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究竟有幾分真,6晉無意細辨, 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舉手之勞, 不必言謝。”睨了她一眼,他繼續(xù)道:“你們母女重逢, 應該有不少話要說。我還有事,先告辭了。”
沈氏不敢攔他, 忙道:“你自去忙你的吧。”待6晉點頭離去, 她才重又攥著女兒的手, 往正房而去。揮手令丫鬟們都退下, 她悄聲問:“嘉宜,這兒沒有外人, 你跟娘說,你這些年過得怎么樣?你爹對你好不好?你,你繼母待你好不好?你這次進京是跟誰一塊兒來的?怎么找到世子那里去了……”
母親一下子問了這么多問題,韓嘉宜的眼淚瞬間決堤, 她只喊了一聲“娘”, 就忍不住小聲抽泣起來。
“嘉宜, 別哭, 嘉宜。”沈氏一時手足無措,胡亂給女兒擦拭眼淚。
當初她嫁給韓方為妻,夫妻恩愛和睦,成婚三年后生下女兒嘉宜。可惜生產(chǎn)時傷了身體, 大夫當時說的含糊, 只說以后受孕會比較艱難。生下嘉宜后三四年, 她果真沒再懷孕。
婆婆白氏提出要給兒子納妾,韓方毫不猶豫就拒絕了。白氏認定他是受了兒媳婦的蠱惑,她不顧兒子的哀求,以命相逼,迫他休妻再娶。
沈氏不想丈夫為難,自請和離。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她不舍得才四歲的女兒,可是嘉宜姓韓,韓家又豈會同意她帶走女兒?和離后她依兄長沈修而居,在睢陽待了兩個多月,聽說白氏在給兒子相看新婦,她心灰意冷,隨赴京上任的兄長離開了這個傷心地。再后來,她無意間認得6清,進了長寧侯府。
思及往事,沈氏眼眶微酸,心頭一陣難受,卻聽女兒道:“娘,沒有繼母。我爹也不在了……”
“什么?”沈氏大驚,難以置信,她原本驚訝于“沒有繼母”,待聽到“我爹也不在了”她如遭雷擊,只聽到嗡嗡嗡的耳鳴聲:“你爹不在了?怎么會?”
韓嘉宜擦拭了眼淚:“我十歲那年,我爹就不在了。我這幾年,是跟著祖母和二叔的。”
沈氏抬手按了按眉心,好久才緩過神來:“你爹是怎么不在的?”
“生病。”韓嘉宜輕聲道。在她的記憶中,父親的身體一直不大好。
沈氏怔了片刻,才又問道:“你爹爹不在,那你這些年……”她心里悶悶的疼,沒有親生父母庇佑,這幾年嘉宜是怎么過的?她一把抱住女兒:“你祖母和二叔待你好不好?”
韓嘉宜沉默了。爹爹收藏了不少古玩字畫,手中有不少財產(chǎn)。他去世以后,二叔得了那些珍藏,表示要奉養(yǎng)母親,撫育侄女。這幾年二叔在吃喝上倒也沒有虧待過她,但也僅限于吃喝上了。她這個侄女是可以隨時被犧牲掉的,若非如此,她也不至于偽造路引,匆忙進京。
“你爹沒了,你怎么不早點來找娘?我以為,我以為……”沈氏眼淚大滴大滴的掉,落在女兒間。她心里充滿了悔意,她不該把女兒留在睢陽,更不該十年來刻意逃避不聞不問。她以為,女兒雖然沒有親娘在身邊,可還有父親,有祖母,不會受什么委屈……
韓嘉宜臉頰在母親手臂上蹭了蹭,有意撒嬌:“我那時候小嘛,現(xiàn)在長大了,不是來找娘了嗎?”見母親滿面淚痕,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娘,我餓了,有吃的沒有啊?”
“有,有,當然有。”沈氏精神一震,連忙高聲喚丫鬟進來,吩咐準備膳食。她將糕點推到女兒面前,“你先墊墊肚子。”
韓嘉宜今日水米未進,早就餓了。她洗手凈面,就著茶水用了幾塊糕點,才覺得身上有了些力氣。
沈氏就坐在她對面,見她放下筷子,含笑問道:“合你的口味么?”
“合呢。”韓嘉宜點一點頭。
沈氏拉著女兒的手:“嘉宜,你以后也不要再回睢陽了,留在這兒陪娘好不好?娘只有你這一個女兒,娘不想再和你分開了。”
韓嘉宜毫不猶豫地點頭:“好。”猶豫了一下,她又道:“我是想賴在娘身邊的,可是娘會不會不方便?”
