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人一行人是上午到的揚州,看似處理了很多事,其實到清點完沈氏的嫁妝,才晌午而已。
世子爺沈琢跑了一趟慶云寺,回來時正趕上虞尚休妻的大戲。
陳氏的娘家在揚州府下的一個小縣城,虞尚寫完休書,命人備好馬車,安排仆人把陳氏送回去。
陳氏當然不甘心就這么淪為一個棄婦,她一手牽著一個孩子跪在虞尚面前,哭求虞尚看在過去的情分看在孩子們的份上不要休她。然而虞尚心中只有功利,三夫人已經(jīng)許諾了他前程,他豈會因為陳氏小有姿色便手下留情?
“來人,把少爺姑娘帶回房間,不許出來。”
孩子們被帶走了,虞尚看看跪伏在腳下的陳氏,從手里拿出一個荷包,對陳氏道:“這里有百兩銀子,再加上你自己的私房,足夠你下半生衣食無憂了。你也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那個不成器的弟弟,休了你,待我升官,孩子們也能跟著享福,否則咱們一家只能受你牽連,終生止步于此。”
陳氏淚如雨下,如果虞尚休了她,虞尚就是封侯拜相,又與她有什么關(guān)系?
“老爺,讓大姑娘嫁給曹家是咱們倆的主意,三爺夫妻因此恨我,心中肯定也恨你,怎么可能替你張羅升遷?他們分明是要報復(fù)你我,老爺你不要上了她的當!”
虞尚冷笑,三爺確實有理由恨他,但有虞寧初這個女兒在,三爺?shù)膱髲?fù)便只會到此為止。
注意到沈琢回來了,虞尚將荷包丟給陳氏,朝兩個小廝使了個眼色。
那二人便一人掐住陳氏一條胳膊,堵住她的嘴,硬生生將人帶出虞宅,塞上馬車。
“棄婦不肯歸家,讓世子見笑了。”虞尚快步迎到沈琢面前,面帶愧色道。
沈琢掃眼虞宅,問:“我嬸母何在?”
虞尚解釋道:“三夫人與阿蕪在一起,逸公子現(xiàn)在客房……”
他沒說完,沈逸從跨院那邊過來了,朝沈琢揮揮手:“大哥,今夜咱們留宿一晚,明早動身回京。”
沈琢頷首,徑自隨沈逸去了客院。
虞尚負手而立,看著兩個侯府公子并肩離去,他既惱火小輩無禮,又深深地羨慕起來,不知自己是否也有光宗耀祖揚眉吐氣那一日。
.
沈琢都回來了,說明慶云寺的庚帖已經(jīng)測好了,結(jié)果自然是個兇。
媒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先回曹奎那邊復(fù)命。
先前有陳氏撮合,曹奎偷偷見過虞寧初一面,年近五十的武將依然好色,一眼就被虞寧初的美貌吸引,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提親。
不過,聽說虞寧初的母族來了人,連侯府世子都幫忙攪黃了八字測算,曹奎便知道這門婚事要難了。
他喜歡美人,但還沒癡迷到色令智昏的地步,現(xiàn)任平西侯鎮(zhèn)守邊疆有功,在圣上心中的地位他一個參將望塵莫及,還是不要與侯府結(jié)怨的好。思索片刻,曹奎讓媒人去知會虞尚,就按照大師的說法,既然虞寧初不適合嫁在江南,為了美人著想,兩家的婚事就此作罷。
曹奎痛快收手,虞尚松了口氣,備了一份薄禮讓媒人送給曹奎。
打發(fā)走媒人,虞尚親自去了后院,將這個好消息傳達給三夫人、虞寧初。
意料之中的事,三夫人神色淡淡。
虞尚殷勤道:“晚上我命廚房整治一桌揚州美食,算是替嫂子與兩位賢侄接風(fēng)洗塵。”
三夫人想到什么,笑道:“那就有勞妹婿了。”
三夫人也是個美婦人,但此時此刻,在虞尚心里,三夫人就是天上的祿星下凡,掌握的是他的官途,因此三夫人笑了,那就是祿星笑了,虞尚欣然,叫女兒好好招待舅母,他自去籌備晚上的宴席。
虞尚走后,三夫人悄聲問虞寧初:“你爹雖然官職不高,但江南富庶,他在揚州一帶為官多年,想來也攢下一筆家產(chǎn)?”
