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奉三在荊州乃家喻戶曉的人物,楊全期的人縱然未見過他,亦聽過他的名字。當屠奉三從邊荒集西門策騎馳來,報上名字,前鋒部隊的將領立即使人飛報在后方高地指揮的楊全期。</br></br>黑夜降臨大地,冷風刮過邊荒,天上層云迭迭,似是大雨的先兆。</br></br>屠奉三并不是個喜歡以生命作賭注的人,更不會把自己投進絕境,若他沒有七、八成把握,定不會到這裹見楊全期,因為如對方反面動手,任他三頭六臂,也會在邊荒軍殺過來前被宰掉。</br></br>他清楚楊全期是怎樣的一個人。</br></br>假如對方是桓玄,他絕不會冒這個險,因為桓玄最愛冒險,只是殺了他屠奉三可惹得邊荒軍出集拼命這個誘因,桓玄隨時可犧牲他來爭取勝利。</br></br>桓玄就是這的一個人,自私自利,其它人只是他的工具。</br></br>四騎如飛馳至,領屠奉三往見楊全期,領頭的將領叫程鋒,是楊全期手下猛將,武功不俗。</br></br>程鋒客氣的道:「請屠大人解下佩劍。」</br></br>屠奉三毫不猶豫把劍連鞘解下,拋給程鋒,程鋒一把接著,順手交給手下,木無表情的道:「屠大人請隨末將來!」</br></br>策馬領路。</br></br>屠奉三跟在他馬后,接著是三名荊州戰士,此時他即使后悔,也沒法脫身了。</br></br>這個險他是不能不冒的,現在仍未到與桓玄反目的時候,開罪桓玄,不單會禍及他振刊荊會的兄弟,他的族人親友亦難逃大難。</br></br>在到邊荒集前,他一意改變邊荒集,可是當他融入邊荒集的生活方式后,方弄清楚是沒有可能改變邊荒集的,只能順著邊荒集的規矩來辦事。荒人已成為有別于天下任何地方的異類,品嘗著自由開放的成果,誰也不能令他們開倒車,放棄獨特的生活方式。</br></br>終于被改變的是屠奉三,而非邊荒集。</br></br>程鋒一言不發的在前方領路。</br></br>沿途所見的荊州軍陣勢森嚴,不愧是能在南方撐起半邊天、與建康和北府軍分庭抗禮的精銳部隊。不過屠奉三卻在他們鼎盛的威勢后看出他們的疲倦和士氣低落,并不適合于此刻攻打邊荒集。</br></br>這是可以理解的。</br></br>楊全期的部隊勞師遠征,日夜趕路穿越邊荒到邊荒集來,元氣仍未恢復,邊荒集的變化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們面對的再不是烏合之眾,而是能力抗慕容垂和天師軍的雄師勁旅,現在更把強大的敵人逐離邊荒集。</br></br>程鋒馳上帥旗高懸的小丘。</br></br>楊全期在數名將領和數百親兵簇擁,正冷冷瞧著他。</br></br>屠奉三長笑道:「楊將軍別來無恙!」</br></br>楊全期大喝道:「停下來!」</br></br>屠奉三忙勒馬止步,事實上他也不得不停下來,因為前方的戰士人人舉槍持矛的將鋒尖向著他。</br></br>另各有十多人從左右搶出,把他團團圍著,戰馬受驚人立而起,幸好屠奉三騎功了得,牢牢控制座騎不逾越半步。</br></br>屠奉三不悅道:「我要下馬哩!是否須先得楊全期你批準?」</br></br>楊全期沉聲道:「收起兵器!」</br></br>屠奉三甩蹬下馬,目光掃過包圍著他的戰士,雙目神光閃閃,不但顯示出他沒有絲毫懼意,還看得人人心中發毛。</br></br>屠奉三在荊州威名極盛,開罪他的人,從來不會有好結果的。</br></br>楊全期搖頭嘆道:「屠奉三你今次來錯了,你既背叛了南郡公,投向荒人,便該永遠躲在邊荒集內。