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這么有學問!原來是留過洋的!”,鄉親們立刻就議論紛紛,看向李衛華的目光也變得愈發尊敬和熱切了,民族自尊心極強的李衛華卻不禁暗自搖頭,“看來這個年頭,崇洋媚外的傾向比我們那時候還要嚴重得多啊!不過至少對現在的我來說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隨即李衛華挑出五支支做工相差不大的步槍,讓那些報名者每人試射三槍,取其中成績較好(以前沒打過槍的標準會降低些)的三十五個人作為民兵排的候選隊員,再依據體能、力氣、身手等多項測試的結果再次篩選,最終確定了二十四個人選(富余的槍都是在李衛華眼里根本不能用的,將能用的零件拆下后就當廢鐵處理掉了。)
但不管如何,有了二十五人的民兵排,李衛華又將消息樹等后世人民戰爭的重要戰術發明教給大家,村民們終于不再像原先那么提心吊膽了,李衛華也可以稍稍放松一點。心情一放松下來,穿越之前的記憶就開始一點點浮現在李衛華的眼前,由于父母早亡、爺爺也過世了好多年,研究核武器的妻子還沒來得及留下兒女,便因為白血病而早早亡故,備受打擊的李衛華此后便一心工作沒有再娶,但即便再沒有什么牽掛(何況多少還是有一點的),突然來到這個陌生的時空,一時也不禁有些悵然,好在記憶融合后,兩方面的感情等于都被沖淡了一半,再加上李衛華以前就是意志堅定之人,所以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算了,再怎么想恐怕也回不去了,還是想想現在的事吧,若是死在內戰中,那就太不值了,我還等著兩三年后狠狠教訓鬼子呢,”,李衛華暗自沉吟道,但他很清楚和平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民團、甚至是正規軍來到這里進一步清剿,只有打敗了他們,民兵排和鄉親們才能生存下去,但另一方面,無論哪一方死了人,都會損傷中國的元氣,不利于將來的抗戰,李衛華不禁犯愁了,“該怎么解決這個矛盾呢?”
“特派員,白狗子的衣料好,我老伴給改了一下,你穿了看看合不合身?”,又是那個老頭突然走進屋來,朝李衛華說道。
“衣服?有了!唉,搞研究太久了,居然連這么基本的特種戰術都沒想起來”,李衛華頓時心中一動,連忙站起來問道,“其他的那些衣服呢?我是說那些白狗子的衣服還在嗎?”
“姑娘們正在清洗呢,血污不弄掉穿著可受不了,讓特派員同志您見笑了,山里窮,這么好的料子可舍不得丟了。”,老頭笑著回答道。
“您老就別寒磣我了,明知道我根本不是什么特派員。”,李衛華苦笑道。
那個老頭卻突然面色一肅道,“你就是特派員,你必須是特派員,因為大家需要你是特派員!”
聽到老頭這幾句擲地有聲的話,李衛華的身子不禁微微一顫,面色也漸漸凝重起來,點了點頭應道,“您說得對,雖然子沒有什么本事,但我一定會竭盡所能!”
“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帶領大家打敗白匪軍的,老實說,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就覺得你與眾不同,簡直就好像當初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一樣”,老頭認真地對李衛華說道。
李衛華卻一下子被嚇到了,這高帽子也未免太過頭了吧?他連連擺手道,“我哪兒能與毛主席相比?”
老頭的臉上頓時現出古怪的神色,撇撇嘴道,“你當然差得遠了,我只是說你們兩人似乎都與一般人很不一樣,盡管哪兒不同,我也說不太清楚,只是一種感覺,所以我想,毛主席既然可以創造奇跡,那么你或許也可以”
“這老頭的直覺還真厲害,毛主席確實與一般人絕不相同,所以才能創下不可思議的偉業,就連犯錯也犯得空前絕后。至于我,身為穿越者,若還能與這個年代的中國人一樣,那才是怪事。盡管他的口氣,怎么聽都不像真有信心的樣子”,李衛華不禁對老頭的身份更加好奇了,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先生您到底是何許人也,我才不信你只是一個普通農民。”WwW.ΧLwEй.coΜ
老頭卻略有些狡黠地回答道,“老朽可從沒說過自己是農民,是你自己以貌取人而已”
李衛華額上青筋猛跳了兩下,硬聲硬氣地繼續問道,“那么請問老先生您是共產黨?”
“曾經是,兩年前毛主席患了重病,我感激他當初對咱們兵工廠的支持,就帶了些東西前去看望,結果沒過幾天就被毫無理由地趕出了兵工廠,黨籍也被開除了,后來就一直在這里教書”,老頭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煙,雖然面上仍有微笑,但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什么愉快的回憶,盡管以當時的政治氣氛,像他這樣的毛派分子能夠不被整死就應該慶幸了
“想不到居然遇到了同行,您老貴姓?”,李衛華激動之下脫口而出,話剛出口就明白自己說漏嘴了。
“免貴姓劉,單名一個海字,表字不干。”,老頭剛一回答就意識到了李衛華剛才話中的問題,他怎么瞅著李衛華也就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搞軍工的怎么可能如此年輕?何況他還說自己留過洋,這也要時間的,這個老頭不禁問道,“不知特派員您貴庚幾何?”
“過了年就二十五了,只是臉嫩,一般人都以為我還是孩子”,李衛華只得盡量將年齡說大,同時又不禁為老頭的姓名而偷笑,“劉不干,流不干,這名字霸氣”
“留過洋的都喜歡用周歲,那么虛歲就是二十六了,這么說倒也差不多,不過真的只是臉嫩嗎?怎么看也就是一個少年娃啊,十七八歲都往多里說了,盡管個子倒不算矮”,劉海知趣地沒有多問,有個能夠過得去的解釋就行,現在鄉親們需要李衛華這個精神寄托與組織帶頭人,節上就沒必要太過斤斤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