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胤禛過來了。
他老人家先是去的浮翠閣,因為四阿哥弘歷昨晚哭個不停,鈕鈷祿氏急的團團轉也無法。到底是關系到小阿哥,消息自然就傳到前院去。
為了福雅的事,再加上臘月年末諸事繁雜,胤禛一連幾日都在烏拉那拉氏的萬康閣歇下了。
經歷過女人爭寵的胤禛和烏拉那拉氏埋頭苦睡,只是吩咐了府醫和幾個嬤嬤過去。畢竟親生的額娘照顧不來,冷著臉的阿瑪過去也不頂用。
好在嬤嬤們經驗豐富,又抱又哄才勉強哄住。
鈕鈷祿氏知道自家王爺不重女色,后院里的事情也很拎得清。眼看著胤禛忽然來了,回憶昨夜受了冷落,她生怕被厭惡的解釋。
胤禛來前自然有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他見了見弘歷,看他睡飽之后活潑依舊,叮囑幾句就來慰問昨日的傷者。
弘晝高興壞了!
他又小孩子,光哭沒獎勵這種事情他做不來。本來還擔心耿氏不得寵,估計要等好幾天,沒想到自己送上門來。所以見到了人就啊啊啊的喊著,并努力的抬起手和腿。
胤禛感受到孩子的濡慕之情,走近去一看。
白白胖胖的腳丫子幾乎吹彈可破,腳趾上粉粉點綴著,還有幾分發腫的模樣。握著的手感很好,他左右翻看,“傷呢?”
弘晝抖抖腿,“啊啊啊!”
聽音低著頭,她走近些道,“回王爺,就在側面那兒。”
胤禛仔細深看,這才勉強看到那道傷痕和破皮處。
“……”
半晌后,胤禛哼道,“嬌氣。”
“啊啊啊!”
“回王爺,昨兒個看著可嚇人了!五阿哥都差點被踢下床了!”
備下茶水一進來,耿氏就聽到聽音搶著說話。她連忙呵斥,“聽音,主子沒問你你亂說什么。”
“是,奴才知錯。”
聽音連忙跪下。
“啊啊啊啊!”
弘晝不高興的喊,那是我的人!
胤禛淡淡的掃了一眼,“奴才肯說實話也是難得,畢竟是你兒子嬌氣。”
“……”
“……”
嬌氣這一關過不了了,還弄得他喊不對,不喊也不對。不過弘晝怔愣之后,又反應過來繼續懵懂的啊啊喊著。
耿氏早就習慣了,自然沒什么,“王爺怎么這時候來了?”
“正好得空,弘晝身邊只有一個小奴婢,遇事怕多有不便。前些日子宮里放人,陳嬤嬤就留在弘晝身邊吧。正好過幾日就是年節,也讓孩子準備準備,屆時要進宮給汗阿瑪拜年。”
“是,奴才這幾日就準備著,正好下著雪就不出門了。”
胤禛點頭,“晚些讓人送一只八哥來,讓弘晝也聽聽。”
耿氏聽得丈二摸不著頭腦,但事情應接不暇最后還是應了下來。
自覺把事情交代完成了,胤禛這才想著的慰問了耿氏幾句,施施然的轉身就走了。ωωω.ΧしεωēN.CoM
緊接著閣里來了所謂的陳嬤嬤和繡娘們。他們還帶著好幾身的衣裳,耿氏親自和弘晝換試衣裳。
小孩子的衣裳最是精致,過年要穿的喜慶好看,而弘晝的體格好。原來府里準備的用不上,又或者要親手改良。
這些都是繡娘們專門去做,耿氏不需要擔心,她單獨叫了陳嬤嬤去說話。知道她以前是一位太妃身前的,當年她錯過了放宮的年紀就一直蹉跎著。恰逢今年良妃沒了,宮里有好些日子沒走人,再加上是一位老人,這讓高歲的太后哀嘆了幾日。皇上孝順又顧念舊情,最后對八貝勒關懷幾分,還將宮里過多年長的老奴才們放出來。
胤禛連忙撿了兩個回來,放在兩個兒子身邊,一是侍奉兒子二則對鈕鈷祿氏和耿氏也有管教引導作用。
“嬤嬤是京城人?”