現在任你舌敝唇焦也休想可以打動我,念在一場交往,我只好把你縛回去交由南郡公發落。」</br></br>屠奉三心中暗笑,楊全期口上雖說得強硬,事實上卻是不敢殺死他。冷哼道:「若楊將軍如此魯莽,南郡公要治罪的絕不會是我屠奉三,而是你老兄。」</br></br>楊全期踏前一步,怒喝道:「大膽!死到臨頭,尚敢口出狂言。」</br></br>屠奉三負手前行,逼得攔在前方的戰士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好整以暇的道:「敢問楊將軍,我屠奉三如何背叛南郡公呢?」</br></br>楊全期略一錯愕,屠奉三又向他趨前兩步,離楊全期不到十步,隔著一群不知所措的親衛戰士。</br></br>楊全期身旁一名將領大喝道:「再敢踏前一步,教你血濺當場。」</br></br>屠奉三銳利凌厲的目光只望定楊全期一人,對喝著他的將領看也不看的道:「以下犯上,該當何罪,說話者給我報上名來!」</br></br>那將領登時噤聲。</br></br>楊全期皺眉道:「屠奉三你勿要橫生枝節,如你仍效忠南郡公,好應在我軍抵達時,立即來與我們會合。」</br></br>屠奉三啞然失笑道:「我道是甚么事令楊將軍誤會,原來竟是如此。我倒要反問一句,若我真如楊將軍所言,掉轉槍頭,與楊將軍連手對付荒人,現在的邊荒集還有我們荊州軍的席位嗎?我更想請教楊將軍,在目前的情況下,楊將軍有多少攻陷邊荒集的把握呢?」</br></br>楊全期差點語塞,稍作思索后道:「屠大人是否在長他人志氣,我們荊州軍人強馬壯,更有兩湖軍在水路助攻,荒人則在大戰之后,人困馬乏,憑甚么來與我軍爭奪勝負。」</br></br>只聽他不再直呼屠奉三的名字,改口稱屠大人,便曉得他留有余地,不愿與屠奉三結下解不開的嫌隙。須知屠奉三自幼與桓玄有交情,又向得桓玄信任。今次桓玄派楊全期來邊荒集,只因認為屠奉三任務失敗,而非著楊全期來對付屠奉三。</br></br>屠奉三笑道:「楊將軍乃明智之人,當清楚荒人聯軍是否不堪一擊。至于聶天還,楊將軍勿要對他再存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他能全身而退,已可還神作福。邊荒是荒人的地頭,他們早適應了邊荒的生活,對邊荒了如指掌,若非如此,現在占領邊荒集的便該是燕軍和天師軍。」</br></br>楊全期默言不語,正深思屠奉三的話,而屠奉三說的正是眼前的事實,邊荒集已重歸荒人之手。</br></br>楊全期打量屠奉三片刻,沉聲道:「江海流已死,誰能與聶天還在水上爭鋒?」</br></br>屠奉三淡淡道:「江文清又如何?她的雙頭船隊比聶天還早一晚趁大雨闖過穎口,然后藏身于一道隱蔽的支流內。現在荒人沒收了黃河幫的三十多艘破浪舟,前后夾擊下,聶天還可以挺多久呢?」</br></br>又冷笑道:「我少有說這么多廢話,一切只是為南郡公著想。你們現在全賴穎水運送糧資和弓矢兵器,只要大江幫截斷穎水交通,你們將沒一個人能活著回荊州去。楊將軍明白嗎?」</br></br>楊全期胸口急速起伏,顯是猶豫難決。</br></br>屠奉三哈哈笑道:「南郡公方面將軍不用擔心,我他派下來的任務。請代我上報南郡公,我屠奉三會留在邊荒集,為他打好根基,從邊荒集賺取最大的利益。」</br></br>楊全期苦笑無語。</br></br>屠奉三知他意動,從容道:「我會修書一封,請楊將軍帶返莉州讓南郡公過目,保證他不會怪責楊將軍。楊將軍亦不必急于退兵,待弄清楚聶天還的確切情況后,方作決定如何?」