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的公主府內有一處湖泊,水是從城中河那鑿了水渠特地引進來的。
類似的水渠不少,畢竟李余這塊住的都是皇室宗親,誰家不弄個池潭湖泊,誰家辦雅集能沒有流觴曲水,所以各家都有這么一條水渠,自城中河引進府內,然后再通過水渠流出府外,導回河中。
李余最近沒事干,就在自己府里釣魚。
釣不上來就找幫手,每次拿起魚竿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后又只留下一條送去廚房煮了,剩下的盡數放回湖中。
桂蘭為了增加李余釣上魚的幾率,特地從外頭買了活魚回來,放進湖里哄李余開心,李余釣過幾次后嫌魚多沒意思,讓人開了阻魚游走的水下柵欄,把魚放出去不少。
除了釣魚,李余偶爾還會出門踏青,或去城中各處的寺廟道觀上香。
因她如今的信仰值足夠高,一舉一動都很引人注目,導致她去過的地方,總能在第二天引來一大批想要蹭“仙氣”的信眾。
如此過了小半個月,城中有關皇室的流言逐漸開始往最初的方向扭轉。
說李余是妖孽,還說天花本就是她帶來的。
但礙于李余確確實實拿出了克制天花的法子,遏制了疫病的傳播,這類詆毀李余的流言只在私下里出現,并沒有人敢冒著引發眾怒的風險,在明面上議論李余的不是。
直到月底,李余邀請了各家千金到城外一座溫泉莊子上玩,去到那的第二天晚上就下了一場暴雨,有不少姑娘親眼目睹一道駭人的驚雷劈開夜空,落在了安慶公主居住的那間屋子頂端。
然而驚雷落下后,房屋安然無恙,連本該有的天火也不見蹤影,仿佛李余就是那話本中修為強大的妖孽,能輕而易舉抵抗天劫一般。
桂蘭自然不會讓不利于李余的傳言傳揚出去,奈何來的姑娘太多,又都是帶了丫鬟嬤嬤來的,任憑她如何敲打約束亦或警告,還是讓那晚的異象傳了出去。
之后便如河岸決堤,所有同李余有關的不利言論席卷了整個京城。
有不少在城中河里撈魚的百姓說自己曾抓到過腹中藏有布條的魚,布條上面竟用紅色絲線繡著“李女為妖”的字樣。
還有一度迷信李余,每逢李余出門都要打聽李余行蹤,第二天跑到李余去過的地方蹭仙氣的人說,他們曾在李余踏青的幾個地點附近,發現爬滿了蟲蟻的石頭,那些蟲蟻在石頭上聚集,形成了一個“禍”字。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如果說魚腹中書和禍字都還只是引人生疑,那落在溫泉莊子的天雷就成了引爆輿論的□□。
以上所有皆是李余一手策劃,她個人能力有限,也知道皇帝定能查出端倪。
可那又如何呢。
皇帝長得再像她爸,也終究不是本人,皇帝就是皇帝,比起兒女,他還有更加重要的東西需要守護。
不然軒王和李文謙也不會因那些不利于她的流言而如此緊張。
而且這還不是李余準備的全部。
《母儀天下》這本書后半段講得都是林之宴如何篡位,不像開頭那樣局限于東平侯府,視野一下子就放大到了朝堂與天下,所以李余知道后續發生的所有天災**,只要她把那些事一一扣到自己頭上,即便皇帝現在舍不得,日后也必會在民憤民怨的驅使下除掉她,以安天下。
李余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為了防止皇帝阻止她,將她囚禁,她還在前往寺廟道觀的時候準備了很多后手,確保能把臟水都潑到自己頭上。
這天下午,悶熱的天氣讓李余根本不想出門,可她還有一家道觀沒去,所以還是換了衣服,準備出府。
然而不等下人備好馬車,皇帝就來了。
皇帝此番不是微服出宮,儀仗排場非常齊全,弄得早有準備的李余都跟著緊張起來。
皇帝黑著臉入府,才剛坐下,就對李余冷呵一聲:“跪下!”
