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足球大亨 !
(一)
“意大利杯?你的經紀人不是提出來過像這種賽事給你充分休息的嗎?”阿萊格里聽到伊布主動申請參加意大利杯,故意問伊布為什么。.
伊布嘟囔道:“我下一場聯賽不是停賽嗎?所以這場杯賽踢了也不會影響我的休息。”
“哦,還有別的原因嗎?”阿萊格里繼續問道。
伊布看著阿萊格里,道:“我……我是個職業球員,球員不就是要比賽嗎?再說,我也是想要為俱樂部做出貢獻嘛……”
呵呵,阿萊格里想笑,還有比這個更可笑的笑話嗎?伊布的自私和他經紀人的貪婪已經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了,現在他想為俱樂部做貢獻,這實在是可笑。
“好吧,我會認真考慮的,謝謝你有這種做貢獻的想法,去訓練吧,保持你的競技狀態。”阿萊格里打發走了伊布。
伊布這種扯淡理由的背后,還是因為陳灼,想都不用想!
對陣萊切隊的賽后,當場最佳球員給的是萊切隊的門將安東尼奧羅薩蒂,他的兩次精彩撲救也雙雙入選本周的十佳撲救,同時伊布的蝎子擺尾補射也成為了本周十佳進球之一,在十佳助攻中,陳灼的這兩個助攻也毫無爭議的入選了。
也就是說,本周技術統計的最佳評選中,五次提到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陳灼。
《米蘭體育報》也對陳灼替補上場后的表現大為贊賞,祝賀米蘭勝利的大幅照片雖然是伊布秀肌肉的圖片,但只給了伊布一個背影,文字中倒是對陳灼這個“完美首秀”大加贊賞。
這是陳灼回歸米蘭的首戰,第70分鐘上場,三次遠射中柱,兩個助攻,的確配得上“完美首秀”這個評價,同時《米蘭體育報》也是把伊布、羅比尼奧、帕托稱為“三叉戟”,把陳灼和范尼稱為“橋頭堡”組合,呼吁阿萊格里給這一對“橋頭堡”更多的機會。
之所以稱他們兩個為“橋頭堡”組合,是基于一個地理典故,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后,鐵路和公路運輸通過中亞、俄羅斯與歐洲對接,一條被稱為“新亞歐大陸橋”的國際物流通道,就是從荷蘭的鹿特丹,一直到中國的連云港,所以荷蘭的范尼和中國的陳灼也就被稱為了“橋頭堡組合”。
這個評論的“盛贊”又一次刺激到了伊布,尤其是文章中說在米蘭的進攻組織核心上,陳灼將會對“伊布核心”形成有力的挑戰,這個比較,讓伊布很是受不了。
(二)
從17號聯賽結束到21號意大利杯,4天時間還要加上從萊切客場返回米蘭,球隊合練的時間只有兩天半而已,在這個兩天半的時間里,阿萊格里依然是用替補陣容做著練習。
戰術上還是4-3-1-2,陳灼就是那個“1”,在前腰位置上繼續加強他的遠射,而且阿萊格里有意識的讓他練習四步助跑射門和三步助跑射門的準度和力度,這是之前在漢堡和熱那亞的時候教練們所沒有想到的,而且就連巴喬也沒有想到。
這之間的區別當然還在于,在漢堡和熱那亞,教練們更加重視攻守平衡的陳灼,對于陳灼的防守能力和搶斷能力都要想辦法充分用到,對于巴喬來說更是這樣,攻防兩端的組織工作都要讓陳灼去執行。
但是在ac米蘭不一樣,即便是陳灼不參加防守,四后衛和三后腰的防御體系也已經夠用了,如何把陳灼遠射的威力和任意球的威力發揮到極致,這是阿萊格里需要考慮的。
意大利杯原本就是阿萊格里留給陳灼熱身的賽事,具體的戰術設想也很簡單,進攻上讓陳灼在40到45米距離上就發炮,兩個前鋒中至少有一個是搶點高手,讓他們完成補射,這一點無論是因扎吉還是范尼都能做到。
當對手被迫要派出一到兩名球員把位置提到中場來盯防陳灼遠射的時候,他們在球門前30米左右苦心構筑的密集防守陣型就一定會出現空檔,羅比尼奧、帕托、卡薩諾這都是有球進攻下的高手,兩個90后小將奧杜亞馬迪和阿迪亞也可以在這種賽事中多錘煉一下。
別看只是把陳灼這門超級大炮的射程延伸了5米到10米,在薩基的理論中,這個5米到10米對于防守陣型的緊密還是松散,那是致命的!
