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足球大亨 !
(一)
猶豫再三,沙夫終于在第75分鐘做出了第一個人員調整。
換下了右邊前衛博羅夫斯基,對位換上可以打中場也可以打邊鋒和影鋒的馬爾科馬林。
這個換人表明不萊梅的進攻套路和策源點又做了調整,1米94的博羅夫斯基下,1米70的馬林上。
剛滿21歲的馬爾科馬林是奧戈和博阿滕在德國u21國家隊的隊友,同樣也是本屆世界杯德國國家隊大名單的成員之一,勒夫召馬林入隊集訓的時候,更多的是利用馬林的突破撕開對方邊路防線,然后再向中路把炮彈輸送給克洛澤、穆勒、戈麥斯或者是基斯林。
換上馬林之后,不萊梅左右兩個邊路除了芬蘭左后衛帕薩寧之外,厄齊爾、馬林和弗里茨三匹快馬從兩條邊路開啟全速,雙后腰也換成了弗林斯鎮守后場,1米74的巴格弗雷德插上參與進攻。
這個換人也表明,通過后場中長傳由博羅夫斯基作為高點進行擺渡的戰術徹底放棄,并且,馬林同樣是一名重攻輕守的球員,用馬林換下攻守平衡并且有制空能力的博羅夫斯基,也就等于不再顧忌中場防守環節中的高度問題。
不萊梅這種玩命的打法,在整個聯賽里是很少使用的,本賽季更是一次都沒用過。
放棄中場防守環境中的制空權改打地面速度,倘若皮球被漢堡隊斷掉之后,直接過頂球打到前場,范尼和伯格的搶點能力對于不萊梅現在的這道防線來說,很難確保萬無一失。
除了直接打長傳球之外,原本弗里茨插上助攻還可以讓巴格弗雷德到邊路協防,現在幫助弗里茨補位的重擔,全都壓到了弗林斯身上,這種活動范圍對于一員34歲的老將來說,顯然并不輕松。
然而對于沙夫來說,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是因為不萊梅輸不起,同時進行的那幾場比賽結果不明,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不萊梅至少需要扳平,他們需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且,沙夫也不會是拍腦袋或者沖動的賭博,從沙夫的角度來說,敢于用處這種玩命的打法,他還是有一番掂量和考慮的,而且他也有著充足的底氣,這種戰術沙夫已經不是第一次使用了,而且在歷次的使用中,從未失手!
(二)
從漢堡隊縱向形成配合的防線來看,在陳灼到了右邊路限制厄齊爾,范尼頂到前鋒位置,這種變化之后,漢堡隊右側防線陳灼和博阿滕,中軸防線亞羅利姆背后有羅澤納爾和馬泰森補位,特羅霍夫斯基在邊路和中軸防線之間游弋逼搶,整個漢堡隊的中路和右路防御并沒有因為范尼的位置前移而減弱,相反還有一定的加強。
但是這種調整之后,漢堡的左路防御,就會暴露出一定的問題!
漢堡的左邊后衛奧戈盡管入選了德國國家隊名單還拿過u-21世錦賽的冠軍,但那只是說明他技術出色天賦過人,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畢竟他只有21歲,在經驗方面遠沒有亞羅利姆、羅澤納爾以及特洛霍夫斯基那么豐富,防守經驗是他所欠缺的東西!
奧戈尚且如此,拜斯特更不用說了,17歲的拜斯特的確是夠硬朗夠堅韌,位置感技術能力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都沒的說,但是經驗和心態方面,那都是許許多多實戰經驗累積和沉淀的,一時半會他也是沒辦法完全領悟到位。
所以說,現在用馬林、弗里茨、巴格弗雷德從右路形成了一個高速進攻三角,通過一腳傳遞和高速奔跑繞開拜斯特和奧戈的防守!
在沙夫的構想中,不萊梅這種突然起來的加速,讓年輕的拜斯特和奧戈在短時間里必定會有些不適應,節奏不知不覺被對方帶了起來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事情!
協防?那么首先特羅霍夫斯基向這個邊路調動,也只有他了,但是僅僅多了一個小特,是無法擋住這個進攻三角和不萊梅兩個前鋒這種進攻浪潮的!如果要打局部配合的話,皮薩羅和阿爾梅達必然都會向這個區域移動!