“是,只是家中是得功抬得旗,如今又有幾十年沒有見面,奴才也是無處可去。”
太妃宮中日子過得一般,陳嬤嬤的臉上看不出原來年輕模樣,普普通通很不著眼。說話的時候不疾不徐,規矩有禮,不像是蒙族太妃手下的奴才。
弘晝身邊確實沒有能撐得住的,當初為了干凈挑選的奶娘太單薄無助,等以后還不一定會留下來。耿氏對于陳嬤嬤的來處和模樣很是滿意,自然就是以禮相待的吩咐幾句。
留聽閣不過小小地方,只要不藏外心禍心,就能平平安安的過著。
同時,胤禛從宮里得了一份御賜福字。府上開始張燈結彩,貼上過年的對聯窗花等,奴才們也收到了新的衣裳。
八哥和烏拉那拉氏送禮一起迎著風雪趕來。
小蘇拉提著精致的鳥籠進來,撩開上面的黑色罩子,露出一只黑色的八哥。八哥的嘴是白色的,上面長著一小簇略長的毛。腦袋扭了兩下,紅豆小眼睛就盯著一旁想要吃手的弘晝。
“阿哥吉祥。”
耿氏坐直了身子看。
八哥又喊,“阿哥吉祥,格格吉祥。”
弘晝看著這只小東西,瞬間將屋子熱鬧了起來。
耿氏看了很喜歡,想到胤禛所言讓弘晝多聽,便遵從的讓八哥掛在弘晝屋里去。孩子這會兒就愛看東西,有只八哥在旁吸引目光打發時間是再合適不過了。
小蘇拉是專門養八哥的,為了精心和后期教說話,他也一并的暫時留下來。
短短兩個月,留聽閣多了好些人。除夕當天,耿氏與弘晝去前院用飯。
走前弘晝在奶娘的懷里大吃一頓,又在陳嬤嬤的懷里過去,懷里有著淡淡的木香很是好聞,還沒過去就睡著了。
按照規矩,王爺福晉都要進宮去陪著皇上守夜。
烏拉那拉氏說了幾句吉祥話,又點了李氏等人,免得她們夜里得意壞了這大好的年節喜日。李氏等人自然無有不應,用完飯又陪了一會兒便各自散了。
這對負責露臉毫無人權的弘晝來說并沒什么,只是感覺在外面走一走空氣清新了些。
大年初一。
子時響起了打更聲。
弘晝在睡夢中吃了一頓,換上新衣上了馬車。耳邊傳來幾道說話聲,很快又安靜下來。馬車里輕微的搖晃很容易助眠,馬蹄車輪伴著凌晨的空氣踏響路面。
噠噠噠。
咕嚕嚕。
啪啪連著的紙炮聲響,弘晝終于睜開他那雙惺忪睡眼。陳嬤嬤看著,默默將襁褓豎得更高些,畢竟剛醒的孩子更要小心保暖,稍有不慎就有疏忽受寒。
弘晝扭盡了脖子都沒用,反而發現自己多掛了金鎖這種重東西。手又縮在襁褓里不能拿開,他只能奮力拔出的同時,豎耳傾聽外面的動靜。
紙炮聲近了,還帶著人的步子聲。
康熙才在太和殿受文武百官朝賀,接著又回來乾清宮升座受嬪妃朝拜。中宮空缺多年,早已少了皇后行禮遞交如意的章程。如此他歇歇腳,便去給太后老人家那里,與諸王大臣行三跪九叩禮。
賀禮跪拜本就是繁瑣的事情,康熙忙的腳不沾地,卻不知道有人窩在襁褓里迷迷糊糊的將拜禮完成,還得到了太后老人家賞的如意荷包。畢竟他長得好,又語言不通,誰都不和他計較。
等到受子孫跪拜的時候,康熙終于穩坐在高位上休息起來。
陳嬤嬤也早早將裹著弘晝的襁褓脫下,一身金紋福壽的紅衣,一對烏溜溜的眼珠子瞬間就望著外面目不轉睛。
弘晝從未見過如此場景,他在襁褓里就聽著康熙說了體面話,申明今日的太和殿上是一家人的宴席,并無朝臣外人。
可帝王之家,豈是一般人等能比的。
幾百年后誰家四代同堂都叫人稱贊,擠擠挨挨上百人的照片足矣讓眾人羨慕談論。而這里,康熙爺爺嬪妃數十,依次在上方坐著。兒女滿堂,弘晝甚至看見有兩個皇叔還不到開蒙上學的年紀。
厲害啊!
兒子們不敢像老子這么爭氣,但是三妻四妾的隊伍也是無比波瀾壯闊。
胤字輩帶著福晉家眷入席,有人在旁邊唱,“直郡王大阿哥弘昱、太子二阿哥弘晰拜賀。”
兩位年長的孫輩,代表著康熙兩個年長的兒子,恰逢連各自序齒也一樣。再加上兩人年紀差不多,都已經是成家有福晉的人了,于是康熙慈愛的問了兩聲,就看著兩個孫子舌燦蓮花的道福慶賀。
康熙點頭,下一個。
活潑精神的孫輩們不如兒子們煩心,很多還論說不上嫡位。所以康熙很輕松的點點頭,或者問上一句就很表重視。
漸漸地,賀拜的個子越來越矮,步子也越來越小。
然后就迎來了四個小蘿卜頭。
“恒親王七阿哥弘瞳、淳郡王六阿哥弘景、敦郡王六阿哥弘參、十三爺三阿哥弘暾拜賀。”
唱詞有些刺耳,但小蘿卜頭們都是一歲多點,走路顫顫巍巍憨態可愛,拜賀說話還要細想兩下。康熙耐心的看他們走兩步,笑著賞下荷包。
等到弘晝幾個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康熙更是簡單幾句丟了荷包。
身后重孫輩緊跟登場。
弘晝歡喜的用手指勾著兩個大荷包,在陳嬤嬤的懷里,認真的看著并記下他的家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