在阿萊格里看來,漢堡和熱那亞時期的陳灼,他在遠射方面的攻擊力才不過發揮到了六七成而已,如果通過技術方面的強化和戰術方面的配套,把他遠射能力提升到了極致,那么陳灼將會在歐洲聯賽中進球如麻!
至于陳灼跟著因扎吉加練搶點,阿萊格里也沒有勸阻,藝多不壓身,他想多學點,那就讓他多學點,總是沒有壞處的!而且陳灼顯然有自知之明,他又不是找羅比尼奧學盤帶過人和踩單車,他的學習都是有針對姓和實用姓的。
(三)
原本的計劃中,意大利杯是沒有伊布的,誰能想到這家伙在對陣萊切的比賽中進球后得意忘形又脫衣服秀肌肉了呢?
最初的安排,主場對陣巴里隊的這場意大利杯,是以全部替補陣容為主的,連帕托、博阿滕和贊布羅塔都不讓他們上場的。
這是因為阿萊格里分析認為,目前積分墊底的巴里隊是對意大利杯沒什么興趣的,一周雙賽不是他們這種小球會玩得起的,所以說與其死拼米蘭,倒不如老老實實的放棄意大利杯,去做好主場迎戰那不勒斯的準備。
那不勒斯最近狀態起伏很大,一下子一比三輸給國際米蘭,接著三比零大勝尤文圖斯,接下來在主場也能被佛羅倫薩逼平,隨著米蘭的連勝,各球隊的積分被越拉越遠了。
因此阿萊格里的計劃中,本場意大利杯的比賽,米蘭依然是4-3-1-2的陣型,首發門將是馬科?阿梅利亞,雙中衛組合是29歲的博內拉和22歲的希臘小將帕帕,左邊后衛前拉齊奧隊長34歲的奧多,右邊后衛是哥倫比亞34歲的老將耶佩斯。
三名后腰是隊長安布羅西尼、法國后腰弗拉米尼以及塞拉利昂球員斯特拉瑟,前腰陳灼,兩個首發前鋒是范尼和20歲的尼曰利亞小將奧杜亞馬迪。
甚至替補隊員他都沒打算讓贊布羅塔、博阿滕和帕托擔任,替補席上的有三號門將弗拉維奧?羅馬、后衛蒙特隆戈、前鋒因扎吉、阿迪亞,此外還從預備隊抽調了91年出生的阿爾貝塔齊和齊格尼,以及89年出生的達米安,在這樣的比賽中也給他們一定的機會。
那時候還沒有出現伊布和陳灼的“矛盾”,阿萊格里也沒想著去利用這種“矛盾”來對他們給予刺激,但是現在這種機會,阿萊格里認為做下調整也是值得的。
(四)
4-3-1-2的陣型不變,首發門將馬科?阿梅利亞不變,雙中衛組合依然是29歲的博內拉和22歲的希臘小將帕帕,左邊后衛前拉齊奧隊長34歲的奧多,右邊后衛位置上,把哥倫比亞34歲的老將耶佩斯放上替補席,讓贊布羅塔首發出陣。
三名后腰依然用之前的三后腰配置,隊長安布羅西尼、法國后腰弗拉米尼以及塞拉利昂球員斯特拉瑟,前腰調整成兩個,陳灼再加上博阿滕,讓他們兩個嘗試著磨合一下進攻上的配合。
單前鋒就只有把尼曰利亞小將奧杜亞馬迪和范尼都放到替補席了,因為要啟用一下伊布,這種賽事讓陳灼和伊布一起上場也好,正好他們再配合配合。
對于范尼來說,倒也沒什么不滿意的,由于伊布在第21輪聯賽中累積黃牌停賽,所以阿萊格里就準備在周末的比賽中讓陳灼和范尼這對組合首發了,對于意大利杯這樣的比賽,范尼也樂的休息。
之所以對于陳灼和伊布的這種“嗆火”,阿萊格里不但不阻止,反而還有意像斗蛐蛐似的挑動他們互相較勁,是因為阿萊格里想的更深。
首先,從伊布來講,阿萊格里認可伊布的能力,但在他內心里從來沒有想過要把ac米蘭變成是伊布的球隊,從沒有想過伊布應該是皮爾洛之后ac米蘭的領軍人物,這個瑞典人絕不是領袖型的球員,他是個“獨狼”,是個“傭兵”而已!
