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沖的好奇中李牧接著道:“周先生李牧是想請周先生救趙國一救?!?br/>
欲一統天下必然要滅趙要存趙其實也就是分裂天下是歷史犯罪這罪名周沖可擔待不起更何況周沖很清楚這場統一戰爭的偉大意義搖頭道:“李將軍之情可憫然而這事非我周沖所能作主。于將軍而言存趙是仁德之事可是對于我周沖來說滅趙才是仁德之事。趙不滅則天下不會歸一天下不歸一必然是征戰不休黎民死于戰國八百年之痛也將軍不會不知道吧?!?br/>
李牧這只不過是個鋪墊后面的話才是真正的用意道:“李牧的意思是想請周先生出一善策要趙國不受秦國的威脅?!?br/>
問計問到周沖這個敵國之人來了既是李牧對周沖的信任也是一種無奈無奈的是趙國沒有能人不得不向敵國之人求教英雄之痛莫過于此也!
周沖在心里長嘆道:“將軍厚愛周沖感激不已。不過依周沖之見趙國是必滅而且為時不遠。除非趙國出一雄主起武靈王于地下。然而時勢已易即使武靈王復生恐也難攖強秦之鋒。”
李牧失望到極點虎目中的熱淚順著臉頰直往下流長嘆一聲頹然坐下一臉的灰敗。
這位名將在戰場上無往而不利就是秦王手中的王牌將領王翦也占不到便宜不能擊破他的軍隊按理說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可貴品質不該如此表現。然而事實俱在由不得周沖不信周沖心里升起一個念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李牧志在存趙而無計可存還有比這更傷心的嗎?
周沖實在是不愿看到這位名將就此失落試探著道:“李將軍何必傷懷趙國無明君李將軍何必愚忠秦王之賢明天下共稱將軍何不另擇明君。若是將軍入秦周沖敢以身家性命擔保立得秦王重用委以天下大事。”以李牧之才要是投降秦王秦王當然是重用有加。
李牧失望的雙眼中厲芒一閃周沖馬上改口道:“將軍請恕周沖失言?!崩钅裂劾锏膮柮⒎讲磐巳?。
他忠貞不二周沖居然要他棄趙而歸秦對他來說是人生莫大的侮辱不是周沖怕他是于心不忍才改口。
“趙國必亡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事實。”周沖接著道:“不過以周沖愚見趙國也不是沒有芶延殘喘的可能。”
李牧雙眼中放出光來一下站起來看著周沖道:“請問周先生要如何才能延緩秦國進攻趙國?”
周沖心里一萬個不愿給李牧出這個主意又不能拒李牧之情只能很不情愿地道:“這事在將軍。將軍是趙國的柱石將軍以周沖之見將軍在則趙國存將軍若不在則趙國亡如何區處請將軍斟酌?!睔v史上李牧在則趙國存李牧死則趙國亡周沖這話是依據史實得出的結論。
對于這點李牧倒是認同道:“要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廝殺李牧不懼任何人??墒敲鳂屢锥惆导y防李牧怕的不是秦國名將如云兵精糧足而是怕朝中的小人他們是防不甚防?!?br/>
這話誠為將者之痛也!古往今來多少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沒有死在敵人的刀下卻死在自己人手里最慘者莫過于冤死風波亭的岳飛了。
周沖點頭道:“我明白了
了這么大一個***其實你是想要我周沖阻止大秦行反間你們的君臣關系。將軍于趙不可替代可是在趙王眼里將軍只能是任用不可信用誰叫將軍才能卓著讓無能的趙王不得不忌呢?才高者為人所忌人之常情為君王所忌者悲情是也!”說到后來已是感嘆不已。
當年秦軍攻趙王翦在李牧手下沒有討到便宜秦軍無法前進秦王不得已行反間計讓趙王撤換了李牧秦軍才得以長驅直入直下鄲。這事周沖是熟之極矣讓周沖想不到的是李牧對此居然有所防范盡管如此秦王還是得逞了只能怨趙王太蠢。
李牧點頭道:“兵者詭道是也!間君間臣都是情理中事李牧帶兵之人不會不明白這個理。只是李牧身為趙人不得不盡力才向周先生提出這個不情之請請周先生玉成。”
戰場上不能勝過李牧只有把戰場擺到趙王宮要是答應李牧之請的話無異于少了撒手锏這事太大周沖難以答應負著雙手踱來踱去沉思起來。周沖相信一個理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不可戰勝之人只是你的方法不對也就是有人說的“沒有攻不下的堡壘只有攻不下堡壘的人”。李牧固然了得但是周沖知道的文明太多就是十個李牧也不可能想得到后世的戰略戰術奇兵謀戰之道用上了要戰勝李牧未必就不可能胸中豪氣陡生道:“我可以答應將軍?!?br/>
周沖居然同意了這在李牧意料之外吃驚地道:“周先生真的答應了?”
點點頭周沖不說話。
李牧再次確認后才相信道:“哎喲周先生你真是太讓李牧意外了。李牧自詡當今之世能在戰場上擊敗李牧者少之又少周先生可是有妙計破我李牧?”
周沖能夠答應他已經給了他天大的面子按理他是不該如此問只是他太好奇周沖會用什么辦法對付他象他這樣的奇才心氣極高居然有人有信心擊敗自己想不知道就不在情理中了。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能否擊敗將軍周沖不敢妄言。具體情形根據戰場情況而定。”周沖實言相告道:“不過我有一個條件。要是將軍答應周沖擔保反間計不行要是將軍不答應反間計必行?!?br/>
李牧問道:“請問周先生什么條件?”
周沖緩緩道:“要是將軍在戰場上失敗那么將軍就要歸之于大秦?!币馑季褪抢钅烈菓饠〉脑捑鸵督登貒鵀榍赝跣Я?。即使李牧是敗軍之將他歸秦秦王也是興奮不已。
李牧默然不語周沖提醒他道:“將軍要是在戰場上失敗不是將軍無能是天意如此。天要亡趙非將軍之過也!將軍已為趙國盡了力歸秦無人敢笑將軍只能欽佩將軍。再說了秦王雄材大略天下也不夠秦王馳騁天下大定之后必有攘夷之事攘夷者將軍之所長也將軍就不想伴在明君之側再為華夏出力?”
明君思賢臣賢臣擇明君此正理也。若是能夠擇賢明的秦王為君實是一個天大的誘惑沉思了一陣李牧毅然道:“既如此李牧敢不從命。”
“好擊掌為誓!”周沖和李牧三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