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聞此,佯裝吃驚地說道:
“侯少爺說笑了,這些東西何止數千,甚至數萬。
一百萬斤的糧草,按照市面上的價格,價值至少在一千萬兩以上,你哪里來的這么多錢?”
侯方域得意洋洋的說著:
“在下既然說了要全部收購,就說明在下并不差這點錢,張莊主若是肯將這些米出售,在下一定出錢。”張楚遲疑了一下,似乎做出了某種決定。
他看向侯方域,開口道:
“侯少爺,就是不知道我把這些糧食全部買下來,你開個多少錢,低于市場價我可不愿意。”
“怎么樣?
侯方域豎起一根手指,表示自己的價格是十兩銀子。
“侯少爺,這個價錢實在是太便宜了,如今城中的糧價已經上漲到一斤四兩了。
若是等上些日子,說不定能賣到一石六兩,八兩,甚至二十兩。”
張楚搖了搖頭,顯然是覺得這個價錢不高,所以直接拒絕了。
“張莊主,您這是在批發商,哪有零售價格的道理?”
“而且,未來的糧價,可不是那么好預測的,我這次一口氣吞掉幾十萬斤,可是要冒很大的危險。”
“十兩一石,實在是因為我們之間的交情。”
侯方域一臉“我這是在為你們考慮”的模樣,你們若是不感激,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侯少爺,這個價錢實在是太便宜了,不如拿去市里買吧。
既能向官府交代,也能賺錢,一舉兩得。”
張楚也是不住的搖著頭,說著他的想法。
隨后,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最后達成一致,一千萬石米,每石米十二兩,全部歸侯方域所有。
“侯少爺,如今價錢已定,只是不知該如何處理,這是官府給我的命令,要我以正常的價錢賣出糧食。”
張楚一臉謙卑地說道。
侯方域見張楚如此,心中一喜,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張莊主,你只要帶著一百多石的糧草,到鎮上賣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就可以了,但是,我要讓更多的人購買。”
“所以,每一個人,只能購買一小部分的糧食。
你只要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再給朝廷一個滿意的答復,最多也就是幾千斤的糧食。”
張楚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然后就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侯少爺,我們許諾的糧草,要怎么才能按時送到?”
“這個很好辦,你可以說,你需要維持城中的正常價格,或者說,你很快就會有大量的糧草進入京城。
你可以告訴他們,這些糧草會被送到國庫,這樣就不用再浪費時間和人力了。”
侯方域雖然不是官員,但對于官員的手段卻是了如指掌,一針見血的說出了怎么忽悠政府的方法。
“砰”張楚大巴掌重重的拍在大腿上,一副敬佩的模樣,對侯方域道:
“侯少爺真是讓我刮目相看,竟然能想到如此高明的辦法。”
“哈哈……”侯方域看到張楚對自己的態度,頓時笑了起來。
“折服。”
心里美滋滋的。
原本因為張楚得到陳媛媛而產生的妒忌,在這一刻也煙消云散。
張楚見他不再大笑,連忙說道:
“侯少爺,不知何時,你可以和我做一筆生意?
侯方域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那自然是越快越好,咱們就在這里做個買賣,我中午就把錢拿過來,你看怎么樣?
“他這么著急,自然是因為他身后的那些人都相信,京城的糧食短缺會持續很久。
更何況,這段時間里,朝堂上的官糧已經用完了。
至于這批糧食能不能送到京城,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因此,現在只有張楚這里,才會有大量的糧食儲備,沒有被他們控制。
要不是這些錢都用來穩定糧食價格,他們這些商人絕對會損失慘重。
反正時間拖得越久,損失也就越大,還是早點出手比較好。
“好,我聽你的。”
張楚很爽快的答應了,沒有任何遲疑。
侯方域聽到張楚的回答后,欣喜的和李香君離開了。
李香君自然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照片,那是張楚幫她拍的,這讓她很是高興。
下午的時候,侯方域按照約定,帶來了一千二百多萬兩的白銀。
一千萬斤的糧草,也被他買走。
不過,即便是收了錢,糧食也要過幾日才能送到。
雙方皆大歡喜,達成了完美的協議。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等著瞧吧。
德勝門,這是一座繁華的城市。
一字排開十多輛裝滿食物的大車。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壯漢拿著一面大鼓,開始敲打著。
“鐺鐺鐺……”
一百個銅板一斤,想買就買,想買的趕緊買。”
京城中,從來都不缺乏百姓,一聽說有糧食要出售,而且還是以百文一斤的價格出售,頓時,所有人都呆住了。
一時間,很多人都是湊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道。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各種懷疑也開始出現。
“掌柜的,貴店的精米真的是一斤百文,是不是摻雜了黃沙,還是變質了?”
“可不是嘛,整個京中,每斤都能賣到一百四十多個銅板。
要不是這些食物出了問題,他們也不會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出售。”
“是啊,做生意的都是為了錢,京城里的糧食價格都是被他們給炒起來的。
他不會這么好心地將糧食低價出售,依我看,這其中必有貓膩。”
很顯然,那幾個販賣糧食的小販,便是那張楚派來的。
為首之人赫然就是閻應元。
“大家別瞎猜了,我們是言家莊,就在德勝門外面,莊上的人還在給人送飯呢。
這次,我家老爺也是看著城內糧食漲價,擔心城內的人吃不起,這才到城內來出售糧食的。”
“關于之前有些人懷疑我們家的谷子質量不好,在下敢保證,整個京中,就屬我們家的谷子質量最好,每一顆谷子都是那么的飽滿,那么的純凈,不相信諸位可以自己看看。”
閻應元一邊說著,一邊從車上拿出了一袋子一百多公斤的糧食,打開了袋子。
“精米。”說了一句。
最起碼,這是明朝后期最好的大米。
“臥|槽!那可是真正的純稻谷啊,每一粒都是那么的干凈,那么的圓潤,一點渣滓都沒有,我可以說,這就是天下間最好的稻谷。”
“廢話,不用你說,我也能看出這是大米。
我一聽到老大說這兩個人來自于言家莊,我就猜到了。
他們給難民吃的都是上等的大米,自然不會用劣質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