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統十三年,五月十五日。</br> 幽州總督府。</br> 李晉坐在會議室的主位上,左側坐著政務處蔣琬、李泌、張柬等人,右側是國防軍的張振、李芳等人。</br> “蔣琬,瀚北大開發計劃進行的怎么樣了?”</br> 蔣琬起身微微俯身向李晉行了一禮道:</br> “總座,經過近一個半月的不間歇轉移,我們已經遷徙八百五十三萬人口到龍江、吉州、紅塔州和柏海爾州地區!”</br> 李晉聞言不禁一皺眉:</br> “怎么這么少?”</br> 蔣琬忙解釋道:“總座,從雍州、豫州到達北疆有三千多公里,我們的雖然不缺火車!”</br> “但時間倉促,我們在鐵路線布置的煤水補給點供應有限,只能滿足五百輛火車的需求!”</br> “從中原到北疆三千公里,加上停駐加煤加水的時間,需要五天的時間才能到達!”</br> “也就是說我們一次性只能轉運一百萬人!”</br> 李晉聞言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蒸汽機車不可能一直跑,</br> 他們攜帶的煤水車空間有限,行駛一段時間就要補充煤和水,這才是最耗時間的。</br> 就聽蔣琬繼續說道:</br> “總座,雖然再繼續下去有可能誤了農耕,但我們已經組織遷徙的百姓進行了大墾荒,全部采用機械化農場模式進行耕種!”</br> “為了保證耕地數量,政務處從軍隊中抽調了數萬名會開車的士兵,動用了三萬多臺耕種車輛,現已經開墾耕田八千八百七十六萬畝!”</br> “種植的都是耐寒的土豆和玉米,共消耗土豆種三百萬噸、玉米種子十七萬六千噸!”</br> “在八九月份豐收的時候,預計土豆產量四千五百萬噸、玉米產量三千萬噸以上,完全可以解決遷徙災民的糧食問題!”</br> 李晉原本還擔心要是繼續轉運災民會讓他們挨餓,</br> 他倒是忘了拖拉機這些機械化產物,</br> 一臺拖拉機一天隨隨便便就能耕種數百畝地,尤其是龍江這樣的大平原,只會耕種的更多。</br> “你們的種子從哪里弄來的?”李晉不禁有些好奇的問道,這幾十上百萬噸的種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br> 蔣琬忙說道:</br> “總座,我們的種子基地在幽州南部平原建立了一座占地五十萬畝的種子基地,所有的種子都是來自那里。”</br> 李晉點了點頭,這個時候就到了重頭戲,上千萬人的大遷徙到底消耗了多少東西,</br> 他就算不聽報告都知道是一個天文數字。</br> 雖然心里有些抽抽,但還是強撐著道:</br> “你繼續說!”</br> 蔣琬當即說道:</br> “總座,截止到明日,我們瀚北大開發計劃一共消耗了三百二十七萬噸煤、八十六萬噸糧食、各類衣服四千五百……”</br> “經財務總署統計一共支出一點二億新幣!”</br> 一點二億!</br> 李晉的腦袋一下子有些不好使了,</br> 他在與雅利安帝國交易中才掙了不到六億新幣,這一下子就花出去了六分之一還多,</br> 要是繼續下去,他掙得這點錢夠花嗎,</br> 這還是不用掏吃飯錢的情況下。</br> 不過想想這一項大工程以后取得的巨大利益,李晉一咬牙道:</br> “瀚北大開發計劃繼續執行,不要怕花錢!”</br> 李晉說到這里心里已經在滴血了。</br> 而蔣琬等政務處的官員們則是齊齊松了一口氣,</br> 他們還真怕李晉被這么大的開銷給嚇到了,從而停止這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br> 李晉這個時候是不想再聽蔣琬說話,</br> 他怕再聽下去心臟會受不了,是以擺手道:</br> “好了,就講到這里吧!”</br> “你一會兒將文件送到我的辦公室,晚上我再仔細看看!”</br> 正說的起勁的蔣琬不由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道:</br> “是,總座!”</br> 李晉將目光投向正襟危坐的瀚北將軍們:</br> “你們也說說吧!”</br> 坐在首位上的總參謀長張振立時起身朝李晉敬了一禮,打開手里的文件道:</br> “總座,此次對白熊帝國作戰,我軍共陣亡士兵一千一百五十一人,重傷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輕傷四千七百一十三人!”</br> “殲滅敵軍二十七萬余!”</br> “收復烏里、紅塔、柏海爾三州故地!”</br> 張振的話讓在場的眾人立時變得肅穆起來。</br> 李晉的臉色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br> 他沒想到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竟然還有這么大的傷亡。</br> 一千一百五十一人!</br> 雖然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但李晉的心里依舊有些不好受,甚至有些難過。</br> “這里面有多少本土人?”</br> 張振忙回道:“陣亡和重傷的七成以上是本土人!”</br> 李晉沉默了一下抬頭問道:</br> “撫恤都到位了嗎?”</br> 張振道:“已經按規定報給了民政總署!”</br> 李晉將目光投向蔣琬。</br> 蔣琬忙起身道:</br> “總座,根據我們制定的撫恤條例,陣亡士兵,一次性補貼420元新幣!”</br> 自從新幣改革以后,因為有工業的加持,新幣的購買力可比銀元強的多。</br> 而士兵的軍餉是7元新幣,</br> 在幽州城里一斤面粉才五分錢,香煙三分錢一盒,雞蛋兩分錢一個,豬肉不到一毛五一斤……</br> 四百二十塊錢,對小老百姓們來說妥妥的一筆巨款!</br> 就聽蔣琬繼續說道:</br> “另外,陣亡士兵父母五十以上者,由政府供養,每月發放津貼!”</br> “下有妻孩者,政府也會供養其兒女到十八歲,并每月發放一定補助!”</br> “陣亡將士子女,也會優先安排工作!”</br> 李晉頷首,想了想說道:</br> “你們制定的這個撫恤條例還要調整一下!”</br> “就比如說,家里的父母沒有到五十歲以上,也沒有娶妻生子者,就光給一次性補助嗎?”</br> “這顯然不公平的嘛!”</br> “這種情況你們要提高一次性補助,我看就加一倍吧!”</br> 蔣琬忙俯身道:</br> “是,總座!”</br> “回去之后我們立刻完善條例!”</br> 李晉點了一下頭,隨后神色一肅,掃了一眼在坐的眾人道:</br> “這些在戰場陣亡的士兵都是我們瀚北的英雄,我絕不允許他們走的默默無聞,他們死的壯烈,走,也要風風光光!”</br> “張振!”</br> “到!”</br> “你安排下去,我要在幽州英烈祠舉行一場祭奠儀式,你要把烈屬們都給我請過來!”</br> 說到這里,</br> 李晉突然站起身來道:</br> “從今日起,我要定一個規矩!”</br> “在瀚北只要新人結婚和學生畢業,都要先去英烈祠祭奠這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br> “我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現在的生活都是這些英烈拿生命換回來的!”</br> 李晉話音一落,所有的人立時起身齊刷刷的高呼道:</br> “謹遵總座訓令!”</br> …………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