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著還是姬束不夠熱情的錯?誰知沒兩日,姬束就向侯府遞來了拜帖。若是提親,大可不必提前打招呼,可見是別有用心。
他還刻意挑了休沐日來的。
葉見池在正廳招待的他,“不知姬公子今日到訪,所為何事?”
姬束從袖中掏出一封信。
“請侯爺過目。”
葉見池拆開一看,臉色陡變。
姬束道:“王檀獲罪被斬,原是咎由自取,但明德大長公主痛失愛孫,必然報復。只是先前她病著,無暇他顧,王氏內部又因族長之爭不得消停,才有了年后暫時的平靜。我知侯爺磊落正直,自不會有把柄落人手中。但明德大長公主既懷恨在心,必無所不用其極,便著人暗中留意,果然察覺了端倪。”
“沈公子入京住進侯府開始,明德大長公主便已開始策劃。先是著人去揚州,威逼知府縣衙給沈家定下‘販賣私鹽’‘私造兵器’的罪名。沈氏乃侯爺妻族,一旦獲罪,自會牽連侯爺?!?br/>
沈家家大業大,仇人自然也不少。明德大長公主有意為之,想要挑撥構陷買通幾個人,簡直輕而易舉。姬束派人盯著,跟著她的步伐,一步步剪除了她的眼線。
做這些事本身不難,但不能被明德大長公主查到他身上,否則昌帝會起疑心。再加上揚州路途遙遙,恰逢年節,天寒地凍,一來二去的自然就耽誤了許多時間。
“揚州知府貪污受賄的罪名已經送到了內閣中書,陛下不日就會下降罪詔書。”
姬束給葉見池的信,便是明德大長公主的心腹親手所寫。
至于為什么不直接呈送御前,很簡單。
昌帝不會處置明德大長公主,那畢竟是他的姑母,又剛經歷了王檀的事兒,昌帝不好對她逼得太緊,否則顯得太過無情。拉幾個頭目出來殺了,敲山震虎,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葉見池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一切塵埃落定,姬公子才登門告知,有心了?!?br/>
也怪他疏忽,沒料到明德大長公主會把手伸到揚州去。畢竟妻子已亡故數年,兩家來往也并不密切。大底是沈珞進京趕考,住進侯府,引得明德大長公主側目,故而想到這個陰損的法子。明德大長公主如此睚眥必報,肯定不會讓沈珞科考順利,想來這其中定有姬束的手筆。
姬束來京城不到兩年,雖為質子,卻深得皇帝信任。他未入朝,看似悠閑不問世事,卻洞悉朝局人心。這次又神不知鬼不覺的從明德大長公主手里劫走密信。其心機手段,實在非常人能及。
“姬公子大恩,不知要本侯如何回報?”
姬束微笑,“舉手之勞而已,侯爺言重了。”
葉見池不傻,姬束和靜安侯府無親無故,何必如此費盡心機出手相幫,甚至不惜得罪明德大長公主?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他女兒。
此前他拒絕姬束的提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擔心姬束只是為了保女兒名聲和自己的清譽,并非真情實意。這一個多月來姬束再未登門,更讓他肯定了這一點。卻不想,這小子不聲不響的,竟悄悄的在為侯府清除后患。
由此看來,姬束對女兒,倒是真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