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宜擺手:“還沒毀。”
“那就拿過來啊。”陸顯急道, “大哥平時又不看話本,他的意見怎么能當真?我覺得寫的甚好, 非常好。”他想了想,又道:“你如果覺得哪里不妥,等再刊印時, 再修改一遍不就是了?”
說起來, 他已經十分期待再版了。大哥批注版行不通的話, 他可以去找別人啊。拿郭大的名頭出去, 應該也能賣不少。
韓嘉宜垂眸,輕聲道:“等我稍微修改一下,再給你。”
至少不能再讓人指出明顯的漏洞來。
“也行。”陸顯終于點頭,“那你可一定要快一些啊。”他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你缺筆墨紙硯嗎?用不用人給你打下手?你預計什么時候能給我……我在咱們家有個書房,要不, 我把書房分你一半兒?那里什么東西都有。”
韓嘉宜聽這話似乎有哪里不對:“等等,二哥在家里有個書房?”
“是啊, 我爹,大哥, 我, 各有一個。”
韓嘉宜眼皮一跳:“那, 自這個院子往外走, 不遠處那個……”
“是大哥的啊。”
“大哥的?”韓嘉宜心口緊了緊,“大哥的啊。”
她心說, 怪不得那次在書房見到大哥。一想到她借用了大哥的書房, 她的心情頗有幾分復雜。前一刻她想到大哥, 還有些羞惱與不快,這一會兒那些情緒竟然消散了不少。
“對了……”陸顯話題一轉,“過兩天就是大哥的生辰,家里肯定是不會大辦的。可你說我要不要再備些什么?不過我上回說了給他《宋師案》……”
“大哥的生辰?”韓嘉宜微愕,“要的吧。”她認真道:“是要準備的。”
她這段日子一直忙著《宋師案》的第三部,倒險些把此事給忘了。
那次二哥拿了《宋師案》做幌子,又不能真的作數,而且這《宋師案》還到了她手上。二哥作為親弟弟,是該另備些薄禮。不需要多貴重,至少要有心意。或許她這個妹妹,也得有些表示才對。
她瞥了一眼大哥使人送來的《宋師案》,心說,大哥對她其實不差。
“你說的也對。”陸顯點頭,“那我先回去啦,你如果想修,那就大膽修,修好以后,趕緊跟我說,一定要快啊。”
韓嘉宜應下。
陸顯哈哈一笑,大步離去。他雖然沒拿到第三部的手稿,但卻開拓了新思路。大哥批注的不能刊印,旁人批注的難道就不能刊印么?他們書坊的話本子和其他書坊并無太大差別,也不具有優勢。若是推出批注版,也許還真能吸引不少顧客呢。
韓嘉宜在二哥走后輕輕嘆一口氣,修吧,好好修。除此以外,她還得想一想,給大哥準備些什么。
大哥陸晉的生辰就在十月初四,也不剩幾天了。她現在再準備其他東西,顯然已來不及。上次給老夫人準備的百壽圖倒是還在那兒放著,然而她也不能拿那個來充數。可以求個平安符,不過單單一個平安符也太簡單一些。
韓嘉宜想了想,干脆向母親討主意。
沈氏有些訝然的模樣:“嘉宜,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什么?”韓嘉宜隨口問。
“你大哥,嗯,世子年紀輕,還不到過壽的年歲。”沈氏含糊說道:“家里也不怎么提這件事。當然,你們私下里準備賀禮也行。你若是不清楚怎么做,娘幫你準備。”她看著女兒,溫聲說道:“這生辰賀禮,也都是有講究的。不用擔心,娘慢慢教你就是。”
她要努力把女兒這些年缺的都給補回來。
韓嘉宜點頭輕笑:“那就多謝娘啦。”
沈氏嗔道:“你是我的親女兒,跟我說什么謝?”
得了空,韓嘉宜同陳靜云一起去附近寺廟。韓嘉宜不大相信鬼神,但是在佛門凈地,也不由地生出幾分敬畏之心。她默默祈禱,希望娘身體康健,事事無憂,也希望她自己也能順順利利。
末了,韓嘉宜又幫大哥陸晉求了個平安符。她心想,侯府上下,恐怕也只有他用得著了。盡管對他那次的批評耿耿于懷,但不得不承認,她對他還是心存感激的。不只是因為羊角燈和那幾本律書注解,還有他讓她直視自己的不足。他們兩人來往不算多,她也希望他能平安吧。
戶部尚書貪腐一事已經落下了帷幕,陸晉親自帶人抄了曹家,將曹練及其家眷收押,他照例向皇帝復命。
今年三十歲的廣德帝郭昌憲一向看重這個外甥,待其回稟完后,含笑說道:“晉兒辛苦啦。”
陸晉躬身行禮:“此乃臣分內之事,不敢說苦。”
輕輕拍了拍外甥的肩頭,皇帝笑問:“來,晉兒,跟舅舅說一聲,你想要什么封賞?”