母親現(xiàn)在嫁到了長寧侯府,不知侯府中人是否好相與。
“怎么會呢?”沈氏溫柔摩挲著女兒的頂,幾欲落淚,“沒有什么不方便的。老夫人和侯爺都很好。再說,長寧侯府若是真容不下咱們娘倆,咱們走就是了。嘉宜,娘巴不得你永遠賴在娘身邊。”輕輕擦拭了眼淚,她想到一事,好奇問道:“你怎么先找上世子了?”
“誰?”韓嘉宜話一出口,隨即意識到娘問的是6晉。她想了想,“哦,娘說大哥啊。我在客棧,正好碰見錦衣衛(wèi)捉拿欽犯……”
沈氏點一點頭:“原來如此。”分別十年,她心里有太多的問題想問女兒,她迫切想知道女兒這十年的點滴,但是她很清楚,嘉宜如果要留在長寧侯府的話,必須得盡快對侯府有些了解。
于是,她緩緩說道:“家里的情況,我簡單跟你說一下……”
韓嘉宜在睢陽時就知道母親改嫁到了6家,也打聽過長寧侯府的一些情況。但此刻母親鄭重提及,她也不由地認真傾聽。
“這侯府里,最大的是老夫人,老夫人常年禮佛,是個再慈祥不過的老人,對小輩一向和善。你只管拿她當親祖母一般敬重就是了。侯爺性情寬和,也好相處。侯爺之前娶過兩任妻子。”沈氏輕聲說道,“他的原配夫人是成安公主,公主生下世子6晉沒多久就去世了。老夫人做主,侯爺又娶了梅夫人,梅夫人也福薄,二少爺6顯出生的當天,她就沒了。世子你見過了,他如今做著錦衣衛(wèi)指揮使,你日后見了他,定要恭恭敬敬,莫惹惱了他。二少爺你還不曾得見,他比你大了兩歲,還在讀書呢。他的姨母和表妹也在侯府,梅姨媽熱情爽朗,她的姑娘陳小姐和你年紀相仿,以后少不得要見面。”
韓嘉宜記在心間,可是不免有些不安。
沈氏輕嘆一聲,又詳細講了各人的秉性喜好以及相處之道。
母女倆正說著話,忽有丫鬟來報,說是侯爺過來了。
韓嘉宜心頭一跳,立時站起。
說話間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他四十來歲,形貌和善:“聽說大姑娘來了,這個就是么?姑娘既然來了,就在這兒住下吧,也省得你掛念。”他沖沈氏笑了笑:“別說,和你還真有些像。”
“侯爺這話說的,我親生的女兒,又怎會不像?”沈氏含笑盈盈,她輕輕推了推女兒,“嘉宜,還不見過你6伯伯。”
韓嘉宜匆忙福身行禮,心里微覺驚訝,這就是長寧侯么?怎么和6晉長的一點都不像?他看著比他兒子和善多了。
“怎么?你不認得你要投奔的兄長?”6晉淡淡地看著她。
韓嘉宜思緒轉(zhuǎn)了幾轉(zhuǎn),不自在的神情一閃而過,她很快恢復了鎮(zhèn)定:“只是聞名,從未見面,當然不認得,兄長莫怪。不過,兄長應該知道小妹吧?我母親姓沈,在娘家姊妹中排行第三。我舅舅單名一個修字,我姓韓,從睢陽來。”
她心想,話說到這份上,對方如果真是那個6晉,肯定就知道了她是誰。她小心翼翼覷著6晉,眼中有些期待,又有些不安,卻見對方的臉色倏然沉了下來。
聽她提到沈修,6晉心念微轉(zhuǎn),已然明了她的身份。不過想到她的假路引,他眉目冷然:“我如何知道……”
“我自然是有證據(jù)的。”韓嘉宜出聲打斷了他的話,坦然自若,“而且,錦衣衛(wèi)手段了得,我……”
她本欲說上一句:“我豈敢在你們面前撒謊?”話到嘴邊,想起自己那露出破綻的路引,臨時改成“我如果說的是假的,也瞞不過你們的法眼,是不是?”
