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瓏 !
烏城城內許久未這般喜慶過,百姓們都跑出來沾沾喜氣。
許多人站在二樓的長廊、窗前,指著在十七人當中唯一的一名平唐探花郎,驚呼道:“這是誰家的公子,竟是這般年少,有沒有十二歲?”“聽說他是今科探花郎中的頭名,叫謝平泰,來自長安何家。”“聽說長安繁華無比,竟出風流人物,謝探花郎俊美無雙,真是讓吾等開了眼屆。”
喜訊傳至鎮北王府,眾人無不驚喜,謝奇陽夫妻三個兒子參加科考,謝平安中榜眼、謝平康中狀元、謝平泰中了探花,三兒都是一甲進士,年齡均莫超過十歲,這是平唐帝國前所未有的奇事。
相比之下,謝平泰這個探花比兩個哥哥的榜眼、狀元更加來之不易,他初到烏城,家人臨時決定讓他參加會試,他急忙學突厥語,能考出這樣的好成績,都是平素積累,有個極穩定平和的心態。
白麗打賞王府每名下人十兩銀錢,謝玲瓏再打賞十兩。
明王親熱的摟著謝奇陽肩膀,笑得嘴都合不攏,道:“親家,平泰高中探花,日后就在北方為官。多謝你把平泰留在烏城孝順我與麗娘。”
白麗緊握著何七雪的雙手,道:“王府人丁太少,等我生下小五、小六,也只有五個主子,平泰留在王府,就是六個主子。平泰是個極懂事的,只會幫著我們。我謝謝你們。”
謝玲瓏微笑道:“干爹、干娘,平泰還小,性子未定,你們莫慣著他。我已寫信給尚武夫妻,讓他們遷到烏城,就跟著干爹做事,平素看管平泰。”
白麗一聽,喜出往外道:“小環一家四口子要來了,太好了!”
小環是白麗的貼身奴婢,六年前荷花出嫁,白麗把小環送給謝玲瓏當大奴婢。后來小環與謝尚武成親,生了一兒一女,兒子三歲,女兒兩歲,謝尚武跟著謝奇陽修過江堤、水庫,官至正七品上,夫妻生活十分幸福美滿。
張巧鳳、何七雪、江氏都不放心謝平泰,一說起他要長住北方,就長吁短嘆抹眼淚,謝玲瓏不得不選人過來。
小環曾是白麗的舊奴,兩人一直關系很好。謝尚武是兩個孩子的爹爹,責任重大,來到北方施展才能的機會多,官職能提升的快。謝玲瓏這就派了他們夫妻過來。
明王喜滋滋道:“麗娘,當年你送給小玲瓏一個小環,如今小玲瓏還你小環一家四口。你這是賺大了!”
李靜點頭道:“謝尚武醫武僧出身,機警有勇有謀,能委以重任。”
李煙、李彎彎、李湘紛紛向明王道賀。
明王得了一個探花女婿,附帶得了一名能臣,自是歡喜。
當晚在鎮北王府的大殿舉行慶功宴,李秦大宴三百名進士,明王、和泉、文武百官陪同,所用的佳肴都是用靈物所制,還有靈果、靈酒、靈茶,許多靈菜進士們頭回吃過,豐盛的讓他們畢生難忘。
酒宴進行至一半,和泉宣讀圣旨,李自原賜封胡和魯為正二品郡王,并賜婚與諾敏結為夫妻,賜郡王府一座,冊封諾敏為正四品女官、正二品郡王夫人。
胡和魯、諾敏在文武百官的驚詫目光中走上前,喜氣洋洋跪下領旨。
胡和魯自小就喜歡諾敏,無奈年齡比她小四歲,她成親時他還不到十歲,后來她做了寡婦,他身陷爭儲漩渦,不敢連累她,就一直遠遠的關注著她。
去年,胡和魯、諾敏、諾敏的侄兒在烏城四處流浪躲藏時,胡和魯曾婉轉的問過諾敏,想要帶她去天竺國,竟被她拒絕,有些心灰意冷,豈料今年她同意嫁給他。
對于胡和魯來說,李自原賜婚比冊封他為郡王、太子少師,都令他心生感激。
明王陰冷不屑的目光掃過那些曾經污蔑過他與諾敏的突厥官員,等到半年后今科進士熟悉了政事,他、李秦就會撤掉這些拿著平唐帝國俸祿卻心系突厥的官員。
這一晚過后,烏城多少人笑,多少人哭,又有多少人消減了謀反、做亂的心思。
傍晚,一輛淺綠色靈馬車駛出鎮北王府,行了三里路停在了賀府大門前。
賀府是曾經的突厥皇子府,面積偌大,住得人少,冷清了些。賀家的奴仆都是家生子,追隨賀棟夫妻,從潭州到了長安,如今又到了北寒之地的烏城,從南邊到北邊,跑了一萬多里的路。
兩只大金剛靈鸚鵡不知從哪里飛出來,在半空中撲騰羽毛五顏六色的翅膀,興奮的一聲比一聲高怪聲怪氣的叫道:“青春永駐的老夫人,您的干外孫女、女婿又來看您了。”
遠遠的就聽到李氏的笑聲,道:“我說這兩個活寶怎么連靈梨都不吃了,原來是飛出來迎瓏妹子。”
兩只靈鸚鵡嘴比蜜甜,在潭州看宅院又曾立下大功,李氏特別喜歡它們,自是把它們帶到了烏城。
呂青青扶著李氏從月亮門里走出來,道:“瓏妹子,你的貼子上不是說未時到嗎,怎地晚了?”
謝玲瓏高聲道:“我與小泉子原想著到你家用晚飯,我干爹非要晚上給泰伢子擺個慶功酒,我們只有在王府用了飯晚來了。”
兩女瞧到了跟在謝玲瓏夫妻身后的李秦、李湘,連忙快步迎上去,恭敬的向李秦行禮,道:“臣婦不知太子殿下駕到,有失遠迎,罪過。”
曾經在長安時,謝玲瓏夫妻就常帶著李秦兄妹到賀府,這次夫妻倆到了烏城,已是第三回到賀府看望賀家人。
李秦虛扶起二女,又鞠躬向二女行禮,笑道:“曾婆婆、呂姨,莫煩小王擾了你們清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