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br></br>陳玨馬上停下腳步,拉住綺羅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br></br>綺羅抿嘴一笑,道:“公子,不是小婢不肯說,實在是太子妃特意囑咐過,小婢不得不從。”</br></br>陳玨又好氣又好笑地看了綺羅一眼,心下思索開來,不多時霍地想起竇太后曾對他提及的幾個梁王家的表妹,他便忍不住皺緊了眉頭:難道竇太后那日的話當真?</br></br>綺羅見了陳玨的樣子訝道:“公子,你這是怎地了?”</br></br>陳玨回過神來苦笑了一聲,生為陳午與劉嫖的幼子,他從來沒有幻想過他可以自主選擇婚姻的對象,竇太后或者天子有可能為他包辦也在他意料之中。只是劉嫖和梁王劉武可是同父親同母的親姐弟,他與那幾位表姐表妹的血緣實在太近,說他沒有心理障礙是不可能的。</br></br>…</br></br>長信殿中,竇太后笑吟吟地坐在上首,阿嬌則坐在她的左手邊,竇太后身子的另一邊則按照年紀大小依次坐著幾個女子,其中最小的那個看上去還不滿十歲,生的玉雪可愛。</br></br>坐在竇太后右手邊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眉目如畫,肌膚如雪,因為梁王才薨逝不久的緣故,那少女一身素白,只袖口處繡了幾道綠色的條紋,烏黑的秀發(fā)上則只是簡單地別了一個竹子做成的簪子,此時正淺笑盈盈地與竇太后說著話。</br></br>竇太后問道:“你們姊妹幾個從梁國來長安,路途遙遠,是不是吃了不少苦?”</br></br>那少女側(cè)身道:“比起太后娘娘當年去代國時的經(jīng)歷,臣女幾個這一路上哪里算是吃了苦呢?”</br></br>“去代國的那一路啊…”竇太后無神的眼中似乎泛出了一絲光彩,“你們是聽阿武說的罷,哀家那時候和你們現(xiàn)在也差不多大,那一次哀家跟幾個宮女擠在一輛車上,日夜趕路,確實是吃了不少苦頭,那滋味,你們這些小女娃可不會知道。”</br></br>阿嬌笑道:“外祖母,幾位妹妹好不容易來了長安,您怎么盡說些以往的事情。”</br></br>竇太后道:“好了,哀家不提。嬌嬌,在長安你是主人,當人姊姊和嫂子的可得招呼好這幾個妹妹。”</br></br>阿嬌仍舊笑著道:“這是自然。”說到這,她轉(zhuǎn)頭對那少女道:“芷晴妹妹,在這長樂宮和未央宮里,但凡有什么不夠舒適的地方只管來找我。”</br></br>芷晴起身微惟了一禮,柔聲道:“謝太子妃。”</br></br>阿嬌上下打量了芷晴幾眼,美目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道:“芷晴妹妹不要多禮,一家人說什么太子妃,只管叫我姐姐就是。”</br></br>她這話卻是帶了些雙關(guān)的色彩,但芷晴哪里能想到這里,當即略帶著些羞澀道:“芷晴謝過姐姐。”</br></br>阿嬌點點頭,對竇太后道:“外祖母,幾位妹妹初來長安,總不能一直只在宮中呆著,依我看,不如就讓玨兒帶她們幾個四處轉(zhuǎn)轉(zhuǎn),渭水那邊都是極適合踏青的。”</br></br>這時那個小女童忽地開口道:“太子妃所說這人是叫陳玨嗎?”</br></br>阿嬌略帶詫異地看了她一眼,道:“正是,怎么,芳芳你聽說過他?”</br></br>芳芳聽見阿嬌的話跳到地上,口中道:“我知道太子殿下身邊有兩個少年侍讀,都是名滿長安,其中的一個便叫做陳玨,芳芳不喜歡竹簡,最喜歡他的紙。”</br></br>竇太后呵呵一笑,道:“哀家看出來了,這是個慣會偷懶的小丫頭。”</br></br>芷晴原本怕小妹不懂事惹了竇太后生氣,見竇太后笑得一臉慈祥才放下心來。</br></br>“太后娘娘,太子家令陳玨正在殿外候命。”長信詹事躬身道。</br></br>竇太后臉上笑意更濃,道:“趕緊叫他進來。”話音方落,竇太后又對芷晴姐妹幾人道:“你們這位哥哥是個有才氣的人,寫得一手好字不說,學問也極好,不比那些博士差,待會你們見了就知道。”</br></br>芷晴心中一動,抬首向門口處望去,不多時便望見一個身形修長的少年踏著陽光走來,雖然還看不清五官,但已經(jīng)能見其風采卓然。</br></br>陳玨走進宣室殿時先是對竇太后行了禮,隨后沖阿嬌點了點頭便目不斜視地側(cè)立在一邊。</br></br>竇太后知道陳玨已經(jīng)站在面前,道:“陳玨,過來見過你的幾個表姊妹。”