她按捺下內(nèi)心的惶急與不安,臉上笑意盈盈。
6晉雙目微斂,不動聲色打量著她。見她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明眸善睞,顏若朝華,眼里透著一股沉靜之色,竟是毫無懼意。他視線微移,看向她不知何時攥緊了的拳頭。他輕哂,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她的臉上。
鵝蛋臉杏仁眼,娟秀清麗,頗有書卷氣。仔細瞧的話,從她那似乎刻意掩飾過的眉目間,隱隱能看出幾分沈氏的影子。他不輕不重哼了一聲,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沈氏是他的第二個繼母,在嫁進長寧侯府之前,確實曾嫁與睢陽韓方為妻,并生有一女。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沈氏的那個女兒今年正是十四歲。而關于沈氏過去曾有子嗣一事,京城中并無多少人知曉。
韓嘉宜心中惴惴,她苦了臉,一雙剪水秋瞳淚光盈盈:“我說的都是真的,你們?nèi)舨恍牛盐夷赣H請來一問便知。我四歲的時候……”
6晉長眉一挑,眼角余光掠過前堂或站或坐一個個向這邊張望的諸人,知道他們都在豎著耳朵聽。他眸色轉(zhuǎn)冷,伸手制止她說下去:“我沒有興致在這聽你講故事……”
“不想在這兒?那咱們就借一步說話?”見他抬腳欲走,韓嘉宜即刻接道。她眨了眨眼,一雙靈動水眸直直地看著他,到底是沒能膽大到把那句可以拉近關系的“兄長”給叫出來。
怔了一瞬,6晉唇角微揚,牽起意味不明的笑:這小姑娘生的柔柔弱弱,膽子可不算小。他輕輕唔了一聲:“也好。”
高亮輕哼,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姑娘,請吧。”
眼看著“韓老弟”要被帶走,鄭三哥急道:“韓老,韓姑娘!”
韓嘉宜輕嘆一聲,從袖袋中取了碎銀出來,拋給站在一旁的鄭三哥,神情懇切:“鄭三哥,這一路辛苦你了,我如今人已到了京城,也跟……”她說著飛瞧了6晉一眼,聲音不自覺降低了一些:“也跟我這位兄長相遇了,你回睢陽去吧。”
她并不想連累旁人,然而她這話一出口,鄭三哥不由地生出萬丈豪情來:“韓姑娘,你別害怕,我相信你,我相信你說的都是真的。”
韓嘉宜笑起來,心說,鄭三哥這人還挺有意思。她以韓嘉的身份和他相處時,所說的身世完全是假的啊。他都知道她不是韓嘉了,還說相信她。
不過這么一笑,她心里的不安倒是消散了不少。她想,也沒什么好害怕的。她對6晉,可不曾說過一句謊話。——哦,或許有半句,她此次進京,主要是為了投奔自己嫁入長寧侯府的生母。不巧,她母親有兩個繼子,居長的那個就是6晉。
6晉喚過掌柜簡單詢問兩句,得知這位韓姑娘確實是與鄭老三一同進店的,和楊洪升同坐一桌實屬偶然。
韓嘉宜聞言又放心了幾分,心想這樣能洗脫同黨嫌疑吧?
命手下帶走早已被制住的楊洪升,6晉低聲吩咐高亮:“我先進宮復命,你帶這位韓姑娘去……”他回掃了一眼,見她正眼巴巴地瞅著自己,他眸光輕閃,飛收回目光,“梨花巷吧,看緊一點。”
高亮大聲應道:“是!”他摩拳擦掌,越篤定這個韓姑娘身份可疑,心說,你也不打聽清楚,整個京城誰不知道我們大人只有一個兄弟,根本沒有姊妹!大人說了看緊一點,那必須嚴加防范啊!
韓嘉宜也有點懵,梨花巷是什么地方?
很快,她就知道了。
她隨著高亮進了梨花巷后,在一處宅子前停下。韓嘉宜看著“6宅”二字,尋思:就是6家?6晉已經(jīng)相信了她的說辭?她是不是很快就要見到娘親了?
一想到即將看見她那闊別十年的生母,她期待而又不安。她四歲那年,娘親就離開了家,也不知娘親還認不認得她。她是不是應該換下身上的男裝?
她一時心緒如潮,沒注意到高亮斜睨了她一眼。
梨花巷6宅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6晉的一處私宅。6晉偶爾會在此地留宿,高亮也時常來這里。此地的仆從對他并不陌生。他敲響門后,領著韓嘉宜入內(nèi)。
韓嘉宜漸漸意識到不對勁兒了,這宅子說是侯府,也過于小了一些吧?她略一思忖,含笑問道:“高大哥,這就是長寧侯府嗎?”
“哼!”高亮重重地哼了一聲,“長寧侯府?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