“臣不敢討賞。”陸晉垂眸,態度恭謹。
皇帝臉上流露出一些無奈:“你這孩子,怎么跟自家舅舅也這般客氣?”他按了按眉心,緩緩說道:“是了,朕昨日去給太后請安,她老人家還問起你呢,說是有段日子沒見你了。走,跟朕去福壽宮走一遭。”
陸晉黑眸沉了沉:“是。”
皇帝沒有乘坐轎輦,他與陸晉慢悠悠行著。還未至福壽宮,就看到一個小太監探頭探腦向他們張望。
陸晉眸光一閃,腳步微頓。
皇帝沖身后的季安使一個眼色,季安大步上前詢問,很快返回,小聲道:“皇上,貴妃娘娘玉體欠安……”
陸晉眼皮抬了抬,貴妃孫氏,據說眼下正得寵。
然而皇帝卻皺了眉:“身子不適就趕緊找太醫,找朕做什么!”他一拂袖,大步離去。
福壽宮中,太后正在小憩,皇帝攔住了打算通稟的宮女:“先不要驚擾太后。”他停頓了一下,問道:“郡主呢?怎么不見郡主?”
話音剛落,一身紫色宮裝的明月郡主緩緩行來。她福了福身:“皇上,世子。”
皇帝重重咳嗽了一聲:“朕帶晉兒來給太后請安。”
明月郡主抬眸瞧了陸晉一眼,輕聲說道:“太后已經休息了近兩刻鐘,我去看看她醒了沒有,皇上稍待。”
她沖他們點頭致意后,起身去了內室。
皇帝則偏了頭問自己的外甥:“朕記得你與郡主青梅竹馬,有沒有想過向太后請旨賜婚?”他目光灼灼,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陸晉,不想錯過他細小的表情。
陸晉沉默了一會兒,神色淡淡:“臣和郡主情若兄妹,沒有任何男女之情,自然也不會有婚嫁的念頭。”
輕輕搖頭,皇帝嘆道:“可惜了,你二人年貌相當,又自小在一處長大。”
似是無限遺憾。
而陸晉只是扯了扯嘴角,沒有再說話。
忽然一聲女子的咳嗽聲響起,隨即伴隨著腳步聲,明月郡主扶著太后緩緩行來。
皇帝與陸晉齊齊行禮。
太后看見數日不見的外孫,心情大好,拉著他問長問短,一時也不大理會旁人。
皇帝在一旁湊趣,故意說道:“有了親外孫,兒子倒成撿來的了。母后再這樣,兒子可不依了。”
太后大笑,指了指明月郡主:“多大的爺們了,還不如寶兒一個小姑娘。哀家疼晉兒,你可聽寶兒說過什么?”
明月郡主的閨名,喚作寶璋。她自父母亡故以后,就被太后接進宮中撫養,是太后身邊第一得意人。
聽了太后的話,她只輕輕一笑,云淡風輕。
陳靜云低聲道:“是啦,就是明月郡主。等會兒你就要見到了,郡主氣度高華,和尋常閨秀可不一樣。”
韓嘉宜“嗯”了一聲,更加好奇。
說話間,一個身形高挑的紫衣女子在侍女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陳靜云輕輕扯了扯韓嘉宜,小聲提醒:“這就是郡主。”
韓嘉宜隨著眾人向郡主行禮。那是一個約莫十八.九歲的女子,五官甚美,皮膚極白,幾乎不見血色。她雖然置身于熱鬧的明暉堂,卻無端給人一種清冷之感。
她向老夫人問好,并命侍從獻上了準備好的壽禮:“這是昔日六祖慧能手書的《金剛經》。”
老夫人好佛,聞言滿面笑容,連聲說好。
陳靜云小聲在韓嘉宜耳畔問:“你見到大表哥沒有?”
“好一會兒沒見到他人了,興許是在前院招待客人。”韓嘉宜想了想。
陳靜云嘆一口氣,遺憾極了。
她們正說著話,明月郡主忽然朝她們看了過來。
韓嘉宜心口一緊,下意識露出一個笑容。
明月郡主只輕輕點了點頭,又收回了視線。
今日長寧侯府老夫人過壽,賓客極多。不過午時前后,漸漸沒有新來訪的女客了。
沈氏也總算是暫時松了一口氣。
然而前院忽然一陣喧鬧,長寧侯父子大步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