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瓏 !
跑來宣旨的曲公公聽到眾少年的話,心里直樂,暗道:近二百名進士來自平唐各城府,玲瓏供奉真是聰慧,想出這個法子宣揚繡品。
曲公公一口氣念道:“陛下宣何陽正、賀知彬、唐雨、謝平安、呂童同......十人入殿?!?br/>
平唐國自開國以來,每屆殿試之后,天子只宣見前三名進士,而后點狀元、榜眼、探花,今日竟是要宣見十人。進士們跪在地下以為聽錯了,紛紛抬頭望向曲公公,見曲公公點頭,震驚之中便是無比的羨慕被叫到名字的人。
賀知彬伸手拉拉跪在兩旁愣住的何陽正、謝平安,低聲道:“正伢子、安伢子莫慌,昂首挺胸跟在我身后進去!”
六年前,謝奇陽便是在此處提醒賀知清,最終賀知清被點中榜眼。如今賀知彬在決定金榜名次的人生關鍵時刻,沒有半點私心,提示兩位情同兄弟的摯友共同進殿面圣。
李自原身著明黃龍袍威嚴高高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面,俯視著站在不遠處本屆前十名進士,這樣的場合便連平時很親近的外甥唐雨都一臉敬畏,可那穿著紅衣紅褲年畫娃娃般的謝平安竟是一面稚氣毫無畏懼的仰視著他,心里暗笑道:這孩子像他姐姐瓏娘一樣大氣,討人喜歡。不過今個得為難他一下。
李自原挨個點進士的名字,出題目考對時事政治、國情、應對災難的能力。
呂童同早將呂青青準備的幾大本時事政治從善如流,回答李自原的問題時剖析到位,卻是略顯慌張。
賀知彬的爺爺、爹爹、叔叔、哥哥都在朝為官,長年耳濡目染政事,對答如流,難得的是不驕不躁,睿智沉穩。
何陽正出身寒門,一直以呂方正、謝奇陽為榜樣,渾身正氣,答題時以百姓的利益為根本,思想有一定的深度,一些想法竟是與李自原不謀而合。
唐雨是將門世家嫡子,武功超凡,才識過人,天生自帶貴氣,不怒而威,只是進士便已有了官威。李自原不禁點頭。
李自原一連問了九名進士,瞟到謝平安竟然不躁不慌,干咳一聲,喝道:“那穿紅衣的小兒姓甚名誰,今年多大?”
謝平安上前三步,朗聲道:“陛下,小子姓謝名平安,在潭州平安寺出生,故起名叫平安,今年六歲零五個月!”
李自原道:“朕又未問你出生地,你回答做甚?”
眾進士一聽,謝平安才六歲,還是童言無忌的年齡,李自原這不是雞蛋里找骨頭嗎。
謝平安露出一個純真燦爛的笑容,道:“小子見著陛下覺得親切,話就多了?!?br/>
李自原道:“朕聽說你聰慧無比,幾天之內就學會東羅馬帝國語,可是真的?”
謝平安點點頭,道:“陛下,小子有過目過耳不忘之能,那幾天常聽帝國三位使者與拉琳海對話,就這般學會了?!?br/>
李自原搖頭不信,派曲公公召來宮里的兩位譯官,讓譯官當場用帝國語言跟謝平安交流。
謝平安嘰哩咕嚕語速極快,同時跟兩名譯官激烈的對話,一會兒竟把譯官說得汗流浹背招架不住,直看得滿殿的人好奇無比。
李自原抬手示意停止,納悶道:“謝小兒,你方才跟兩位譯官說爭論什么?”
謝平安道:“陛下,兩位大人考我帝國各大城府的名字,我答出來,反考兩位大人城府下設各鎮的名字?!蓖nD一下,見兩位譯官差愧的低下頭,想到姐姐囑咐在官場上盡量不要得罪人,笑道:“兩位大人才識淵博,自是難不到,小子受教了?!?br/>
兩位譯官心生感激,立刻投桃報李,高聲夸贊謝平安聰慧無比。
李自原虎目微瞇,看著謝平安小小年齡就八面玲瓏,道:“謝小兒,你這滑頭的性子可不是隨了你爹。”
謝平安攤開雙手無奈道:“陛下,您也說小子是個小兒,等小子長大了,性子就會隨了爹爹。”
李自原忍著笑,肅聲道:“朕準備九月派使者出訪天竺、吐蕃、新羅、阿拉伯帝國、波斯、東羅馬帝國等十幾個國家,給各國皇帝送去平唐特產禮物以及朕的問候?!?br/>
“使者從長安出發,沿途美景無數,享受異國風情?!?br/>
“使者的名字將記載入吏冊,是無尚榮耀風光之事?!?br/>
謝平安眼睛一亮,跪下磕了三個響頭,激動道:“陛下,小子毛遂自薦當使者。”
李自原見成功調起小家伙的胃口,故意蔑視道:“謝小兒,你只會東羅馬帝國語言遠遠不夠。你還差著很呢!”
謝平安絲毫不氣餒,認真道:“陛下,如今只是七月,至九月還有兩個月,只要您替小子請好老師,小子保證會說寫這十幾個國家的文字。”
“小子聽帝國來的使者道,長安至帝國遙距萬里,途中荒山、沙漠、沼澤、大河、大江無數,地型復雜,時常遇到兇險,體弱者根本無法走完全程。”
“小子身體康健、武功不弱,還有靈獸守護,若學會十幾國的語言,便是使者最合適的人選。請陛下恩準?!?br/>
眾進士一聽,這才知道李自原剛才說的“沿途美景無數,享受異國風情”只是好的一面。
李自原瞧著謝平安眼睛星辰般閃亮、目光堅定,想到謝奇陽嘔心瀝血搞水利,謝玲瓏為平唐立下的赫赫功勞,就在前日謝玲瓏還通過護國寺轉給他十萬斤靈玉米種,感激之中起身從龍椅上走下。
眾進士見李自原竟走了下來,紛紛跪下。
李自原雙手扶起謝平安,點點頭高聲道:“有志不在年高。朕欽點你為榜眼,等你學會各國語言,便封你為副使者,與正使者朕的親弟明王一起出使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