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未曾設想的變數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十三位院士們也一個接一個的明白了現在是什么情況。
在他們頭頂大約三四十米的地方,有至少一個400噸當量的不定時炸彈。從他們目前已知的消息估計,這個炸彈幾個小時內就得爆炸。
孫麟院士憑著自己多年臨床經驗,以及足夠有說服力的“我是醫生”的口號,親自上去檢查了一下發熱患者。
他下來的時候臉色是真的不太好看。
四十一攝氏度的穩定高溫,意識模糊,物理降溫都沒什么作用。排除了常見的感染和外傷所導致的免疫性發熱,剩下的可能性就不太多了。
在座的委員們都是聽過實驗組匯報的,他們很快就從孫麟院士鐵青的臉上找到了支持自己猜測的最直接證據。
如果是其他情況下,十三名院士一起黑著臉。那氣壓絕對能低到引發一場超強臺風的地步。但考慮到現在這些人都被拿著槍的武裝人員扣留綁架了……黑著臉似乎也算正常。
但其實各位心里在擔心什么……這也不能算是秘密。
作為人類群體中最聰明的一群個體,作為同行之中為數不多的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沒有任何一名院士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得來輕松,因此去死倒也無妨。
任何一個活人都不會這么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無論本人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些院士委員們只是黑著一張臉而已……這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堅決的勇氣了。
在得知樓上可能有一位量子釋能綜合癥的患者之后,所有院士們的第一反應當然都是“應該把這個消息告訴持槍看守,以此換取所有人的平安”。但很顯然,這些聰明的大腦一瞬間就想到了這么做的后果。
量子釋能綜合癥目前仍處于高度保密狀態,這些叛軍恐怕很難會相信一個人居然能夠爆發出如此恐怖的能量。院士們的警告大概率會被當成他們試圖逃走的小伎倆,并且被辱罵一頓。
如果叛軍在系統內部曾經得知了一些關于量子釋能綜合癥的消息,那就更不能讓他們知道這樓上就是一位患者了。
看得出來,叛軍的行動很有些倉促,他們手里恐怕不會有多少重武器。能夠控制住學術委員會,全靠死忠硬拼和襲擊突然。如果襲擊的突然性稍差一點,他們恐怕根本就進不了學術委員會的大門。
那么,這些對著聯合政府揮動著武器的人,會放棄一個只有普通人類尺寸,但實際上卻是400噸當量炸彈的武器嗎?
聯合政府不一定能一口氣逮捕所有的叛亂參與者,那么其中一兩個人把量子釋能綜合癥的存在透露出去,會不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恐慌和騷亂?
十三名院士鐵青著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雖然平時總能為某個實驗是否應該進行下去爭吵不休,甚至到了互相人身攻擊乃至謾罵的地步。但支撐他們如此有攻擊性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為了全體人類這個樸素又崇高的目標。
讓他們違背這個原則和目標,為了自己的安全而提醒叛軍,量子釋能綜合癥的存在……這種事情他們確實干不出來。
所以臉是鐵青的,氣壓是低的,情緒是糾結的。而且還是控制不住,同時也沒辦法遮掩的那種。
<div class="contentadv"> 就連那個嘴里含著唇煙的年輕人都察覺出了不對,他抱著槍對袁思平問道,“你們看上去都很擔心,是怕死嗎?”
袁思平冷冰冰的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這個無禮的混蛋,然后眼皮重新耷拉了下去。
“你們知道的太多,所以會害怕。”年輕人朝著紅色的地毯上啐了口口水,然后含含糊糊的說道,“我們不一樣,我們只知道在上帝的照看下牧牛,然后娶妻生子,再喝一上一瓶帶著露珠的冰啤酒。”他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后說道,“那樣的生活簡單自由,不會讓人害怕。”
“那你們家后來怎么去種水稻了?”涉及到專業領域的知識后,袁思平一瞬間就忘了壓在心上的那些事情,他皺著眉頭問道,“放牧的地區降水量很低,不適合種水稻啊。”
“如果在孤星共和國,那確實不合適。”年輕人搖了搖頭,“因為工廠污染,那里的土地只能荒廢了。所以我們才搬去了佛羅里達。”
也許是這個話題讓對方回憶起了一些值得惦記的美好,年輕人的戒備明顯減緩了不少。
看著這個正在向袁思平講述他家的牛肉如何鮮嫩多汁的年輕人,孫麟鐵青的臉色逐漸好轉了一些。
好像……有戲?——
“有變數。”李曉慧坐在獨木舟上,正在分離渡河時,武侯正在屏幕上搖著羽扇,表情凝重。
李曉慧氣喘吁吁的揮動著船槳,沒直接搭理武侯的自言自語。當然不是因為她聽不懂這三個字,不就是變數嘛!哪怕沒有穆知然翻譯,她也能聽明白這是“事情和預計的好像不太一樣”的托詞。
啊?
李曉慧奮力又劃了幾下,然后一把拽住了岸邊支棱出來的樹枝。獨木舟差點被水流帶著直接翻扣在水面上——還是李曉慧雙手交替,這才把船身連帶自己一起拽上了岸。
“什么變數?”好不容易連滾帶爬的上了岸,李曉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機對著武侯問道,“有什么東西是你沒有預見的?”
武侯欲言又止,猶豫再三后說道,“袁君思平其人妒惡如仇,友好者眾。當以己殺賊,率同僚奪搶而出。然眾人皆按兵不動,亮惑不得解也。”
“袁老師本來應該帶著其他老師反抗那些特工?”聽明白了武侯意思的李曉慧大驚失色,“他今年都七十二歲了,哪還能像終結者似的搞這種事情啊?”
“投鼠忌器也。”武侯皺眉道,“此乃定理,如車入軌,輪隨軌轉幾成定局。然……袁君未動,余君亦然。”
“只是沒有按照你的預計行動,會很嚴重嗎?”李曉慧聽到袁思平等人沒有亂動,頓時松了口氣。那些院士們雖然不是文弱書生,但要和專業的武裝人員過招還是太勉強了些——不動反而更安全。“讓他們停留在原地,等待專業人士救援不好嗎?”
“袁君若能殺賊而出,則天下太平矣。”武侯搖著頭說道,“其余諸君皆有赴死之意,卻呆坐原地木然如雞……怪也,怪也!”
李曉慧把自己從獨木舟里拔了出來,一邊坐在河岸草地上伸著腿,一邊皺眉問道,“如果他們沒有自救出來,會有什么后果?”
武侯的腦袋上冒出了一陣白煙。隨著白煙被羽扇驅散,他緩緩猶豫道,“袁君等人陷于敵手,重陽重工受令強攻。或有三兩人得以幸存。聯合政府受責而自顧不暇,以重陽為罪解之。賊教借此為機,亂聯合之意,分兵裂土于北美——則眾人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