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正好是中午。
揉了揉眼睛,李雷起身就去找團支書。
團支書他們的宿舍,是在北面竹林的西邊,一排工人宿舍,旁邊還有公共廁所。
出了門,李雷就看到人來人往,當然都是去廁所的。但是,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個園的游客很多,至少不是汪氏小苑能比的。李雷想了想,感覺汪氏小苑缺的還是人氣,沒多少人去啊!
李雷又來到北門,這次團支書還是沒來。李雷只好出去自己買點吃的。門口的兩個帥哥讓他留下來一起吃,李雷拒絕了。因為大家互相都不熟,吃起飯來比較尷尬。
于是,李雷出了北門,想去找點吃的。
出了個園的北門,能看到護城河,護城河和揚州的各個水道都連在一起。像朱自清的《揚州的夏日》里面寫的坐著船,穿過吱吱呀呀的小河,里面也應該有護城河吧。
當然了,在古代揚州就是以河為主干道,交通便利,匯集全國的大富商,所以自古就有揚一益二之美稱。揚指的是揚州,益指的是天府之國CD。
現(xiàn)在遺留下來的園林都是清朝時候留下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清朝古跡。在當時全國的鹽商匯集揚州,只為求得販賣鹽業(yè)的權利。這也是為什么乾隆每次來揚州那些揚州大臣和鹽商都變了樣的用好東西討好乾隆皇帝,而且不論干什么都要求一個盡字。就是達到最高,讓皇帝享受最好的。因為只有這樣皇帝高興了,那下一年的鹽務還交給揚州的鹽商。
鹽,是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食用物品,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重視。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制鹽、采鹽、售鹽都是由國家來操辦。但讓堂堂一個國家去做買賣,聽著總不是那么回事,所以采取的方式是商人去干,國家監(jiān)管,美其名曰“官督商辦”。到了清朝,兩淮地區(qū)鹽業(yè)發(fā)達,獲利豐厚,成了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賣出去的是白花花的鹽,換回來的則是白花花的銀子。
早在雍正即位之初,就聽人匯報說,那些鹽商們的衣服房子極其奢華,吃飯的工具也非常精巧昂貴,每日里吃喝聚會,歌舞升平,金銀珠寶多得數(shù)不過來,甚至連他們家人奴仆的生活也堪比官員。到了乾隆朝,單從鹽商們對他們上司的供應中就能看到。兩淮鹽政衙門的官員,每天吃飯就花費五十兩銀子,筆墨紙等雜項又耗費七十兩。要知道,清代一兩白銀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保守來說也要兩百多元,因此鹽官們的日用開支均已過萬。長此以往,數(shù)量更為巨大。這些花銷,自然都來自有錢的鹽商們。
坊間流傳著一個故事,乾隆年間兩淮黃至筠,也就是現(xiàn)在的個園園主,吃一碗蛋炒飯就要花費五十兩銀子。之所以貴,是因為講究至極。必須保證每一粒米都要完整,且粒粒分開,浸泡蛋汁。外層金黃锃亮,里面雪白甜香。與這碗飯配套的還有所謂的百魚湯,即用鯉魚白、烏魚片、斑魚肝、鯽魚舌、黃魚膘、鯊魚翅等各種不同魚的材料煲出來的魚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估計做夢都想不到一碗飯、一鍋湯竟有那么多講究。道光時期的李澄,也從老一輩人那里聽說,兩淮鹽商的家產(chǎn),首先以千萬計,其次才以百萬來計。資本在百萬以下的鹽商只能稱為小商,在那些富達千萬的總商們面前,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手。這足以見揚州的富商有錢。
李雷想著富商們的生活,在對比自己,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要飯的。嗯,應該是給要飯?zhí)嵝摹D阆胍幌掳。绻郧暗膿P州對比現(xiàn)在的迪拜,揚州的富商只能比他們富。那你來要飯那也得分先來后到啊,你不拜師怎么能混的起來呢。
想著想著,自己就來到一家掛著揚州炒飯的小店,進去后李雷也點了一份揚州炒飯。
炒飯上來后,李雷就沒食欲了。因為這飯炒的連楊姨的一半都沒達到。這還讓人怎么吃?李雷糾結了一會,還是忍著吃了下去。畢竟這是花錢買的,不能浪費了啊。
李雷草草的吃過飯,然后找了一個離個園不遠的網(wǎng)吧坐了一下午,反正書記下午也不一定會回來了。
下午,李雷在網(wǎng)吧玩了很長時間。一看時間都5點了,書記應該回來了。于是,出了網(wǎng)吧,直奔個園,去找書記了。心想這次肯定得蹭頓飯了吧,一定要吃好的。
到了個園北門,正好他們下班。李雷老遠就看到書記正在和其他幾個人在門口聊天。李雷三步改兩步,快速的往個園去。
“丁書記,可想死我了!”李雷還有很遠就大聲的呼喚書記。
“哎呀!雷雷,你來了也不打個電話,我都不知道你來了。”書記客氣的說道。
“手機?”李雷一愣。“對啊!我手機呢?”