</br></br>楊全期聽他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而事實上若聶天還被擊垮,他能全軍撤退已屬萬幸。</br></br>點頭笑道:「如此有勞屠大人哩!」</br></br>木寨熊熊起火,濃煙直沖云霄。</br></br>聶天還立在指揮臺上,目送天師軍的離開,卻是無計可施。</br></br>兩湖軍的損失并不嚴重,在天師軍采取聲東擊西之訐下,他們的人立即把糧貨從臨時碼頭送上戰船,駛往對岸。假如徐道覆向他發動全面進攻,他敢肯定可憑穎水占盡上風。可是徐道覆乃深悉兵法的人,收窄打擊面,集中兵力狂攻木寨。一擊成功,便揚長而去,如此的臨別秋波,確令聶天還難受。</br></br>二十五艘戰船在穎水上飄蕩,配襯著被烈焰吞沒的木寨,聶天還產生出無主孤魂的感覺。</br></br>邊荒集究竟發生了甚么事?為何徐道覆忽然撤走?</br></br>徐道覆的退兵是算計中的事,卻不是像眼前般不但可全身而退,還可以對他發動突襲。依照與楊全期的約定,只要與燕兵達成協議,楊全期會封鎖徐道覆的退路,再配合他的艦隊,務要令徐道覆全軍覆沒。</br></br>更令他憂慮者是自昨天開始,再沒有運糧船駛來,他派出的兩艘偵察船也一去無蹤。沿岸設置的哨站亦音訊全無。</br></br>所有這些都不是好兆頭。</br></br>蹄聲在束岸響起,一騎快馬沿河奔至。</br></br>聶天還和指揮臺上的五名將領,目不轉睛盯著從邊荒集回來的斥候兵,人人心中生出不詳的感覺。</br></br>斥候兵飛身下馬,跳上帥船,氣急敗壞搶上指揮臺,在聶天還前下跪上報道:「稟告大龍頭,邊荒集已重入荒人之手,鐵士心當場戰死,宗政良率領殘兵逃返北方,黃河幫三十多艘破浪舟,全落進荒人手上。」</br></br>包括聶天還在內,人人聞訊色變。</br></br>這是沒有可能的,偏在眼前發生。</br></br>是夜天上層云密布,星月黯然無光,唯只穎水河上飄蕩的戰船亮起***,反予人成為攻擊目標的危險感覺。</br></br>斥候兵續道:「天師軍悄悄撤走,把半個邊荒集拱手讓出來……」</br></br>聶天還打斷他的話,怒道:「廢話!荊州軍方面如何反應?」</br></br>斥候兵答道:「荊州軍全面推進,至集外西面里許處便按兵不動,然后忽又后撤一里,原因不明。」</br></br>豆大的雨點從天上灑下來,接著雨勢轉密,穎河兩端陷進茫茫的夜雨里,更添危機重重的感覺。</br></br>聶天還心中涌起功虧一簣的感覺,環目掃視己方艦隊,其中七、八艘因超載糧貨,吃水極深,行動不便。</br></br>他嘴角輕顫,好半響才大喝道:「把多余的糧貨輜重卸往河水,立即撤軍。」</br></br>號角聲響起。</br></br>人人相望,因為號角聲非是來自他們的帥船,而是從下游傳至。</br></br>聶天還猛一咬牙,舉手高呼道:「兒郎們迎戰!」</br></br>大江幫的雙頭船從下游的黑暗里鉆出來,向兩湖幫已萌退意的船隊展開猛烈無情的攻擊。</br></br>在滂沱大雨下,荊州軍不得不撤返營地。</br></br>天氣雖然惡劣,從穎水下游兩湖軍立寨處傳回來的情報,卻從沒有間斷。</br></br>當屠奉三離開后,兩湖軍木寨著火焚燒的濃煙,清楚可見。邊荒集的破浪舟立即傾巢而出,楊全期曉得兩湖軍大勢已去。</br></br>天明時雨勢漸斂,楊全期終于下令撤兵,到黃昏時,最后一支部隊消失在荒人視野之外。</br></br>「當!