虞寧初對這方面還真不夠了解,平時她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更不會打探父親手里有多少銀錢。
三夫人看向溫嬤嬤。
溫嬤嬤為人低調(diào),實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低聲道:“陳氏進門后,一年光衣裳首飾便要花去百兩銀子,以老爺節(jié)省斂財?shù)男郧椋磕甑倪M項至少有五百兩。”
光靠六品官的俸祿,虞尚可拿不到這么多。
三夫人心里有數(shù)了。
到了黃昏,三夫人攜著虞寧初的手,一起來了前院。
虞尚、沈琢、沈逸已經(jīng)到了,怕小孩子哭鬧壞了氣氛,虞尚并沒有叫五歲的雙胞胎過來。
沈琢兄弟倆朝三夫人行禮,虞寧初則給表哥們行禮。
客氣之后,大家入席落座。
廳堂中間擺了兩張席案,虞尚單獨一席,虞寧初與三夫人同席。
虞尚拍拍手,丫鬟們開始上菜。
全是地道的揚州美食,精致的面點小吃、美味的菜肴羹湯,將席案擺得滿滿當當。
虞寧初輕聲給舅母介紹這些美食。
三夫人有女兒招待,虞尚笑著問沈琢、沈逸:“兩位賢侄可否好飲?揚州城的云液酒醇烈香濃,回味悠長,我已提前命人備好幾壺,現(xiàn)在讓人端上來,如何?”
沈逸知道沈琢好酒,客氣道:“那就多謝姑父了。”
總算讓沈逸叫了自己一聲姑父,虞尚笑瞇瞇派人去取酒。
丫鬟端了一壺酒來,分別替沈琢、沈逸斟上。
三夫人抬眸看來,笑著道:“明日還要動身,你們倆莫要貪杯。”
沈琢頷首,端起酒碗嘗了一口。
虞尚:“味道如何?”
沈琢似乎吝于言辭,只道:“不負盛名。”
虞尚笑道:“既然賢侄喜歡,我叫人多預(yù)備幾壇,帶回京城給侯爺他們也嘗嘗。”
沈琢不置可否。
三夫人若有所思道:“是啊,阿蕪初次進京,是該給長輩們表哥表姐們準備一份禮物,不能失了禮數(shù),只是我們初來乍到,對本地特產(chǎn)不甚熟悉,匆忙之間……”
虞尚馬上接過話道:“不勞嫂子費心,阿蕪進京叨擾,這些本該我這個父親替她籌備。”
三夫人:“那就勞煩妹婿了,我們就多耽擱半日,明天中午再動身,逸哥兒,明早你陪你姑父走一趟,咱們府里人多,別落下誰的禮物,回頭鬧得不好看。”
沈逸:“嗯,我晚上列個單子,保證誰也不落下。”
三夫人又體貼地對虞尚道:“隨便挑些揚州特產(chǎn)就行,不用買太貴重的。”
虞尚表面應(yīng)和,心中卻想,侯府里個個養(yǎng)尊處優(yōu),他送太差的東西,不是讓人笑話?
關(guān)系到自己的前程,這筆錢虞尚不心疼。
有三夫人笑著主導(dǎo)氣氛,這場晚宴賓主盡歡。
散席前,三夫人拍拍虞寧初的手,看著虞尚道:“明天就要分別了,去陪你爹爹好好說說話吧,你第一次離家這么遠,你爹爹肯定不舍。”
虞尚:……
他滿腦都是討好三夫人,壓根就沒想過什么父女分別。
只是此刻卻不好露出端倪,眼看虞寧初帶著一絲怯意與生疏朝他望來,虞尚登時露出一個慈父的笑容,伸手道:“阿蕪過來,父親有事要交待你。”
虞寧初便跟著這位熟悉卻陌生的父親去了書房。
夜幕已然降臨,書房里燭光昏黃。
看著虞尚在書桌前坐下,在對方看過來的時候,虞寧初下意識地垂下眼簾回避。
她不習(xí)慣這樣的父女相處。
從她記事起,母親不喜歡她,從不主動叫她到跟前親近,父親早出晚歸忙碌官務(wù),更是少有時間理會她。小時候的虞寧初以為父母子女都是這樣的,她就該乖乖的,不去打擾父親母親,直到陳氏嫁過來,直到親眼看見雙生子弟弟妹妹在虞尚懷里撒嬌嬉戲,虞寧初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處境。
她是一個從出生起就不被爹娘待見的孩子。
虞尚抬頭時,看到的就是一個拘束安靜的女兒。
這個女兒,容貌與沈氏有七分相似,剩下三分,依稀能看出他的影子。
虞尚有太多的事要操心,平時根本沒有管過長女,如果不是今晚要表演一個好父親給三夫人看,虞尚可能都沒有精心打量這個女兒的閑心。
無疑,長女很美,融合了父母優(yōu)點的她,顏色還要勝過沈氏。
曹奎能看上女兒,待女兒進了京城,又有三爺夫妻撐腰,或許能結(jié)一門更好的婚事?