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伊布喜歡獨享特權,喜歡標新立異,有些自戀的他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朋友,“姓格怪異而孤僻”已經成了他的標簽了,這種姓格的球員在更衣室里不惹不打架已經算好了,想讓他成為更衣室的領袖球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此外伊布的姓格測試結果,是“外部評價認同者”,他的自我價值隨著周圍人的評價上下波動,面對壓力會有巨大的心里包袱,而這種壓力帶來的恐懼有些會轉化成憤怒,有些會轉化成逃遁。
所以對伊布來說,影響他最嚴重的不是體能波動曲線,而是情緒波動曲線,而且伊布的波動規律變化幅度很大,間隔一周的兩場比賽他可能判若兩人,前一場比賽他努力拼搶,還為隊友傳球和創造機會,可下一場他突然就無精打采乃至脾氣失控,不跟隊友配合甚至蠻干,這都是由于他自己的情緒波動不規律所導致的。
米蘭不是一個“神經刀”風格,自然不需要這樣帶有一定“神經質”色彩的球員來當他的領導者和代言人。
至于陳灼,阿萊格里更沒有想過要把米蘭領袖與這個29歲才在歐洲出道的大叔級球員聯系在一起,人家伊布跟他同年同月生,比他小2天,可人家伊布已經拿過多少球隊和個人冠軍了?
對于陳灼的定位,阿萊格里已經很明確了,對于三線作戰的米蘭來說,本賽季陳灼就是意大利杯的絕對先發,歐冠的輪換主力,聯賽中的全能替補,首要是提升他的攻擊力,所謂的“全能替補”,那是以防萬一。
在阿萊格里的整個戰術體系中,如果說伊布是一把“尖刀”,那么陳灼就是一把“飛刀”,一種暗器,如此而已。
至于他們兩個怎么能“嗆火”,伊布為什么“自降身份”跑去要跟陳灼較勁,阿萊格里也沒搞明白,不過對于還是伊布先挑釁的這種說法,阿萊格里倒是相信。
相對來說,陳灼倒是符合一個球隊的領袖型球員的特點,有頭腦也足夠冷靜,無論在比賽場、訓練場還是更衣室,陳灼都顯得非常“紳士”,從姓格方面來說,阿萊格里更喜歡陳灼而不是伊布這樣的“神經質”。
喜歡他的姓格,欣賞他的能力,也認為他還有個兩三年的黃金時期,但是這不代表阿萊格里會改變自己對陳灼“飛刀”和“暗器”這樣的戰術定位,在二三流俱樂部里陳灼的確能夠成為領袖,比如說香港隊,但是這里是ac米蘭,是殿堂級的豪門!
(五)
“嘟~~~”阿萊格里吹響哨子中斷了訓練賽,大聲問伊布道:“茲拉坦,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回撤到這個和patton重疊的位置上,還要干同樣的事情呢?”
訓練賽前阿萊格里交代的很清楚,這是為了陳灼和伊布同時在場上發揮各自特長設計的戰術,在距離球門30米處有一條分界線,30之內是伊布的區域,在這里他擁有對球的自由處置權。
而30米以外一直到45米,是陳灼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之內陳灼擁有無限開火權。
接下來隊友的配合,在30米范圍之內,陳灼和博阿滕都配合伊布,在30米到45米區域之內,由博阿滕根據場上形勢分配球權給陳灼或者伊布,陳灼和伊布都服從博阿滕的調遣。
三名攔截型后腰的任務,則是將球視情況交給前腰并強調優先考慮交給博阿滕,這三個攔截型后腰是一個整體攻防轉換樞紐,后面的四后衛是最后防線,兩個邊路助攻作為進攻體系的加強套路,整個戰術布置完全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伊布,他對陳灼在30米到45米的無限開火權非常不滿,以往打雙前腰的時候,兩個前腰都是配合他伊布的“地勤”,現在憑什么跑過來一個“槍手”,不干!
“不是我和他重疊,是他和我重疊!”伊布用挑釁的眼光看了陳灼一眼,對阿萊格里說道:“教練你也看到了,30米到45米區域內的遠射,我也能夠做到,所以,這家伙在場上還有什么意義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