在中路,打了快80分鐘的亞羅利姆已經沒法跟上他們的節奏,剛換上場的羅澤納爾體力雖然沒有問題,但是他更擅長站位搶點防御,對于這種高速傳遞和奔跑,羅澤納爾的速度不占優勢!
即便是把范尼斯特魯伊再撤回來,他也只是能夠對阿爾梅達和皮薩羅進行盯防,對于這個打身體和速度的進攻三角,范尼斯特魯伊也不會有太多辦法,畢竟范尼也已經將近34歲……
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說明,這種“玩命戰術”具備了使用條件。
邊路速度沖起來的時候,沙夫從余光里看到莫尼茲看著場上的局勢搖搖頭,似乎心情沉重地走向替補席,這一次莫尼茲沒有和場上的陳灼做什么手勢和眼神的交流,也沒有做出陣容調整的意思,除了上場的羅澤納爾之外,和他一起熱身的幾名隊員還在遠遠的一角做著準備活動。
哼!他終于也知道不妙了吧!你們也有手足無措的時候!
(三)
坐回替補席上的莫尼茲還在不住的搖著頭,對身邊的卡多索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的道:“呵呵,我們的將軍太神奇了,居然這真是沙夫用來救命的備用戰術……”
幸虧沙夫聽不到,聽了之后又會大驚失色,莫尼茲的確是知道不妙了,但并非是漢堡隊不妙,而是不萊梅隊,沙夫這個玩命的戰術套路,居然也被陳灼提前料到了!
賽前,陳灼讓斯潘維茨公司的技術中心幫助他做了幾個“war-gaming”,是的,這是陳灼用的就是這個詞匯,“作戰模擬”,陳灼給出了幾種可能姓的“想定”,讓斯潘維茨的技術中心查找沙夫帶著不萊梅在這十年里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他都是采取了什么對策,哪些失敗了哪些獲得了成功,哪些在后來沙夫曾經重復使用……
這種東西,的確也只有斯潘維茨公司技術中心能夠幫上忙了,漢堡隊的教練組里沒有這種人才、設備和技術,這種思路也讓莫尼茲以及漢堡隊教練組感慨,這個patton,真是一位將軍,他也的確是用戰爭的思維方式去準備一場比賽的。
當不萊梅距離全場結束15分鐘之內時候比分依然落后,他們會采取怎樣的人員更換來重新對進攻部署實施調整,這就是陳灼提出的幾種“想定”的其中之一。
實際上早在客場對陣富勒姆之前,陳灼就像斯潘維茨技術中心提出了這種設想,斯潘維茨很感興趣并且親自過問,不過由于技術中心對富勒姆的數據搜集太少,但是對霍奇森的整個職業生涯倒是做了許多系統的整理。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至少有十天的時間,斯潘維茨技術中心都在積極地準備著漢堡與不萊梅的這個“war-gaming”。
這種將邊前衛、同側邊后衛和一名box-to-box-mf共同組成三角攻擊群,用以對兩名前鋒進行炮彈輸送的戰術,是沙夫的備選戰術之一,用的很少但是看的出來練的很多,每一次使用起來隊員們都很熟悉!
這個戰術1999年沙夫入主的首個賽季使用了一次,在德國杯的半決賽,最終結果是云達不萊梅逆轉取勝殺入決賽,首次冒險成功。第二次使用,居然是五年之后,在2003/04不萊梅奪得聯賽和杯賽雙冠王的賽季,沙夫總共用了三次,一次逆轉兩次扳平。
此后在2006賽季用了兩次,一次在聯賽中,一次在聯賽杯的1/4決賽中,聯賽中扳平,杯賽中逆轉獲勝。
這是使用超過兩次的賽季,此外在2003、2007、2009賽季各使用過一次,在不萊梅11年的執教生涯中,沙夫這種戰術總共用過9次,四次逆轉五次扳平,無一失手!
其實,每個教練在這種時候,都有那么幾招起死回生甚至是以毒攻毒的妙招,但是如果不能把他所有比賽整理成數據庫并且編寫搜索程序,光靠一場一場錄像去看去分析,要發現和提煉出來,那可真是不太容易!
(四)
不過……斯潘維茨技術中心的程序編寫和推演,只能發現規律并總結出來,這套程序還沒有智能到能夠計算出破解方式!
所以說,莫尼茲真正心事重重的原因,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