這時候李雷才想起來,出門忘拿手機了。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居然還能忘拿手機,這也是一件奇事。
李雷找了半天才確定出門換衣服時手機放在床上忘在汪氏小苑忘記拿了。唉!明天還是得回汪氏小苑拿手機,在這個處處需要手機的時代,忘拿手機也是寸步難行啊。
書記點過名后,李雷就和書記還有那兩個帥哥一起回到了宿舍。李雷感嘆道,就是大景區(qū),還得點名。自己在汪氏小苑,到現(xiàn)在沒見點過名。
到了宿舍,南面的兩個男生也回來了。其實實習的時候也是有晚飯的,但是沒人愿意去打。因為天天就是那幾個菜,再好吃也會吃膩的。
書記在宿舍洗漱完畢,換了衣服。因為李雷來了,書記就出去買了點菜,和宿舍的幾個人一起吃。
書記買了花生米,涼菜,豬頭肉,大煮干絲還有幾瓶啤酒。
李雷看到書記拿酒回來,就愣住了,問書記::”這酒給誰喝的?“
書記看了看李雷說道:”大家一起喝啊!“
”你不會酒都沒喝過吧?“揚大的陳鵬說道。
”老師不讓喝啊!“李雷愣愣的回道。
”哈哈!你連酒都沒喝過!多大人了!現(xiàn)在工作了,誰還管你啊!“大家都笑了。
”呵呵!“李雷臉色通紅尷尬的笑了笑。
收拾好后,大家開始吃飯。吃飯期間,書記介紹了他們宿舍的幾個人給李雷認識。
揚大旅游系的兩位,陳鵬和徐強,就是北門那兩位帥哥。旅游商貿(mào)學院的兩位,王京和張建,他倆在南門,當時李雷說找書記,也和他倆見了面。都是年輕人,沒過一會就熟悉了。
李雷真的是第一次喝酒,沒和兩杯頭就有點暈。但是書記和其他幾人狀態(tài)都比李雷好的多。
李雷又和他們干了一杯說道:”書記,你們變化真大!沒想到你們都天天都喝酒了!以前在學校,哪喝過啊!“
書記看著李雷說道:”雷子,這酒怎么樣?“
李雷拿起酒瓶,自己倒了一杯,然后說道:”還行!就是有點苦,有點澀!不如飲料好喝!“
陳鵬接過來說道:”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喝完暈的爽的一睡覺,啥事都忘了!“
徐強他們?nèi)藙t哈哈一笑。
”唉!工作不易!且行且瀟灑啊!要什么明天!今天就是明天的幸福!“徐強說著自己就喝了一杯。
”你們名門正派,走的都是康莊大道。我們這個野雞門派,現(xiàn)在連今天都快沒了!“王京干了,張建也跟著喝。因為他們實習完后,聽說有被學校賣到酒店,輪番的實習。
”來!都滿上!敬我們操蛋的工作!敬在個被社會隨便操的年齡!終究有一天,我們會站起來的!“書記舉起杯站起來,大家也都站起來,然后豪氣的干了酒!
”書記,我還是羨慕你們啊!你看你們,在那么好的景區(qū),又有那么多同事!我一個人在鳥不拉屎的地方,天天見鬼,還承受著那么大的心理壓力!“李雷報苦說道。
”見什么鬼啊?“王京好奇的問道。
于是,李雷將自己的經(jīng)歷給他們講了一下。下面畫風就變了,大家就開始聊起了鬼的事情,畢竟是年輕人,忘記痛苦的時間總是短于成年人。
就這樣他們喝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夜里11點多。李雷也喝大了,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睡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