李余乖乖地跪下了。
之后皇帝半晌都沒出聲,李余納悶,抬頭看了眼,發現皇帝這次是真的氣得不輕,竟被她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李余也不著急,默默等著,終于等到皇帝開口,說:“魚腹中的帛書,野外爬滿了蟲蟻的石頭,還有溫泉莊子那道驚雷……給朕說說,你都是怎么辦到的。”
皇帝聲音極冷,李余嘗試裝傻:“父皇在說什么?我怎么都聽不懂?!?br/>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聽不懂?!那魚腹帛書用的是云縷紗羅!云州上來的貢品,整個京城除了宮里,只有你有!那些蟲蟻爬過的石頭你都碰過,那溫泉莊子上的鐵杵也是你叫人裝上去的,事到如今你還敢在朕面前裝不知道?!”
“安慶,是不是朕太縱著你了,才讓你這般不知死活?!”
李余愣住,過了會才低聲罵道:“那布看著普普通通,居然這么有來歷嗎?早知道我就去裁桂蘭的舊衣服來用了。”xしēωēй.coΜ
“李余??!”皇帝氣得連封號都不叫了,直接叫李余的閨名。
李余打了個顫,舉雙手投降,并承認:“是我。”
魚腹中書的靈感來源于中學語文書上的《陳涉世家》,那些帛書都是她悄悄繡了,借著釣魚塞進魚肚子里的。
蟲蟻就更簡單了,古代有個東西叫石蜜,其實就是甘蔗榨汁熬煮后凝固成的糖,融掉后兌點水,拿瓶子裝著帶到野外,找塊順眼的石頭寫上“禍”字就行,野外蟲多,不怕沒螞蟻。
至于溫泉莊子上的天雷,那就要多謝《母儀天下》這本書了。
按照書中的時間線,這個時候的皇帝已經被泠貴人拉著同歸于盡,李文謙登基,林之宴攝政。
林之宴雖是皇帝的外甥,但畢竟不姓李,由他把持朝政,一些皇室宗親心里難免不服。正好這個時候,城外一座隸屬于皇室的溫泉莊子被雷劈中引起火災,那些皇室宗親就開始編排,說這是祖宗不滿外姓之人插手他們李家的江山,才會降下天罰。
李余本想利用這場火災,后來又覺得打理溫泉莊子的宮人無辜,就叫人弄出了避雷針,安放在她住的那間屋子頂上,還叫了許多人來見證,生怕驚雷劈不死她的一幕傳不出去。
李余本以為她的承認會讓皇帝怒火升級,因為她的價值在那擺著,皇帝不會希望她這般自尋死路。
可她沒想到,皇帝的怒火非但沒上去,反而像是被戳破了的氣球,一下子就漏了,甚至還濕潤了眼眶,緩了一會兒才咬牙道:“你怎可這般魯莽!”
李余隱隱察覺到哪里不對,困惑道:“魯莽?”
皇帝不問她為什么要作死,直接就說她魯莽?怎么聽著皇帝好像知道她想干嘛一樣?
皇帝罵她:“你這不叫魯莽叫什么!辦法千千萬,老五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偏你非要選擇自污!誰教你的???”
李余傻眼,發現這個劇情走向和她想的實在是差太多了。
什么對策?什么自污?
她怎么一句都聽不懂?
