛的大膽暗自心驚,不過他也是耍了個心眼,想先看看董文勛想要做什么,如果能成功自然是最好,如果有不好的兆頭,他就馬上轉身向陛下密告,來個切割干凈。
柳望舒總是未雨綢繆,太子不像秦王一樣窩在府里不出去交際,這出門在外總是有許多情況是不確定的。太子的親隨定例比秦王時多一倍,柳望舒就讓親衛們保證,不管明里暗里多少人,哪怕太子不讓人跟,太子身邊都不能缺人,而且必須是兩個人。
若是發現什么不對,就馬上帶太子離開,不明白沒有關系,等離開那個境地再回頭細想。
十三仗著在太子妃面前時常說的上話這時候就有些為難的說,“太子也有武藝,想帶他走也不容易。”
“敲暈了帶走。”柳望舒笑說,“他之后要是想要找你麻煩,你只管來找我,我替你擔著。”
至于女人和入口的東西更是防備的重中之重。
后來事多,梁漱玉就不常去長慶寺,但偶爾放空的時候還是會去坐坐,每次進寺都是去供養集儀皇后香燈的大殿拜拜,然后就去凈室。
凈室里是只有他一個人,護衛都在門外,也是巧了,今日輪到十三陪著太子出來,他是親衛中比較活潑的,瞧見凈室外守衛的人充足,就想隨意四處走走,這一走就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院落里出現許多眼生的僧侶,而且在凈室附近轉悠的數量未免也太多了。
都這么閑的嗎?
十三突然又想到來長慶寺的時候在路上看到許多圍坐在地上的人,看著像是累了歇腳的香客,但是里面青壯很多。這也不尋常,尋常日子,香客都是老幼婦孺的多,青壯這個時候該忙著養家才是。
十三想到王妃說的覺得不對就帶太子走,權衡一下利弊,若是虛驚一場,大不了就是一頓鞭子,但是現在要是不走,他總是難以心安。
立即就反身回去,對門口的護衛說,悄悄的從后院走,不要驚動任何人。他沖進了屋。“殿下,我們得走了。”
梁漱玉正在抄經,“這么著急忙慌是何事?”
十三還是不敢打暈太子帶走,靈機一動說,“不清楚,只王府來信說,王妃出事了。”
梁漱玉立馬起身王往外走,十三還記得將案上的經書和筆墨給揣懷里跟上。
梁漱玉沖回王府,找到柳望舒焦急的追問,“出什么事了?”
出什么事?柳望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看著后面的十三做抹脖子狀,她很快明白,回手反握著梁漱玉,“并不是什么大事,都說了不讓驚動你。”
“什么叫不驚動我?”梁漱玉急道,“你的任何事我都要知道,你不要想著瞞著我,不要像母妃一樣,突然的離開我。“
柳望舒輕輕環抱著他,“我不會突然離開殿下的。“
兩人溫情默默的時候,長慶寺出了一件大事,長慶寺突然冒出許多衣衫不整的女子,控訴長慶寺和尚將香客中落單的女子關押在密室,供人玩樂,誰能想到京中信眾越多,香火越旺的長慶寺竟然是一個銀窟。
那些女子的家人們沖了長慶寺,將所有凈室都沖了干凈,只要是單獨男性待在凈室都被當成歡客暴打了一頓,捅死四個沙彌。
聽說還有女子出現在太子的凈室。
長慶寺出騷動的時候,京兆尹就派人去維持持續,長慶寺的香火就是平常,香客都是挺多的,燈耳聽到有這種傳言,京兆尹立即加派人手將長慶寺圍的跟水桶似的,確定太子并不在寺中才放下心來。
先將所有的青壯和女子都控制在長慶寺,還有長慶寺所有的和尚,到后面,普通香客都不讓走了。
每個人都要輪流接受審問。
梁漱玉聞聽到此事后微微一愣,這事怎么這么巧,“我看長慶寺主持,不像是能做下這種事的人,難道底下和尚這么大膽?“
柳望舒想的更多,”這事影響極壞,京兆尹的人手一夜之間肯定審不出來,明日上朝肯定有人問殿下。“
“問我干什么?我只是偶爾去凈室,長慶寺這樣的凈室不知道多少,許多讀書人還借凈室讀書呢。”梁漱玉說,“我還在孝期。”
柳望舒想,要是人家就是沖著你孝期來呢,就是要把你和見不得人的丑事綁在一起,壞你的名聲。
柳望舒連夜寫了一封自陳信呈給昱帝,說是她私底下給集儀皇后在長慶寺請了一盞油燈,太子殿下才會時常去長慶寺念誦,是她疏漏,竟不查長慶寺會藏污納垢,陷太子于言論漩渦中,還請陛下責罰。
昱帝拿著自陳信,”太子妃這敏銳程度果然不愧是柳卿的女兒。“
”太子選了一個好妻子。“
周顯貴端著茶盞說,”太子妃自然是極好的,連誠妃娘娘都是贊不絕口,做事不攬功,萬事都體察仔細。“
梁漱玉也不是個蠢的,再睡了一夜自然就想明白長慶寺這樣的事是沖著他來的,上朝的時候,果然有人提起長慶寺的事,也說了太子的凈室出現過女子。
”大人這言你能負責嗎?“
”你昨日在長慶寺,親眼見到孤在那凈室,親眼見到是孤的凈室里有女子出現?“
”太子昨日去了長慶寺有人見過的。“
”捉賊捉臟,孤還在孝期,大人這樣嚴格的指控,只是一句孤去了長慶寺就可以的嗎?“梁漱玉厲聲問。
”太子喜歡去長慶寺并不是秘密,太子為何突然喜歡去長慶寺?“
”夠了。“昱帝在上面喝止道,”太子妃昨日寫了自陳書,太子痛失母后,悲痛難抑,太子妃為了讓太子尋個寄托,在長慶寺給集儀皇后請了往生燈,那之后太子才去的長慶寺。其次太子每次去長慶寺都有人陪同紀錄,每次去凈室都是手抄經書或者念誦。再有妄議太子者,以謀逆者論處,其罪當誅。“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