虞尚開口了,聲音有些嚴厲:“你命好,在京城有個居于侯府的舅舅,三夫人如此護著你,說明三爺很看重你這個外甥女,那么只要你在侯府安分守己,三爺肯定會給你找個好夫君,你可千萬別學(xué)你娘,行事輕浮丟人現(xiàn)眼,害了自己也壞了家里的名聲。”
虞寧初悄悄咬緊了牙關(guān)。
她知道母親有諸多不好,但那畢竟是生了她的母親,臨終前將所有產(chǎn)業(yè)都留給她的娘。
別人都可以看不起母親,虞尚明明占了母親的便宜,有什么資格這么說?
她眼里有恨,卻不想讓虞尚看見,只默默地點點頭。
虞尚對女兒的木頭性子有所了解,沒指望她吭聲,繼續(xù)囑咐起來,總結(jié)就是要女兒聽話,別在侯府闖禍,給他找麻煩。
虞寧初不時地點頭,算是回應(yīng)。
虞尚事無巨細地交待了兩刻鐘,覺得差不多了,就想送虞寧初回去,當然,送也是做樣子給三夫人看。
虞寧初見他站了起來,便從袖子里拿出一雙下午新縫制的男式襪子,拘謹?shù)剡f給虞尚道:“爹爹,女兒愚笨,您操持這個家那么辛苦,女兒竟從未想過要孝敬爹爹什么,還是舅母提醒我,說您今晚肯定會送我程儀,爹爹疼我,女兒別無長物,親手繡了這雙襪子,還望爹爹不要嫌棄。”
虞尚一怔,程儀?
是啊,孩子遠行,任何父母都會送一筆銀子給子女傍身吧?
等女兒回去,三夫人或許會問一問他給了多少,如果女兒說他分文未送,三夫人會怎么想?
“好孩子,難得你一片孝心。”虞尚接過那雙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襪子,一臉欣慰道。
虞寧初繼續(xù)按照舅母的指示扮演孝女:“爹爹去試試吧,如果不合適,我今晚還能改。”
虞尚點頭,帶著女兒去了臥室。
虞寧初在外面等著,虞尚進了內(nèi)室,直接將襪子丟到一邊,去翻箱籠了。
臭丫頭手里有沈氏的遺產(chǎn),只會比他有錢,哪里需要他給?
虞尚真是不想花這筆銀子,卻又擔(dān)心三夫人的盤問。
再三權(quán)衡取舍,虞尚包了兩百兩的碎銀,心中肉疼面上慈愛地送給了虞寧初。
演演戲就從薄情父親這里換了二百兩銀子,虞寧初舒服多了,跟著虞尚回了后院。
虞尚都給女兒錢了,對即將替他撫養(yǎng)女兒的三夫人三爺,他當然也要有所表示,而且要更大方。
虞尚直接拿出一個信封,雙手遞給三夫人:“今后阿蕪就要叨擾兄嫂了,女孩嬌貴,吃穿打扮都比男孩費心,更不提嫁妝籌備。這是我為父的一點心意,還請嫂子收下,以后阿蕪需要什么花銷,都從這里拿吧。”
三夫人皺眉道:“妹婿這就太見外了,阿蕪是我們的外甥女,我們既然要接她進京,自然養(yǎng)得起她,這個你拿走,休要再提。”
虞尚:“我知道嫂子疼阿蕪,可我做父親的,不能一點都不管她。”
兩人來回勸了幾次,最后三夫人似是被虞尚的慈父之心打動,終于收下了。
等虞尚走了,三夫人當著虞寧初的面打開信封,發(fā)現(xiàn)里面是十張百兩的銀票,全國各地都有錢莊可以兌換。
“一千兩,聊勝于無吧,阿蕪收好,回頭該花就花,這是你應(yīng)得的。”三夫人轉(zhuǎn)身將信封塞給了外甥女。
虞寧初更希望舅母收著,如父親所說,她在京城的吃穿用度也是一筆花銷。
三夫人笑著點她的鼻子:“傻丫頭,舅母還怕養(yǎng)不起你?這錢舅母就是替你要的,不然豈不是白喊他這么多年爹了?想到他現(xiàn)在正在為這筆錢心疼,我心里才痛快,你要記住,罵得再狠都是虛的,不疼不癢,真想對方難受,就要從他在乎的地方下手。”
虞寧初看著舅母神采飛揚的臉,忽地笑了。
舅母真好,她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