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來看熱鬧的人見她這副樣子,原先因著那一巴掌而生的怒氣也都消散了。
一家人過日子不就跟上牙下牙似的,哪能不磕著呢?
等到晚間小方氏跟人結伴自家去,大伙兒已經跟她說笑了起來。
此后小方氏又連著來了幾天,又拿了只小公雞來燉,這下村里人倒真覺得那一巴掌才是意外了。
而徐寧一連在床上躺了好幾天,見小方氏這低聲下氣的樣子,知道她那嫡親的大伯的確是個難纏的人物,既然肯這樣放下身段道歉也要修正風評,可見他必定還有所圖謀。
但偷米這件事沒有人再提,她人小聲低地可不能再揪著不放,再加上現在吃著受著倒也不能真怎么樣,要是她再小題大作,反倒過猶不及了。
更何況徐財的覬覦并非是即刻要命的事,目前真正要應對得是吃食的危機。
這幾天徐寧已經把家里的情況都摸清楚了,家里別的沒有,只剩下二三十斤豆子。
徐寧也終于知道為什么這一家人都是面瘦肌黃的樣子,便是因為這平時吃的都是豆子的緣故。
和常見的淀粉類主食大米不同,大豆富含蛋白質,并不能給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因此長期把大豆當主食的人都會營養不良。
看這一家三口的樣子,顯然吃大豆已經吃了很長一段時間,要是再不換上淀粉類的主食,恐怕就要危及生命了。
而且現在正是七八月間,山上田野間還是有一些野果野菜補充,等到連豆子都吃完,到了寒冬臘月那才是真的難熬,所以必須早做打算才是。
徐寧這身體實在虧空得厲害,這次連著躺了七八天,前面三天小方氏都有來,后面吃了兩天米肉的沈氏養了些力氣,便沒有讓她再來,自己照顧徐寧,而徐睿還照常上學,下學回來還會帶一把野菜。
這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徐寧起來在院子里活動了兩天,也清楚了沈氏的性子,關系也親近了不少,見自己身子已沒有大礙,便琢磨著出去弄寫吃食。
她首先看上的就是山溪里頭的魚。
以前她去旅游的時候吃過農家樂,吃過這種野生野長肉質細膩的溪魚,口感很好,關鍵是她還去參觀過怎么捕魚,只要在山溪的狹隘處放上一個捕魚籠,然后等上一個晚上就能收獲滿滿一籠的魚。
這種方法比起什么叉魚或著釣魚來說會簡單很多,至于捕魚籠,她之前看到的是竹編的,不過她可以去山上割一些藤子來自己編。
想到就去行動,此刻她剛受了一場大難,沈氏對她不似往常嚴厲,她早上起來背上背簍拿上工具說要去山上找野菜,沈氏便也由她去了。
這是徐寧來到這里之后第二次離開自己家的院子,跟上回比起來這次心情無疑好了很多,山間林蔭濃密,山風習習,并沒有后世高樓大廈間的那種悶熱感,反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讓人心曠神怡,連帶著人的心情也舒暢了起來。