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文學歡迎您的光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九品文學”即可速進入本站,本站永久無彈窗免費提供精品閱讀和txt格式下載服務!
人們大都以為看比聽更重要。而事實上恰恰相反。聲音的效果其實更具代入感。
位面虛空就像一塊特殊的海綿體。它稀釋任何能量。包括音波。因此。在這里發生的戰斗幾乎是無聲的。尤其是宏觀的角度。就仿佛是在看無聲電影。很無趣。而在媒體播放、甚至飛行員的感應電波傳輸中。都是加了配音的。如此作假。是羅凌授意的。用他的話說:“戰爭可以由我們代勞。但我希望人們都能更清晰的意識到。死亡離所有人已經1步之遙遠。”
曾幾何時。羅凌是堅定的代言人戰爭反對者。他認為。戰爭。就一定要人親自參與。而不是遙控機器互搏。搞的像一場競技比賽。但這種想法在如今的局勢下無法貫徹了。9億三千萬人類。至少要刨去1/3的異化者。不管是什么原因促成的。他們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地球人。除此之外。還要去掉一些其他因素。七剪八裁。所剩能承襲原有文明的人類。人數在3-4億之間。
理論上。像人類這樣的種族要想保證正常繁衍。至少要有千萬人口。如果再考慮上宗教信仰、人種國家文化差異、以及遷徙整個過程中的耗損、新世界的適應、文明等級的迅速恢復等等因素。最低需求翻十幾倍很正常。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意愿。這是一次種族的遷徙、文明的遷徙。就算羅凌是神。也不能代表整個人類的想法。如此一來。想要完成他的愿望。人類幸存者已經很傷不起。
“我雖然已經站在有資格評點一個物種的高度。但我仍不能代替他們活著。我只愿戰爭的創傷再深刻一點。至少在1-3個世代。人們能夠真切的體味到和平安康的可貴。”在準備這場決戰之前。羅凌曾和家人在對話時如此說。
在戰爭的第一線。此刻。羅凌駕駛的幽靈戰機在對一架魔石戰機發動攻擊。
就仿佛是絕地武士的激光劍。水滴型的戰機側面的某點。突然伸出一道十多米長、人腿粗細的光束。非常亮。在下一個剎那。幽靈戰機與敵機貼身而過。由于速度極高。光束產生了匹練般的光影。就是這光影、劃開了魔石戰機的機身。給人的感覺就仿佛是用一張從嘴里翻出的刀片割開對手的喉嚨。突兀、迅速、緊貼、鋒利、刺激。
擦肩而過。一刀切喉。結果魔石戰機挺不給力。除了從切割口開始泄露如霞似霧的魔能光芒外。就是通體的光亮很熄滅了。又飛行了那么一小會兒才停了下來。徹底變成了空中棺材。既沒有惡魔從內中逃生。也不見爆炸什么的。
但。僅此一例。
通過羅凌駕駛的戰機。‘先知’即刻對魔石戰機泄漏的魔能展開了解析。并針對性的調整了各幽靈戰機的切割光束的性質。甚至能激航炮和光束導彈的能量結構。以至于后來的戰斗中。被切割或被擊穿。魔石戰機內部魔能立刻激化。如同被引爆的油桶。瞬間爆炸。燦爛如煙火。
羅凌駕駛的游騎兵1、2、3號機始終以最高速突進。輕易就鑿穿了惡魔們的戰機陣列。之后沒有片刻停歇。繼續向赫伯隆作戰群而去。
與此同時。幽靈戰機與魔石戰機已經全面接戰。有了‘先知’新送的矛與盾。幽靈戰機的生存能力和戰斗力大大增強。而飛行員們優秀的駕駛技術也開始凸顯。當處在相近的戰力水平。承載了位面體系精華的人類明顯比‘進補’而成長起來的惡魔戰機駕駛員們要更強悍。這一點。從10:1的戰機比。結果雙方斗的旗鼓相當。甚至人類這邊攻勢更兇猛凌厲就能看的出來。
這個時候。除了C隊游騎兵序列中、那些所圖甚大、攜帶了對艦兵器的轟炸者們。大多數戰斗者選擇了同惡魔戰機進行空中較力。
在看這一場戰役直播的人類幸存者們自然是一片叫好聲。魔石戰機個頭大、數量多。炸的轟轟烈烈。給人的感覺就是每殺一個都很賺。而人類飛行員們令人目不暇給的精彩飛行技巧在魔石戰機相對笨拙的襯托下確實讓人看的很爽。尤其是想到這些魔石戰機的駕駛員。沒有一個是四階以下實力的。人類幸存者們就感覺更是超值。四階實力的強者。就生活在人們中間。他們非常清楚。一個有著此等武力值的惡魔突入到居住區會造成怎樣的災難。每死一個。人們就感覺仿佛少了一份威脅。
當然。也有很多人意識到。就算是將這些魔石戰機都殲滅在這里。也是杯水車薪的。這才1個萬。赫伯隆惡魔有十幾萬萬。而且。它們已經啟動了龐大^H的戰爭機器。當它們鋪天蓋地而來。這小小的勝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從戰略角度看。大多數人認為在惡魔即將發動全線進攻的情勢下。同惡魔的戰機部隊玩絞殺戰并不明智。敗了。士氣大損。勝了。也不過是讓民眾信心稍增。
“應該實施斬首戰術。就像《天煞地球反擊戰》或《星球大戰》中那樣。”
話說的很漂亮。戰略方針也值得考慮。可要達成目的。猶如天方夜譚。就算羅凌也做不到。
赫伯隆惡魔們的領土號是這個作戰群的中心沒錯。假設將之摧毀就能達成目的。領土號也確實有它的軟肋。。動力爐。沒有任何奇異之處。可領土號實在是太龐大了。就像一個超超級九品文學歡迎您的光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九品文學”即可速進入本站,本站永久無彈窗免費提供精品閱讀和txt格式下載服務!的蘋果。皮的厚度都無法想象。難以啃動。