當!當!」</br></br>卓狂生親自敲響古鐘,歡迎從穎水駛來的船隊。</br></br>是役在雙頭船和破浪舟的前后夾擊下,兩湖幫傷亡慘重,陣亡者達千余人,僅得十一艘赤龍舟趁大雨逃之天天。聶天還帥船不保,全賴逃上另一艘船,方能脫身而去。</br></br>邊荒集舉集歡騰,夜窩子又亮起五光十色的彩燈。一天之內,便有近三千躲在邊荒各處的荒人興高采烈的返回邊荒集,似乎一切已回復舊觀。</br></br>燕飛孤單一人立在穎水岸旁,看著由雙頭船和破浪舟組成的艦隊,經過眼前的水段駛往上游的碼頭區。</br></br>他離開了歡樂的人群,獨自感受光復邊荒集的諸般感觸,心內沒有絲毫預期中的興奮之情,看到的只是人心的變化。</br></br>鐘樓議會在江文清抵埠后立即舉行,作出新一輪的權力分配。在以后一段很長的日子里,各派系會設法鞏固手上的權力,爭取最大的利益,再無暇去理會此之外的任何事。</br></br>營救紀千千,只能靠自己的一人一劍。</br></br>這并非說屠奉三、慕容戰、卓狂生等背棄自己的承諾,而是時機尚未成熟,以邊荒集現時的軍力去挑戰慕容垂,等于燈蛾撲火,自取滅亡。</br></br>風聲響起。</br></br>燕飛不用看也曉得來的是劉裕,心中涌起友情的暖意。</br></br>劉裕來到他身旁,欣然道:「我們終于成功哩!」</br></br>燕飛心中暗嘆,對任何荒人來說,光復邊荒集都可算是曠世功業;對他來說則是徹底的失敗。</br></br>劉裕見他神情木然,微一錯愕,沉聲道:「收復邊荒集是我們營救千千的第一步,失去邊荒集、失去鐵士心,慕容垂不論實力和聲勢均被大幅削弱,如此我們便更有把握把千千和小詩從慕容垂的手上搶回來。」</br></br>燕飛迎上他的目光,淡淡道:「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內,邊荒集絕不宜輕舉妄動,否則可能把贏回來的全賠出去。」</br></br>劉裕欲言又止,最后頹然道:「事實確是如此。集內派系與邊荒外諸勢力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縱使人人愛護千千,也沒法拋開一切去挑戰慕容垂。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是守好自己的本分,令邊荒集繼續成為天下最賺錢的地方。」</br></br>又道:「不過我們并不須與慕容垂正面硬撼,只要組成一支高手隊,與慕容垂斗智而不斗力,說不定可以救回千千和小詩。」</br></br>燕飛道:「你可以拋下北府兵不理嗎?孫恩和桓玄發動在即,你必須返回廣陵艱苦奮斗,如此方不負玄帥對你的期望。」</br></br>劉裕聽得啞口無言。</br></br>燕飛微笑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奮斗的目標,我的目標非常清楚明白,就是讓千千主婢安然回到邊荒集,其它一切再不重要。」</br></br>劉裕愕然道:「你……」</br></br>燕飛拍拍劉裕肩頭,欣然道:「待會開鐘樓議會時,你代我宣布燕飛已離開邊荒集,去設法營救千千主婢,為我和所有人道別,并告訴他們:當有一天我需要荒人的援手,我會使人來通知你們。」</br></br>劉裕發呆半晌,苦笑道:「明白哩!」</br></br>燕飛哈哈一笑,灑脫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