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聲鑼響,停止答卷。
這意味著本次考試全部結束,能否由武入仕途有了結果。
墨云和陳虎一起出的考場,鄭游特意去迎接了他們,吃的依然是臊子面,美味的澆頭蓋在面條上顯得色香味俱全。
吃面講究的就是一個稀里呼嚕往里刨,細嚼慢咽那是達官貴族和江南人才做的。
吃完后打了個飽嗝,喝了一大碗面湯,這才滿足的睜開了眼睛。
鄭游見此也不忙問了,他見到這人不是面就是餅,卻還記得給自己買糕點,生怕他吃不慣那些東西,雖然長時間的游歷讓他已經習慣了粗茶淡飯,不要說是大餅了,野菜合子都是很好吃的。
陳虎看到這個情況想說什么的,最后還是沒有出聲,他的答卷先不說字,內容還是默寫的兵法,總之一個字,那就是“打”。
村子里有人欺負他,當場就報復回去了,有理有據,事后算賬沒有道理。
已經考完了,離出結果還有一段時間,他們也沒有閑著,也不缺錢,就在周邊游玩了起來,城外的明月寺依然香火鼎盛,鄉紳富戶添了很多的香油錢作為功德,祈求能夠家人健康,家族富貴。
那些衣衫襤褸,粗布麻衣的佃戶也來湊了熱鬧,將家中頂好的吃食供奉在佛像前,期望的也是家人平安,順便財源滾滾。
墨云看著這一切,問了一個問題,“鄭兄,你說這些人拜這些神仙有用嗎?”
鄭游秉承的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至理。
他是不信的,思索很久才回答道:“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生是至親,老是歲月,病是大夫,死是造化,關這些神佛什么事?”
“盤古開天,三皇治世,始皇定山河,這些都是人干的,神佛在哪?”
“那這些神佛為何香火旺盛,為何那些窮人家也信這個,他們不明白他們的命運在自己手里嗎?”
鄭游愣了很久,過了一會兒才說道:“人要有所敬畏,不能變的更好,但也不能更壞。”
陳虎聽不懂,但覺得有道理,所以點了點頭,再一次覺得鄭游這個舉人很有才。
墨云沒有說話,他想起了很多事情,最后只能嘆息。
三人沿著階梯而上,那里就是這里有名的明月寺,雖然是寺廟,但也供奉三清道祖,也許是為了擴大香火規模。
“我們搖簽吧!”陳虎突然說道。
其他兩人詫異的看著他。
陳虎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有點尷尬的回答,“我從小就看見別人搖簽,也希望搖一次,但解簽需要添香油錢。”
“哈哈哈,虎子解簽不需要給香油,也許是你們那人少,才會有這個事情。”
于是他們向著殿內走去,來了得拜,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因為拜的是心。
墨云聽到了鄭游的愿望,“愿大夏盛世依舊,愿天下海晏河清,愿百姓安居樂業。”
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鄭游在發光。
許愿本不用說出來,但也有不同,無愧本心,就不懼流言。
墨云沒有什么要許愿的,他從小就明白一切都是要靠自己,但今日他還是要許一次。
“愿鄭兄愿望成真。”
陳虎沒有說出口,但內心已經明了,“愿至友一切順利,愿家人身體康健。”
搖簽的時候鄭游問的是仕途,簽文顯示的是福禍相依,命運坎坷,終得所愿。
他雖然不懂佛門之語,但也知道這些話是中平,不過最后一句令他很是開心。
不由的催促墨云他們,“趕緊也搖一下吧!”
墨云將陳虎推到前面,“你先來。”
陳虎也不客氣,拿起簽筒就晃了起來,“哐哐哐,當”的一聲。
陳虎拿起來一看,又遞給鄭游。
鄭游接過看了下,只見上面寫著“以身立,以心立,青史留名。”
他立刻驚出一身冷汗,這地方怎么會有些這話,被人知道了可怎么得了,他又看了下陳虎,這小子往后竟然有大造化。
墨云聽了他的話也替陳虎高興,兩人一塊兒張大,可以說比親兄弟還好,他日后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很是令人興奮。
“云哥兒,你也抽一下,肯定比這個好。”
墨云也來了興趣,雖然他對這種命運之說不感興趣,但有個好兆頭也是可以的。
他睜開眼睛有點奇怪,搖了半天都沒有搖出來,真是奇怪。
又用力晃了晃,還是沒有出來。
“再用點力,應該快出來了。”
墨云又加了力度,結果整個簽筒里的簽文都掉了出來。
周圍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三人連忙撿起地上的簽文往里塞。
“你們怎么回事,怎么毀壞寺廟之物。”
三人并沒有搭理他。
看到周圍人的母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莫名有了自信。
“你們損壞佛家器物,理應賠禮道歉,向佛祖扣頭賠罪。”
陳虎剛想說什么被鄭游和墨云攔住了,按理說這件事和其他人沒有關系,那么為何會突然出聲,事出反常,必有內因。
鄭游抬頭向四周看去,果然發現了端倪,其中有一對中年夫妻也站在殿門口向內部觀望,對方手中持有佛珠,若是沒錯他們定然不凡。
對面出聲那人有時也會瞄向那兩人,觀其神色有討好的嫌棄。
心中已經大致明白,原來如此,但是用自己和墨云他們做筏子已經觸及底線。
人活一世,名聲不值錢,卻很重要,如果有上官覺得他們品行不端,定然會有厭惡,自己倒還罷了,墨云他們就會斷了仕途。
斷人仕途與財路堪比殺親之仇,對方也許只是不經意的舉動,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敢問貴姓”鄭游看著對方問道。
只見此人眼中露出喜色,還不知道如何將名姓說出口,對方就遞上了臺階,他已經調查清楚,每月的今日知府大人都會來此廟敬拜,他的姓名只要傳到知府大人耳中,定然會記住。
為何會這么肯定,因為知府大人的夫人很是敬佛,自己這番行為定會得到對方好感。
于是他拱手道:“在下林鶴”。
“敢問是鶴立雞群的鶴,還是和稀泥的和。”
林鶴指著鄭游,“你”。
“先不說這個簽筒是我們不小心造成這樣的,寺中師傅還沒有說什么,你如此咄咄逼人做什么?佛祖胸懷寬廣,善以待眾生,你如此狹隘之心,有何資格指責我們。”
他凌厲的看向面前的林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