況且那上邊至少有個等若中等神力神祗的惡魔大公坐鎮。這貨是個什么概念呢。如果是不玩任何花巧的對抗。把包括羅凌在內的所有地球人的戰力都有機的融合在一塊。也沒有半點可能打敗此獠。
一個強大如斯的敵人。真的是挺讓人絕望的。但在這個時候。羅凌并不希望人類絕望。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好過沮喪認輸。所以他將勝機較明顯的仗留給別人去打。去激勵人民。而他自己則再一次挑戰所謂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深入偵測和各種實驗攻擊開始。
空戰如火如荼。人類一方的戰機開始出現傷亡。不過飛行員們仍是能感覺到他們的支援后盾是何等給力。
‘先知’不斷的深入解析敵機。通過遠程調控。改良著攻防體系。例如。能激航炮自之前的‘小米槍’改變為‘長線’。這個長線足以在魔石戰機的一點造成深度熔毀。這比之前的‘淺槍眼兒’更具威力。打好了一炮就能將魔石戰機摧毀。
又比如。‘先知’為駕駛員們提供了‘游弋盾’選項。大多數飛行員是具備速反應能力的。在‘先知’的運算幫助下。利用這‘游弋盾’。飛行員們可以對遠程打擊進行重點區域防御。大大提高了生存力。
甚至已經有狂野派的自由人玩起了‘紅綠燈’戰斗模式。綠燈時頂著臉當狂戰士。瘋狂廝殺。紅燈后當游獵者。遠遠的躲開正面交鋒。到處晃。找機會抽冷子殲敵。等到能量盾恢復到綠燈。又變成了狂戰士……
對人類一方來說。戰斗是激烈而艱苦的。尤其要經常面對被圍殲的局面。惡魔們也不是傻蛋。它們在意識到10:1的情況并不足以干掉敵人后。就重新分配戰力比。一部分拖住敵人。然后集中更多的火力針對性的圍剿。往往是20多架魔石戰機追殺1架幽靈戰機。甚至有夸張到40:1的情況。這種情況對人類飛行員們來講。就仿佛是羅凌之前穿越火線網。不挨打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選擇盡可能少挨打的路線。而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釀成慘劇。
羅凌在行動發起之后第16分鐘抵達了赫伯隆作戰群上方。距最近的一艘艦船不足100公里的位置。不得不說。那仿佛萬島浮海的鳥瞰場面真的是夠壯觀。而當你駕機一頭栽下。就會想起那首歌的歌詞: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
惡魔的位面艦隊也有類似于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甚至魚雷艇的區別。而哪怕是最低級的那種艦船。它的體積也足有十艘航母那么大。同時。哪怕是最低級的艦船主火力。也可以讓幽靈機一炮化灰。而這時。已經有不少艦船開炮。這些炮分為掃光和爆炸兩種。后者好理解。就仿佛二戰時期的高射炮。前者則像用一道激光束在空中來回攪動。雖然每束光的存在時間都不多于1秒。但所能掃蕩的區域。在百公里外仍是很夸張的一個范圍。
便是在這樣的攻擊網中。羅凌駕駛的三架游騎兵仍是能找到空隙鉆。
這時。羅凌的幽靈戰機的特點便體現出來了。沒有能激航炮。也沒有光速導彈。除了最省地方的光束切割刃系統。余下到處裝滿了姿勢制御噴嘴。當羅凌放棄了那種狂野的速度。三架游騎兵便真正符合了幽靈戰機的‘幽靈’二字。形如虛體。躲避似鬼魅般飄忽。
惡魔們發現他們的戰艦攻擊對三架敵機如同大炮轟蚊之后。果斷的放出了攔截機去應對。
而利用這個空隙。羅凌向己方發送回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惡魔們的強襲作戰正在緊張的準備中。從戰機視角。羅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集結運作的大量惡魔官兵。而這些數據在經過‘先知’的運算之后。就能獲得更為準確的敵進擊時間、兵力部署等等重要信息。
對于惡魔們來說。突破位面體系障壁降落作戰。其難度差不多等同于科幻片中的大氣層突入。搞的好沒問題。搞不好也會發生傷亡。而且涉及到即時作戰。這就如同傘兵空降敵后方一樣。一些相關工作是免不了的。而現在。這些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惡魔官兵們紛紛登上不同型號的登陸艦、作戰艇。只等一聲令下。便向目的地開拔。
“第二波次幽靈戰機出戰。”
第一波次攻擊行動40分鐘之后。人類方出動了1萬架幽靈戰機。這些戰機對外宣布是有人類飛行員遠程操控。而且也確實又有飛行員被召集前往黑暗天堂。但實際上這波幽靈戰機全部是‘先知’在操控。黑暗天堂根本沒準備那么多特殊的晶體艙。而靠耳貼般的‘空戰機’設備。是根本不足以支撐優秀級飛行駕駛的。到不如讓‘先知’上陣。
第二波1萬架戰機的頂上。使得第一波次的三個大隊幽靈戰機獲得了喘息之機。紛紛被召喚回巢。進行修整補給。
赫伯隆惡魔這邊相應投入了10萬架魔石戰機。雖然比例依然是10:1。但實際上不是那么個算法。人類方的戰斗難度幾乎在翻倍上升。
但在這危勢顯示之前。由于第二波幽靈戰機的迅速到場。之前赫伯隆惡魔投入的1萬多架魔石戰機損失極為慘重。可以說十不剩三。這個小耳光可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