</br></br>陳玨無奈,只得抬眼朝另一側(cè)看去,第一眼便看到了離竇太后最近的芷晴,他在看清芷晴容貌的瞬間心中冒出一句話來:素衣竹簪,不減傾城國色。</br></br>所幸陳玨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所見過的絕色女子都不在少數(shù),這種驚艷只維持了短短的一剎那,那邊阿嬌已經(jīng)依次介紹了姊妹五人:芷晴、萍兒、秀蕓、婉琪與芳芳。</br></br>陳玨依次按照禮節(jié)見了禮,竇太后道:“眼看著皇帝壽辰將近,諸王來朝,再過幾日長安城中必是人荒馬亂,沒半點清凈日子。趁如今他們還沒到,陳玨,你就領(lǐng)著她們幾個在長安內(nèi)外走走看看也好。”</br></br>陳玨打量了那姊妹幾人兩眼,最大的芷晴也不過只有十三四歲的樣子,次些的十二三歲,若是要他自己帶這些小丫頭出去定然是個艱巨的任務,正在心中苦笑的時候,他忽地想起韓嫣來。韓嫣身份說高不高、說低不低,所幸他還有一個太子近人的身份,梁王的女兒嫁給他不是全不可能,再者韓嫣一旦娶了劉氏宗女對他的前途也有些好處。</br></br>這么一想,他看向那幾個表妹的眼神就多了幾分興味。</br></br>阿嬌和陳玨一起長大,哪里看不出他神色間的細微變化,她悄悄地笑了一聲,看看芷晴又看看陳玨,心中樂見其成。</br></br>竇太后又問了陳玨幾樁太子宮的事情,末了道:“你要休整太子宮就要快一些,過些日子未央宮里不好破土動工。”</br></br>陳玨略略躬身道:“臣謹遵太后命。”</br></br>芷晴見著陳玨正襟危坐的樣子,心中起伏不定…她也是冰雪聰明的女子,今日長樂宮中的諸種情形瞧在眼中,她怎么也不可能對竇太后的意圖一無所覺。</br></br>…</br></br>休沐日,長安城外渭水邊。</br></br>陳玨與韓嫣并著幾個少女打馬緩緩沿著岸邊而行,李英和郭遠則遠遠跟在后面。因為竇太后和阿嬌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目的,年紀最小的婉琪與芳芳并沒有跟來,陳玨問過姊妹三人也會騎馬,便著家仆牽了幾匹溫順的母馬出來給她們。</br></br>也許是因為心里別扭的原因,眼前大好的春光陳玨提不起半絲興趣,就是在芷晴姊妹幾個欣賞岸邊迷眼的亂花之時,陳玨心中卻飄了一句最不應景的詩句:一片飛花剪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br></br>韓嫣有意無意地落在幾女后面,低聲對陳玨道:“子瑜,你今日非要拉我出來是做什么?”</br></br>陳玨攤了攤手,一臉無辜地道:“就當是朋友落難,你來同甘共苦好了。”</br></br>韓嫣啼笑皆非地搖了搖頭,正要拍馬向前時他忽地怔住,直直地看向前方,陳玨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赫然看見劉陵正在一眾公子哥的簇擁下牽馬朝這邊行來,面上還帶了一絲奇怪的笑意,她身后的那些世家子弟則神色各異。</br></br>陳玨忍不住大皺眉頭,心想怎么無論到哪里都能碰上這個劉陵。</br></br>劉陵卻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嬌笑道:“陳子瑜,怎么這次身邊帶的佳人不是上次那個小妹妹?”說著,她的眼神不斷向芷晴幾人飄去,倒把芷晴弄得一陣不自在。</br></br>一行幾人無奈只得下了馬,陳玨淡淡地道:“翁主慎言,這幾位是區(qū)區(qū)的表妹,今日一起出門踏青而已。”</br></br>劉陵聞言一怔,她也是消息靈通之人,馬上就想到了芷晴幾人的身份,這么一想,她看向芷晴幾人的目光就多了幾分探究和戒備,她笑道:“這就是梁王叔家的幾位妹妹吧?”</br></br>芷晴看上去有些疑惑,陳玨側(cè)身過去低聲說了劉陵的身份,她才微微點頭道:“芷晴見過陵姊姊。”</br></br>劉陵笑著還了一禮,眼光落在站得極近的陳玨二人之間,又上前一步不著痕跡地逼陳玨閃開,拉住芷晴的手道:“芷晴,你這次來長安就好了,我也算是有了個伴。”</br></br>芷晴淺笑不語,心中卻對劉陵這種太過親近的舉動有些不習慣。</br></br>陳玨看出芷晴的神色中的不適,轉(zhuǎn)而道:“陵翁主,時候不早了,太后娘娘還在長樂宮那邊等著晴翁主,我們就不打攪翁主雅興。”</br></br>語畢,陳玨便要重新上馬,劉陵心中惱怒,手中的韁繩也糾得緊緊,這時異變突生,劉陵牽著的那匹馬因為吃痛躁動起來,眼看就要昂首長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