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他們家住在村北的一座半山腰上,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流,背后就是一片稀稀疏疏逐漸濃密的森林,最近的人家也要下山后再過一個拐彎才能見到,不過村子里上山砍柴種地勞作的人也會往這邊走來走去,所以也說不上偏僻,只是距離村中央的宗祠有些遠就是了。
此刻走在沒有一點工業污染的山村小路中,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看著便心曠神怡,只不過徐寧并沒有這種心情。
趁這個時候她細細地搜索了原主的記憶,對這里有了更多的了解。
這是個不在歷史里的朝代,年號叫大興,現在具體是大興幾年,原主也不清楚。
而這個村子叫徐家莊,村子里有四五十戶人,都是徐氏的子孫。村子地處偏遠,四面環山,只有南面有一條出去的路。不過這徐家莊并沒有窮到揭不開鍋,大多數人家都是能吃飽飯的,所以還有余力辦了族學,還能養出小方氏那樣肥碩的婦人。
至于村里的其他人,因為原主懦弱又不善言辭,對回想起村里其他人的時候大多會出現害怕的情緒,而徐寧仔細梳理之后發現自己一家并沒有像原主以為的那樣遭到全村的排擠,反而有不少想幫助他們的人,不過因為原主太膽小懦弱,一見人就跑,而導致他們不敢輕易出手。
還是有不少熱情而純樸的人家的,這樣的情況比徐寧預想的要好了很多,徐寧也稍微松了一口氣。
而關于自己母親的沈氏,徐寧發現原主對沈氏的身世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她原本是大家小姐,不僅女紅針線極好,還讀過書,琴棋書畫都是會的,不知怎么嫁到了村里,頭幾年過得還是不錯的,家里起了青磚大院,各種物件一件件地往里添置,自己和弟弟也當大家里的兒女來養,早早地開了蒙,在沈氏的教導下讀書認字學禮,即便是后來家里潦倒,沈氏倒在了病床上,每天也要把他們抓在病床前好好背一段書才行。
可琴棋書畫也好讀書學禮也好,家里少了個當家的,便是生生斷了活路。
說起來他們落到這種田地,也是因為他們一家三口里沒個硬氣人的緣故。
所以這次,便是她硬氣的好機會了,也該讓那些把他們一家當死的在欺負的人好好瞧瞧,現在的徐寧可不是那么好欺負的!
他們姐弟兩個長得瘦小,力氣小走的也慢,等他們從村子里走過的時候,大部分的村民都已經知道了徐興家的小兒子偷了他伯母家的米被當場抓住,正被徐財家的鬧著要見族老呢!
這一路上有不少人對他們指指點點,而徐寧一聽那些小閑話,就知道這一定是她那位大嗓門的好伯母嚷嚷出去的,明明是自己想把事情鬧大見族老的,到了那潑婦嘴里卻成了她有責任心地教育沒了父親的侄子呢!
也不想想等下事情真相大白的時候她那張老臉往哪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