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劉睿,不及巴掌大的小臉已經漸漸長開,白白凈凈的招人喜歡,男寒孩小時候長得沒什么分別,秀氣之處極像劉當年,一雙眼亮晶晶地看著陳玨。</br></br>腮邊的口水不受控制地留出來,直把陳玨逗得哈哈一笑,阿嬌白了他一眼,道:“有什么好笑的,你和徹兒小時候的時候,我什么沒見過?”</br></br>陳玨目光落在嬰兒身上某處,心中不由大窘,芷晴在一邊見了眼波一轉,旋即咯咯直樂,陳玨和劉徹,小時候著實被阿嬌看光了。</br></br>阿嬌笑了一會兒,道:“我同你說笑的,那么久之前的事情了,我也不過幾歲大,哪記得清楚了。”</br></br>陳玨這才吁出一口氣,示意芷晴帶著孩子們出去玩,等到椒房殿中清靜些,陳玨雖想談些正事,還是不愿破壞這溫馨輕松的氛圍,轉而笑道:“阿姐如今高堂俱在,夫妻和氣,兒女俱全,真是好大的福氣。”</br></br>阿嬌聞言馬上開心起來,彎起一個明麗的笑容,道:“還有兄弟姊妹呢?”</br></br>陳玨笑笑,道:“阿姐,皇子降世是大家的好事,你可知唯一的不好是什么嗎?”</br></br>阿嬌心中一奇,不由地疑道:“何處不好?”</br></br>陳玨搖了搖手指,笑道:“睿皇子出世,待他覲為太子,避此一諱,原先奏表里常用的睿思、睿鑒等詞句都不能用了,這還不是不好?”</br></br>阿嬌噗哧一聲笑,又趕緊停住,道:“這有什么,當年因為徹兒,還把徹侯改了列侯呢。”</br></br>陳玨自在地聳了聳肩,他對于避諱這一套還真不怎么在意,又聊了幾句,他話題一轉叮嚀道:“內廷宦官之中。楊得意縱就算不能相助阿姐,他也不會偏著別人,新掖庭令更是好拉攏,再加之阿母和芷晴諸般布置,阿姐從此無憂,只是什么意外失足的事不要再有了。”</br></br>阿嬌見陳玨神色嚴肅。亦是認真地點了點頭。笑道:“那事不是查明了么。只是個意外罷了。”</br></br>后宮徹查多次仍然無果。人人都當那次臨產摔倒就是阿嬌地腳下一滑。劉嫖和芷晴不信邪。親自帶人查看也毫無線索。就算還有疑慮。陳玨也不得不承認那也許就是個意外。</br></br>陳玨指了指外間。道:“新生兒體質最弱。阿姐小心無大錯。”</br></br>阿嬌知道陳玨地關懷之意。頷首說道:“我自會小心。阿弟只管放心就是…說起來。平陽長公主這幾日倒是鬧出不少事。”</br></br>陳玨訝道:“平陽好不容易不再禁足。這未央宮里她地人也被我們拔干凈了。居然還不小心做人?”</br></br>阿嬌沒好氣地哼了一聲。道:“平陽那個兒子曹襄年紀不大。已經知道跟在阿后頭跑了。還有沒眼色地宮人。竟然把徹兒和我當年跟這相比。”</br></br>陳玨想起劉那個玉似的奶娃娃,心道她才多大,轉念一想,陳玨又搖了搖頭,暗自道:我看著劉長大。別說曹襄只是個萬戶侯,就是天皇老子也別想動花花腸子。</br></br>陳玨正想著。只聽阿嬌輕輕一嘆,道:“我看徹兒無可無不可的,真怕平陽一求親他便答應了。”</br></br>苞平陽公主結親家?陳玨想想都覺得可笑,他沉吟了一下,心中有了底氣,安慰道:“阿姐不用擔心這事,平陽若是問了,她才是自討沒趣。我們當利公主還未必看得上他曹家。”</br></br>阿嬌忍不住莞爾。道:“就你眼界高,平陽侯也是萬戶侯之家。門第高著呢…”</br></br>微風拂過,陳玨遙遙看見劉正踮起腳尖,瞅著才躺著的兩個小娃娃發呆,一臉地迷茫,心中也不由地一笑。</br></br>皇子睿滿月之日,天子下詔,終于在名義上確定了劉睿的太子身份。</br></br>雖說朝中還有一些人懷有異議,但劉睿嫡長子的身份不容質疑,長樂宮太皇太后竇氏不斷的恩旨,更證明了劉睿是在兩宮共同的期待下出生,一時間,宮里宮外喜氣洋洋。</br></br>說是名義上的太子,只是因為劉睿實在太小了,遠遠不能夠獨居太子宮。這邊阿嬌對劉徹婉言相勸,大漢朝又是第一次出現這么小的太子,沒有先例可循,因而太子還是椒房殿里養著地小娃娃。</br></br>隨著太子的冊立,陳玨敏銳地發現,朝堂上原本平滑如鏡地氣氛漸漸地泛起波紋。</br></br>眾所周知,天子劉徹事事請于長樂宮,這古往今來,聽過幼主登基后宮輔政的例子,可就沒人聽說天子都成熟到立了太子,后宮女流還把著權柄不放的時候。</br></br>這日劉徹起了個大早,神清氣爽地換了常服,正要按約好的往上林苑行獵,迎面便碰上了平陽公主。</br></br>早晨的陽光暖洋洋的,再大地事擋不過血緣,劉徹看著平陽也不再那么厭煩,和顏悅色地道:“平陽阿姊不在長樂宮陪伴皇祖母,來此何事啊?”