李余一頭霧水,卻被皇帝誤以為是自己罵太狠,把李余給罵懵了。
皇帝既惱怒又不忍,最后丟下一句警告,叫她莫要再添亂之后,就離開了公主府。
李余被桂蘭從地上扶起來,桂蘭像是知道皇帝在說什么一般,對著李余勸道:“此事,確實是殿下您魯莽了。”
李余木然地看向桂蘭,試圖尋求一個答案。
桂蘭說:“皇上雖不喜那些道士曾經給他寫的命格批言,但卻依舊將那些道士留在了宮里,可見皇上不怕,也不信那些,殿下是關心則亂了?!?br/>
李余:“……”
命格批言,三清殿……李余想起來了。
當初造謠她不成后,流言的矛頭指向了皇帝,說天花是皇帝為君失格降下的天罰,甚至還翻出了皇帝做皇子時,宮中道士給他寫的命格批言。
批言說皇帝命中帶煞,必將殃及國運。
先帝信道,甚至在宮里起了一座名為三清殿的道教建筑給他請來的道士們居住。
那些道士說皇帝命格不詳,先帝深信不疑,對皇帝格外冷淡,讓皇帝過得比曾經的李文謙還凄慘。
這段經歷讓皇帝有了自微末起便相互扶持,一路走到如今的海公公,也讓皇帝變成了一位非常堅定的無神論者。
因此泠貴人當初用綠火嚇淑妃,哪怕沒有傷及淑妃性命,卻還是因搬弄鬼神之說,導致皇帝厭惡非常,將她打入冷宮。也因此皇帝說什么都不信李余是借尸還魂的妖孽,只信太醫所言,覺得她是學者癥候群患者。
李余忘了這些,皇帝沒有,所以皇帝以為,李余可勁兒作死,是為了讓他擺脫見鬼的批言,免得動搖君權。
也是,誰會相信她這么做就是想死呢。
李余扶額,算了,誤會就誤會吧,等她后續作下去,皇帝再怎么不愿她死,也保不住她。
畢竟君權再大,也不能無視民意。
待民怨沸騰,所有人都覺得只有她死才能換天下太平,皇帝只能選擇把她獻祭掉。
李余想一個人靜一靜,思考接下來的布局,便回了主院,并讓桂蘭連同一眾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李余一邊思考,一邊在屋里打轉,突然一個轉身,她看到了站在窗戶邊的聞鷲。
李余嚇了一跳。
“你什么時候來的?”李余問。
聞鷲背光而站,神色看不清晰:“聽聞圣駕親臨,我擔心你,就偷偷過來了。”
李余:“是、是嗎。”
也就是說,方才發生的事情,聞鷲都看到且聽到了。
那藏在李余心底的忐忑愈發強烈,感覺就像是作業沒做,被老師叫去了辦公室一樣,發涼的雙手無意識地握到了一塊。
李余心里還存著一絲僥幸,希望聞鷲能和皇帝還有桂蘭一樣,誤會她這么做是出于孝心,想要轉移流言對皇帝的傷害。
結果聞鷲直接打破了她的妄想:“陛下誤以為你這么做,是為了他?!?br/>
李余下意識想要撒謊,可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在聞鷲面前表現得這么心虛,聞鷲又不是不知道她想死,于是她強忍著趨利避害的本能,對著聞鷲干巴巴道:“對啊,就……好尷尬啊,哈哈哈哈。”
李余一陣干笑。
她承認皇帝誤會了她的用意,也就是說,李余承認她費盡周折不是為了皇帝,而是為了去死。
聞鷲靜了片刻,忽然問道:“你就真的,這么不想活嗎?”
李余望著聞鷲,終于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心虛了。
那晚聞鷲抱她,她不僅沒有躲開,還主動親了聞鷲,她知道自己是被男色所惑,一時之間沒把持住,但在聞鷲看來,她的舉動,可能讓聞鷲誤會了什么。
一邊撩人,一邊又想著拍拍屁股走人,這確實是……有些過分了。
李余發現答案發現得太晚,聞鷲又站在她面前等著她的回答,她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去確認自己眼下的想法,僅憑著一直以來堅持想要回家的信念,應了聲:“嗯?!?br/>
這一聲出口后,李余突然就定下了心,她仿佛尋到了主心骨,接著對聞鷲道:“所以你以后別再……”
“我不會再攔著你了。”聞鷲打斷李余的話,聲音淡淡,聽不出任何情緒。
李余愣住,張了張嘴,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說什么,因而沒能發出任何聲音。
她像是潛意識里知道自己失語的原因和眼前這個男人有關,于是她轉過身,背對著聞鷲,深呼吸后果然找回自己的聲音:“那、那挺好,謝謝啊。”
聞鷲沒有回她,就在她以為聞鷲已經走了的時候,身后突然傳來聞鷲的聲音:“去年除夕,你問我是不是喜歡你。”
不等李余回想起那晚的具體情況,并作出回應,聞鷲便接著他自己的話,說:“是。”
李余像是被人往頭上重重地錘了一下,腦袋嗡地一聲就空了。
她呆愣了一會兒,像是CPU過熱導致反應卡頓的機械,等她反應過來,猛地轉頭看向聞鷲時,窗前已然空空蕩蕩,只剩午后暖金色的陽光,靜靜地落在窗沿上。m.w.com,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