</br></br>平陽矜持地一笑,一身素泄得她平添幾分俏麗,她道:“我夫婿新喪,不想沖撞太子,今日正好勉強出了界限,我就急忙過來瞧瞧太子。”</br></br>劉徹點了點頭,道:“疼愛睿兒的人不少,這會兒阿姐也來了,既然這樣,你就快進去罷。”</br></br>女眷自有阿嬌接待,劉徹打馬飛奔而出,直驚得宮人紛紛躲避,等到衛士回過神來,天子已經一如既往地帶著幾個親衛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br></br>魏其侯府的花又開了,竇嬰愛憐地放下小女兒竇琬,心中不由感嘆,他這最小的女兒再過幾年也要嫁人了。</br></br>揮手示意下人將竇琬帶走,竇嬰不怒自威地掃了竇彭祖一眼,道:“治河是千秋功業,利于黎民,你怎么總想著攔下去?”</br></br>竇彭祖揮了揮袖,道:“若是尋常地地,我也就罷了,但我父輩經營南皮多年,那里就是竇家的根,若是真改了大河河道,那不就全完了?”竇長君封在南皮,是以竇氏族人最開始也多聚于南皮,久而久之,南皮章武左近田地多姓竇,竇氏幾乎已經成了南皮的代稱。</br></br>竇嬰一時間心亂如麻,半晌,他才道:“你那些隱匿不報的田地也收一收,我與韓安國還算有點交情,趕工的時候盡量避過去南皮就是。”</br></br>竇彭祖聞言大喜,拱手道:“有你一句話,我這回總算是能跟族人交代了。”</br></br>竇嬰看了他一眼,心下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陳玨一身淡青色衣衫,攜了個箭壺,正拍馬徐徐而行,他眼睛捕捉到草叢間灰影一閃,手中馬上動作,“嗖”地一箭便飛了出去。</br></br>“好!”</br></br>劉徹喝彩一聲,手中箭也離弦。</br></br>陳玨見劉徹出手,旋即安心地退到一邊,陳玨對于這種打獵活動并沒有什么大興趣,雖說獵后必有宴席,但每次都有沒能被天子賜人的獵物,那些動物就是白死了。</br></br>不知過了多久,劉徹放馬也放得累了,休息的時候勒馬而立,他接過巾子擦擦汗,對陳玨道:“子瑜,你前幾日跟朕說的那番話,朕也想過了。”</br></br>陳玨正想著他跟劉徹說地話多了,也不知劉徹說的是哪一句,劉徹就已經繼續道:“只是君臣名位早定,有早定的好處。”</br></br>陳玨接了一句,道:“陛下言之有理。”</br></br>劉徹下了馬,和陳玨一起牽馬前行,身后是護衛的羽林騎,他扭頭一瞧陳玨,道:“你還是太年輕,不然過些年,朕就讓你當個太傅。”</br></br>陳玨心中一跳,笑道:“臣也就是陪太子讀書的本事,這教導太子,自然還得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做。”</br></br>劉徹哈哈一笑,不再提太傅的事,道:“朕看陳桓不錯,將來給太子做個侍讀正好。”</br></br>陳玨心念微動,道:“這還得看陛下和太子能不能瞧得上他,聽說陛下當年,就不知否決了多少個世家子弟。”</br></br>劉徹也想起陳玨做他侍讀時的事,說話時多了幾分歡快,道:“他們樣樣比不得你,父皇和朕當然選不上他們。”</br></br>這么且行且獵,天色將晚的時候,陳玨等人已收獲了野雞、兔子若干,中途行至林中,陳玨一行人還碰上野獸襲擊,劉徹更是親自上陣搏殺獵了這頭野豬。</br></br>陳玨看著那頭皮毛發黑地死野豬,再看看那邊說話地劉徹,一陣好笑的感覺油然而生,等他聽見劉徹吩咐把野豬肉賜給宮中諸人,陳玨這才若有所思。</br></br>劉睿出世后,劉徹地表現比從前劉出生時沉穩多了,并不影響平日生活,果然劉徹疼愛公主可以肆無忌憚,放在皇子身上的意義就大不一樣。</br></br>做太子,無能不行,太出色了更不行,無能了被兄弟拉下來,太出色了就容易被親爹拉下來,這是從來都不變的事。</br></br>一個正值壯年不見老態,權欲又極強的天子,再加上一個風華正茂,身側俊才無數苦于不能登基的太子,父子反目兄弟爭斗,多少史書稱道的明君都避不過這一遭。</br></br>陳玨雖然知道早立太子,隨之而來的種種爭議不可避免,但一來劉徹自己急著立太子,二來嗎…陳玨想到這里笑了笑,此時握住一個太子名位還是利大于弊,他要的正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先機主動,省得劉徹將來兒子多了再有別的想法,陷他于被動的措手不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